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讲交通民俗主讲人:訾希坤一、交通民俗概述交通民俗是指在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造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交通有关的民间习俗与惯制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交通民俗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l)地域性交通设施、交通工具和交通的信仰、禁忌等等,在民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地域环境。(2)神秘性外出旅行无论对旅行者自身还是对其亲戚朋友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因为出门远去就意味着要经历跋山涉水之艰险,以及对不测事件的担忧这样的难题,为了减缓人们外出行路难的内心恐惧,于是就将平安的希望寄托于路途中神灵的庇护上,行路信仰和禁忌也就由此产生。(3)等级性各种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使用都有其严格的等级。(4)行业性因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日趋繁荣,我国传统交通运输行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陆上的各种车把式、脚夫(包括马帮与驼队)、轿夫、水上的船家、筏子客、各重要交通站口、码头的店家、脚行与牙行(代运商)等,在业务方面都有各自的活动领域和技艺传承,并形成了各自的操作规范、旅途规矩、行话、信仰、禁忌等一系列行业习俗。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1)陆路交通民俗①交通设施——道路栈道,又名阁道,是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纤道。是古代水上交通的陆路辅助设施,为纤夫提供拉纤的通道。绍兴古纤道盘山道和石阶路。民间创造出的适合山地地形起伏较大的道路。冰雪道。是冬季严寒地区利用天然河道,或用冰雪人工修建的道路。城镇道路。在民间传统上,根据路的大小和用途,分别称为街、巷、弄、胡同。街巷弄胡同——桥梁桥梁是道路的组成部分,是为了使道路跨过江河、湖泊、海峡、山谷或人工建筑物所修建的建筑物。传统的桥梁,按其建筑材料,可以分为木桥、石桥、砖桥、铁桥、竹桥和藤桥;按其结构,可以分为梁桥、拱桥、浮桥、索桥和吊桥。石桥。主要有蹬步、梁桥和拱桥。磐安县蹬步桥晋江安平桥赵州桥侗族风雨桥木桥索桥。是以竹篾、藤条或铁索等作为索具架在河涧之上,以便通行的设施,主要流行于西南和西北地区。其形式最古老的是溜索,以后不断改进,出现了双索桥、多索桥、多索网状桥、多索多孔索桥等。——其他设施在各重要交叉路口及交通沿线都有凉亭、车马店、关塞、货栈、码头之类供客人歇脚、食宿、存取货物之用,它们都是民间传统交通设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补充阅读资料:我国多种多样的桥我国最长的竹索桥——珠浦桥。在都江堰市,位于著名的都江堰口,横跨岷山的内外两江,桥全长340米。它由24根五寸的竹索,用竹篾编织而成。我国最长的铁索桥——沪定桥在四川沪定县的大渡河上,它建于1706年,净跨100米。铁索桥由13根铁链组成,9根承底索,两边各有2根作为扶手缆。每根铁链重约1.5吨,由近900个扁环扣联而成。我国最长的石桥——安平桥。又叫五里桥,在福建省泉州市境内,长约2.5公里,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用坚硬的花岗石砌筑的,桥的中亭上有一副对联:“世间有佛同此桥,天下无桥长此桥。”确实天下没有比这再长的石桥了。我国最短的石梁桥——锦带桥。此桥在杭州西湖中,它长度仅1米。我国孔数最多的石桥一一宝带桥。这座千年石桥屹立在澹台(tantai姓)湖和大运河相通的河面上,是从前苏州通往杭州的必经之路。宝带桥是我国孔数最多的石拱古桥,全长317米,共有53孔。我国最重的石梁桥——虎渡桥。它架设在福建省漳州九龙江上。桥墩上巨大的石梁每根均有1米多宽,l米多厚,20米长。最大的石梁长23.7米,宽1.7米,厚1.9米,重达200多吨。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石拱桥——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赵县城南2.5公里处,南北飞架于洨河之上。赵县古称赵州,故世人多称“赵州桥”、“赵州大石桥”。赵州桥,建于隋代开皇至大业年间(595—605年)。据唐代中书令张嘉贞《石桥铭序》记载:“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②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是载人载物用于运输的工具,陆路交通工具主要有直接附着于人体的工具,如扁担、背篓等,各种车辆、动物,以及用于冰雪路上的雪橇等等,是交通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车辆是我国陆路交通中使用历史较长,范围最广的交通工具。按车轮数量,可以分为独轮车、两轮车、三轮车、四轮车等等;按动力,可以分为人力车和畜力车;按车轮质地和结构,可以分为有辐车、无辐车、木轮车、铁轮车、胶轮车等;按车辕数量,可以分为单辕车和双辕车。勒勒车——动物类交通工具。动物除了用于牵引车辆之外,还可以单独作为交通工具使用。——其他类交通工具。包括冰雪类交通工具和直接附着于人体的交通工具。(2)水路交通民俗①水道及其他交通设施——水道。水道又可以称为航道或航线.按其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天然水道和人工水道;按其所处地理位置,可以分为内河水道和海上水道。在水道中,航运安全、使用频繁的水道,又被称为黄金水道。——其他交通设施。路中还有很多其他设施和航运有密切的关系,如渡口、港口、船闸、航标等。②舟船、筏独木舟筏大致可分为竹筏、木筏和皮筏三种。黄河皮筏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1)自然环境的影响(2)新型交通的发明和使用(3)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4)民族文化因素朝鲜头顶物吉普赛大篷车二、中国交通民俗1、中国汉族交通民俗(1)滑竿(2)羊皮筏(3)栈道栈道大致有三种:一为木栈二为石栈三为土栈(4)乌篷船乌篷船为浙江绍兴所特有,因船篷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而得名。2、中国少数民族交通民俗(1)以牲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勒勒车“勒勒车”是蒙古式的牛车,有“草原之舟”之称,是适应草原上的自然环境和蒙族的生活习惯制造出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驯鹿驯鹿为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交通工具,其头似马非马、角似鹿非鹿、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俗名“四不像”。——雪橇有狗拉雪橇和牛、马雪橇两种。狗拉雪橇又称拖日气。马拉雪橇或称爬犁.(4)牛帮(2)船——牛皮船——桦皮船(3)桥——溜索——侗族风雨桥——竹索桥威州大索桥
本文标题:第五讲交通民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