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植物生理学教案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1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plantgrowthsubstance)教学时数:8学时左右。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五大类植物激素的发现、作用及作用机理;掌握植物生长物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应用方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能应用植物生长物质解决农、林、果、蔬及花卉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目的。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物质的发现、作用、作用机理及应用。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教学难点: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机理;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1.王镜岩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宋叔文、汤章城主编:《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3.王宝山主编:《植物生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本章讲授内容:植物生长物质(plantgrowthsubstance):是指一些能够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植物激素(planthormone):天然的、内源的、含量低、作用明显。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growthregulator):人工合成的、外源的、分子结构多样,其中一部分是模拟植物激素的结构而合成的。20世纪30年代至今,人们在高等植物体内陆续发现多种具有植物激素作用的物质,但被国际植物生长物质大会公布,即国际公认的仍为30~60年代(1934~1967)的5大类: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脱落酸。第一节生长素类一、生长素的发现与化学本质生长素(auxin)是发现最早,研究最多的一类植物激素。1.1880年,CharlesDarwin(英国,达尔文)父子的植物向光性试验论文发表于1880年,题目:植物的运动本领。P.168图8-1:⑴正常完整胚芽鞘的向光弯曲;⑵和⑶.切去鞘尖或鞘尖遮光,胚芽鞘不发生向光弯曲;⑷.鞘尖戴透明小帽,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⑸.鞘尖暴露单侧光,下部遮光,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结论:只有胚芽鞘顶端能接受光的刺激,而引起胚芽鞘的向光运动。达尔文父子论文的要点:当胚芽鞘暴露于单侧光时,某些影响由上部传到下部,因而引起后者发生弯曲。只有幼苗的顶端能接受光的刺激,当把幼苗遮光时,则不发生向光弯曲。2.1928年,F.W.Went(荷兰,温特)的试验P168图8-1:⑴.切下鞘尖置于琼脂块上,约1h后移去鞘尖;2⑵.琼脂切成小块,置于去顶胚芽鞘残桩的一侧,黑暗处。⑶.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向放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结论:胚芽鞘尖端的“影响”是一种促进细胞生长的物质,可通过琼脂块传递给胚芽鞘残桩。Went称其为“生长素”。Went创立的燕麦实验法,用来定量测定生长素(P170图):在弯曲角度为0~200的范围内,燕麦胚芽鞘的弯曲度与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成正比。生长素在琼脂块中的含量以燕麦单位表示。一个燕麦单位——在黑暗处,22~23℃和相对湿度92%的条件下,使燕麦胚芽鞘弯曲10度时,2mm3琼脂小块中生长素的含量。3.1934年,K.Kögl(荷兰,郭葛)等人郭葛首先从人尿中分离提取出生长素从玉米油、燕麦胚芽鞘、麦芽等分离和纯化了生长素,经鉴定为:吲哚乙酸(indoleaceticacid,IAA);后来证明植物体内还存在其他生长素类物质:苯乙酸(phenylaceticacid,PAA)、4-氯-3-吲哚乙酸(4-chloro-3-indoleaceticacid,4-Cl-IAA)、吲哚丁酸(indolebutyricacid,IBA)二、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传导1.分布生长素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一般在幼嫩的部位、生长发育旺盛的部位含量较高,而衰老的部位生长素含量较少。2.传导(运输)⑴运输特点:主要是极性运输;⑵运输通道为:韧皮部;⑶运输性质:是一种主动运输的过程(A.速度比扩散大10倍;B.缺氧呼吸受阻时运输也受阻;C.可逆浓度运输);⑷运输机理:1997年,Goldsmith提出的化学渗透极性扩散假说。要点:由于韧皮部筛管细胞形态学上下两端膜上的组成不同(下端膜上有生长素阴离子运输蛋白,而上端无),以及细胞内外pH值的不同(外低内高),从而引起了IAA在筛管中的极性运输。具体内容(P170图8-5):①韧皮部筛管细胞膜具有ATP酶-H+泵,水解ATP释放能量将H+泵到膜外,造成膜外pH值低(pH=5)和膜内pH值高(pH=7);②IAA(酸性)在膜外(酸性)呈分子态(不解离),亲脂的IAA分子易透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③膜内(pH值高)IAA分子解离(-和H+),IAA-不易透过细胞膜;④IAA-在细胞中移动到底部(下部)时,通过生长素阴离子(IAA-)运输蛋白被动到达下部膜外。⑤IAA-在膜外与H+结合为分子态,进入下一个筛管细胞。三、生长素的存在形式与代谢1.生长素的存在形式3游离型、结合型2.生长素的代谢1)生长素的生物合成植物体的幼嫩部位,生长素合成较多。一般认为,茎尖是合成生长素的中心,根尖生长素的合成也很多。在多数高等植物体内,生长素(IAA)合成的原料是色氨酸,色氨酸主要通过4条途径合成IAA:①吲哚丙酮酸途径(indolepyruvatepathway)色氨酸氧化脱氨形成吲哚丙酮酸,然后脱羧形成吲哚乙醛再氧化为吲哚乙酸(IAA)。②色胺途径(tryptaminepathway)色氨酸脱羧形成色胺,然后氧化脱氨形成吲哚乙醛再氧化为吲哚乙酸(IAA)。③吲哚乙睛途径(indoleacetonitrilepathway)主要存在于十字花科的植物中(P171图8-6)。④吲哚乙酰胺途径(indoleacetamidepathway)存在于侵染植物的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条合成吲哚乙酸(IAA)的途径。色氨酸在两种酶作用下,经过吲哚乙酰胺最后转变为吲哚乙酸(IAA)。2)生长素的分解代谢①转变为束缚生长素自由生长素(游离型生长素):单独存在,不与任何物质结合,易于提取,具有生理活性。束缚生长素(结合型生长素):与体内的某些物质结合,无生理活性,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为自由生长素从而恢复生理活性。②酶促降解在IAA氧化酶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多样,分为侧链脱羧和侧链不脱羧两种。③光氧化降解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等,都可使IAA转变为无生长素活性的物质。光可提高IAA氧化酶的活性,使IAA加速分解;光可促进游离型生长素转变为束缚生长素。四、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体积的扩大,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增加细胞壁的可塑性(酸化)增加细胞原生质及壁物质的含量首先,细胞膜上具有生长素受体。激素受体(hormonereceptor)——是指那些特异地识别激素并与激素高度结合,进一步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的物质。实质上,大多数激素的受体为蛋白质。生长素受体有两种:第一种(多数的生长素受体)是位于膜(质膜、液泡膜、内质网膜等)上的生长素结合蛋白,主要起质子泵的作用,将膜内的H+泵到膜外。第二种(少数的生长素受体)是位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可溶性生长素结合蛋白,促进细胞原生质的合成(例如,mRNA,蛋白质等)。41.细胞壁的酸化作用(酸生长学说)1970年Rayle和Cleland(雷利和克莱蓝)提出,要点:生长素促进质子泵活化,将质子(H+)泵到细胞壁使之酸化,壁物质瓦解,细胞壁可塑性增加而导致细胞伸长。质子泵活化的两种情况:①生长素直接活化质膜上已存在的ATP酶-H+泵,速度较快;②生长素可通过受体(细胞内)和信号转导促使细胞内合成新的mRNA,进一步合成有活性的ATP酶-H+泵到达质膜,速度较慢。2.生长素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生长素与细胞内受体结合,通过信号(IP3、Ca2+等)转导活化某些基因,促使细胞内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细胞中原生质的含量增加,这些物质的进一步代谢又合成了壁物质,对壁起补充作用。五、生长素类物质的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物质(2,4—D、NAA等)广泛应用于生产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插枝生根用2,4—D或NAA处理,可使多种不易生根的植物扎根早、返青快、长势好、提高成活率。2.促进座果及形成无籽果实用NAA或2,4—D溶液喷树冠可控制落果,浸花或喷花可形成无籽果实。3.诱导菠萝开花和瓜类植物开雌花用生长素处理,可使菠萝在2个月后开花,在一年任何月份均可处理;生长素处理可使瓜类植物多开雌花,提高产量。4.无根豆芽的培养植物的根、茎、芽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根对生长素最敏感,茎对生长素最不敏感,芽的敏感程度界于二者之间。用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浸种催芽,即可促进下胚轴的生长而抑制根的生长,从而长出无根豆芽。例如:用1~2mg/LIAA水溶液浸种催芽,生出的豆芽根短,但茎杆粗壮鲜嫩。5.杀除杂草高浓度的2,4—D溶液在禾本科作物田间喷施,双子叶杂草被杀死而对作物无害。第二节赤霉素类(Gibberellin,GA)一、赤霉素的发现1926年,黑泽英一(日本)在水稻恶苗病菌(赤霉菌)的培养液中发现一种能引起水稻徒长的物质,但没有命名,更没有确定其化学结构。1938年,薮田贞次郎和住木谕介(日本)首次从水稻恶苗病菌(赤霉菌)中提取结晶出这种强烈刺激植物生长的物质,并命名为赤霉素,但没有分析和证明其化学结构。1959年,确定化学结构。二、赤霉素的结构、分布和运输1.结构5赤霉烷,4个环组成的,含有19~20个的双萜类化合物。赤霉烷目前,在高等植物体内已经发现的赤霉素有100多种,其中19C的种类多于20C,生理活性也高于20C。赤霉素分子中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因此呈酸性。2.分布赤霉素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一般在幼嫩的部位、生长发育旺盛的部位含量较高,而衰老的部位生长素含量较少。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部位也是其合成和活性最高的部位。GA在植物体内也分自由和束缚两种状态,自由态具有生理活性,易被有机溶剂提取,束缚态的GA往往与糖或蛋白质结合而失去其生物学活性,不易被有机溶剂提取。酸或蛋白酶可使其分离释放出自由态的GA。3.运输赤霉素在高等植物体内的运输形式灵活多样,上下左右均可,木质部和韧皮部皆行。三、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因为GA是萜类化合物,所以合成原料是3分子的乙酰CoA(CH3~SCoA),经甲羟戊酸(MVA)和异戊烯焦磷酸(IPP)而合成的:3分子的乙酰CoA甲羟戊酸(MVA)异戊烯焦磷酸(IPP)(4分子)牻牛牻牛焦磷酸(GGPP)咕吧焦磷酸(CPP)环化为内根贝壳杉烯进一步转化为GA。由于赤霉素结构复杂,人工合成较为困难,有些种类可人工合成(GA3、GA19、GA1等),但成本较高。目前多采用从人工培养赤霉菌的培养液中进行提取的方法来生产。四、赤霉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1.生理作用GA的作用主要为从机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P180了解。2.作用机理⑴GA调节植物体内IAA的水平及对生长的促进作用(GA能提高植物体内IAA的含量)①GA促进植物体内IAA的生物合成:A.GA促进色氨酸转变为IAA;B.GA提高蛋白酶的活性,促使蛋白质分解,形成较多的色氨酸,为IAA的合成提供更多的原料;②GA抑制IAA氧化酶的活力,降低IAA的破坏速度。③GA促进束缚态的IAA转变为自由态的IAA。⑵GA对细胞生长的直接作用①GA使壁中的Ca2+减少,细胞壁伸展性加大;②GA促进细胞壁物质的合成⑶GA促进细胞内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萌发的大麦种子完整种子:(有GA)胚乳淀粉水解去掉胚的种子:(无GA)胚乳淀粉水解缓慢去掉胚的种子+GA,胚乳淀粉水解6用剥离的糊粉层细胞进行仔细研究表明,GA不但诱导糊粉层细胞中α-淀粉酶的产生,而且也诱导其他水解酶的产生,例如:蛋白酶、核酸酶等。五、赤霉素的应用1.麦芽糖化大麦发芽时,胚产生的GA诱导糊粉层细胞中合成α-淀粉酶、蛋白酶、核酸酶等,将大麦胚乳中贮藏的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可溶性糖、氨基酸等添加于啤酒中,使其营养丰富。但发芽消耗原料并且浪费人、物力及时间。生产中用GA浸泡大麦种子直接诱导糊粉层细胞中酶的合成,不需要发芽的过程,可节约粮食10%,缩短生产周期1~2天,啤酒的质量不受影响。2.促进营养生长GA主要促进植株的伸长生长,使茎杆高大。例如,G
本文标题:植物生理学教案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2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