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发展取向
11摘要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将逐渐回暖、恢复并实现更好的发展;国际贸易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国际贸易总量的结构变化;国际贸易方式进一步的转变;跨国企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将进一步加深等。新形势下针对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发展我国国际贸易,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决反对和积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优化国际贸易结构和提高质量;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促进网络国际贸易的发展;引导我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发展跨国经营。关键词:1、国际贸易2、发展趋势3、我国对策22目录目录.......................................................2一、绪言...................................................4二、美国负债消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模式将发生调整............5(一)美国家庭的资产负债结构将面临长期大幅的调整...............5(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同样面临大幅调整的压力..............5(三)加强金融监管有可能会提高全球融资成本....................5三、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对全球国际贸易的冲击....................7(一)美国金融危机......................................7(二)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冲击...............................7(三)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7四、国际货币体制的多元化趋势加强............................8(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要求储备货币多元化......................8(二)IMF面临着改革的压力..................................8(三)IMF今后的改革的重心..................................9五、当前的国际贸易政策及其新取向...........................10(一)国际贸易逐渐回暖....................................10(二)新兴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增加........................10(三)科学技术、服务贸易、技术密集型产品成为重要的贸易对象......10(四)电子商务正逐步成为未来国际贸易方式的主流................10(五)区域经济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凸显出来.......................11六、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加大,国际贸易秩序有可能发生转型....12(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秩序受到冲击.......12(二)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任重道远..............................12(三)危机催生有关气候变化的多边国际规则,并将改变现有国际贸易格..12七、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形势的特征.............................13八、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困难和问题...........................15(一)世界经济复苏明缓慢,外需动力不足.......................15(二)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我国出口.....................1533(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15(四)各种要素成本上升加大了企业经营压力.....................16(五)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使企业竞争压力上升...................16九、中国经济发展走势.......................................17(一)GDP增长实现“V”型反转.................................17(二)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有效“减速阀”...........17(三)新旧长波交替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叠合........................17十、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8(一)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但产业链尚需优化.......................18(二)内需结构不断完善,但经济推动力不强.......................18(三)储蓄和投资总量不断扩大。但二者的融合需要进一步强化.........18(四)外贸发展迅速。但粗放和结构问题依然明显...................19十一、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引致因素.......................20(一)深厚的历史根源及地理区位的差异性........................20(二)金融体制发展不完善....................................20(三)社会保障及思维观念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1十二、经济全球化进程放慢,但发展趋势不可改变................22十三、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策略.......................23十四、危机后的治理措施.....................................25十五、结论................................................29致谢......................................................30参考文献...................................................3144一、绪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突破。近年来,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耀眼的区域经济增长极。虽然在2008年我国同时遭受了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我国的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方式滞后于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发展,我国经济的稳定性在弱化。汶川大地震对西部产业的摧毁性破坏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造成的巨大冲击,显示出我国作为全球区域经济增长极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同时“二次危机论”时有提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表现出一种似强而弱的状况,经济发展的长期和短期不协调表现得极为明显。我国必须从粗放型、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发展方式向集约、开放、高效的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最终实现富民兴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目标。55二、美国负债消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模式将发生调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负债消费,而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标志着美国的负债消费模式已不可持续。(一)美国家庭的资产负债结构将面临长期大幅的调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打击,美国家庭资产缩水严重。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美国家庭的储蓄-消费结构必须做出调整,即提高储蓄率,降低消费率。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内,美国家庭的储蓄率已经大幅提高,并且这一趋势还将发展下去。家庭储蓄率的提高意味着私人消费需求的萎缩。考虑到私人消费需求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度超过70%,而美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份额超过20%,这种调整对全球总需求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同样面临大幅调整的压力作为负债消费的助推器,美国金融机构的高负债与高杠杆比率发挥了不可推卸的责任。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金融机构积累了大量的有毒资产,降低了资产质量。尽管美国政府在对金融机构进行“压力测试”后,市场做出了较为乐观的反应,但金融机构的“去有毒资产”进程将是一个长期艰难的任务。在这项任务完成之前,惜贷将是难以避免的。(三)加强金融监管有可能会提高全球融资成本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全球金融体系在许多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未来要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全球的共识。这一趋势将促成金融市场的风险定价回归到正常水平,提高全球融资成本,从而改变多年来负债消费的廉价融资成本格局。目前国际盛行的全球经济“再平衡”呼声就是这种模式调整的反映。也就是全球总需求下降,美国调整其经常账户的持续失衡局面,减少对其他国家尤其是66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进口需求;而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导向型模式也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当然也会逐渐减少对美国市场的资金回流。正是通过这种机制,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有可能改变未来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秩序。77三、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对全球国际贸易的冲击(一)美国金融危机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开始向全球蔓延,其来势之大之猛令人生畏,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以应对可能带来巨大损失。随后,世界许多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世界经济进入寒冬,全球贸易出现负增长。(二)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冲击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后,西方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贸易膜材频发,阻碍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同时贸易方式也有传统的贸易方式向电子商务方向发展。各国央行纷纷不断降息,以加大各银行的流动性,可是企业并没有性对容易的在银行取得融资,货币传导机制失效。由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主要是通过短期信贷融资,没有了资金,国际贸易额锐减,导致金融危机开始传导到实体经济上来。(三)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不能脱离外部世界而存在,在这次经济危机中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中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2009年,我国出口增幅明显下降,由于经济危机西方各国人民都减少了消费,造成外需下降,我国出口随之回落,中国内需又不足,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同时,由于各国纷纷让自己国家的货币贬值,导致一些国家通货膨胀,其中美国为甚。美元作为我国的主要外汇储备货币,使我国外汇储备严重缩水。88四、国际货币体制的多元化趋势加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美元霸权下国际货币体系中存在的严重风险,同时也暴露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国际最后贷款人的有心无力和全面改革IMF的必要性。(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要求储备货币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在未来5~10年间将以美元霸权削弱、国际货币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美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对美元中长期币值走势形成巨大贬值压力,新一轮的通胀将带来全球美元资产再度缩水,减持美元储备很可能是主要储备持有国家的选择。尽管美元减持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但缓慢、持续减持的结果便是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多元化的形式之一是建立超主权货币,其中特别提款权最受人们的关注,但超主权货币只是一个长期目标,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多元化形式之二是区域货币的发展形成对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竞争。崛起的欧元已经开始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尽管从目前看还不能替代美元,但欧元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一个平衡因素。多元化形式之三是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加快。(二)IMF面临着改革的压力一是IMF的治理结构改革或份额改革。在份额改革方面,新兴市场国家与欧美之间有严重的利益冲突。美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一票否决权,这意味着美国能够出让的份额是有限的。欧洲国家虽然总体上是份额被高估的一个群体,但欧洲国家(特别是一些欧洲小国)并不甘心放弃现有的份额与投票权。二是IMF的监测功能改革。IMF的监测功能对于维护各国宏观稳定以及IMF贷款质量至关重要。但对于世界经济与全球金融市场整体监测,以提前发现并应对全球性风险以及强化对发达国家成员的约束力,IMF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三是IMF的贷款职能改革。四是IMF可控制的资源规模改革。99(三)IMF今后的改革的重心与上述压力相对应,IMF今后的改革将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一是提高
本文标题: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发展取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0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