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概念学习与幼儿认知发展的研究报告
概念学习与幼儿认知发展的研究报告一内容摘要概念的学习,对于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以及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均有密切的关系。幼儿的认知,深受其概念形成的质与量发展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幼儿概念的学习,对于帮助幼儿灵活地运用这一强而有力的工具,有效地进行学习,增进知识,培养能力,将有重要的意义。二关键词概念学习幼儿认知发展三引言幼儿时期,主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概念的掌握大多是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具体事物而来。这种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具体概念,通常也就叫做“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由于幼儿对概念的掌握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对事物本质属性还缺乏概括的能力。因此,他们经常会把事物的表面特征与本质特征混为一谈。例如,对“鸟”这一概念,幼儿可能会认为所有会飞的动物都是鸟,鸟就是会飞的动物,而误将蜜蜂、蝴蝶、青蜓都说成是鸟。另外,幼儿还无法清楚地掌握几个同类概念之上更高一级的概念。例如,幼儿也可能不知道在“鸟”和“昆虫”概念之上还有更高一级的概念,那就是“动物”。由此可见,“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给幼儿认知所带来的只能是一些事物的非本质和表面共同属性的东西。四研究方法一)以概念发展图来安排幼儿学习为使幼儿概念的学习成为有意义和循序渐进的活动,在对幼儿实施概念学习之前,应有针对性地设立概念学习的目标。下图根据目标来设计的概念发展图。这个概念发展图可以按幼儿发展所需,或以某一抽象概念为中心展开,或以某一具体概念为中心展开,它的作用是能提供一个课程上无限发展的空间,便于教师操作。社会和自然为概念中心的发展展图由于概念与概念之间都可以发生关联,所以在使用概念发展图时,要注意到概念间的关联性。例如小班幼儿进行“自我”概念的认知学习,除社会方面的教育内容以外,同时还应涵盖自然方面的“人体健康”内容,即自己的五官、五官功能与保护的方法。另外,在使用概念发展图时,要注意顺应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就幼儿感兴趣和能理解的概念,有序地安排教育内容与认知活动。如在小班,可以先安排自我物品、家庭成员、幼儿园、动物外形与生活习性、植物名称等概念的学习,至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应留待其能理解和掌握时再作安排。(二)以主题为统合幼儿的概念学习因为主题能够统合幼儿分割的学习状态,让各领域的知识经验得以关联,而这种关联正是幼儿认识这世界所使用的认知策略。所以在幼儿园里,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帮助幼儿进行概念的学习,是比较有意义的。主题的来源可以是幼儿,也可借助前面已经提到过的概念发展图。在选择主题时,应关注到的是:就幼儿发展上来说这主题是否合适?幼儿能否了解其中的概念和发展出必要的技巧?它能否帮助幼儿从生活经验中获得意义?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和衡量。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概念并作关联的认知,可反映生活而不与生活隔绝。如“衣服”的主题,能帮助幼儿熟悉和掌握衣服的名称,织布用的原材料和加工衣服用的布料、工具及方法,知道一年四季穿的衣服,和这些衣服的作用及穿脱方法;懂得每一件衣服均来之不易,而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由经可知,当主题完成时,幼儿将从中获得一些有关身体、社会和认知方面简单或初浅的概念。(三)以语言来促进幼儿的概念学习语言是幼儿掌握概念的重要工具。幼儿在没有任何概念之前,其对特定具体事物的感知,往往是以听和模仿成人言语的发音中获得。这时候的言语对幼儿来说,可以成为具体事物的代替物,它能引起幼儿产生与具体事物的感知所具有的同样的反应。由于语言能代替具体事物,对事物能起到抽象概括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的概念学习中,要注意多使用语言来促进学习,化抽象为形象并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来帮助幼儿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和记住概念。如在向幼儿传授一些比较抽象的自然概念:雨、冰、风、雾、雷、闪电等时,我们可以通过讲童话故事,使用电教手段(边听边看幻灯、投影、录像等)来帮助其理解。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使用语言进行概念学习,在日常活动中,应鼓励幼儿积极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交流自己的认识及对事物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同时,还要注意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对事物探索的结果进行概括,并给予正确的语言指导,促进其抽象化概念的形成和认知的发展。(四)以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来发展概念在整个幼儿时期幼儿的思维仍保持着相当大的直觉行动成分,其学习经验大部分还需感官的刺激而得来。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应积极向幼儿提供各种直接感知与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进行思考,这样才能使幼儿较好地掌握相关的概念。如在活动室里,提供各种可感知和操作的材料,以适应不同幼儿的需要。在科学实验室里,提供各种能磁化和不能磁化的材料,让幼儿掌握“磁能吸铁”的概念;提供各种能沉浮的物品,让幼儿掌握“物体沉与浮”的概念;提供一些涉及力学、化学、光学内容的探索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掌握相关概念。在种植园与饲养角里,通过参加力所能及的种植饲养活动,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学习相关的概念,发展认知。我们知道,要帮助幼儿进行概念的学习,就一定要向幼儿提供直接感知和操作的机会。通过耳听来了解乐音、噪音、高音、低音、大声、小声等概念;通过目视来感知大小、远近、长短、高低、厚薄、颜色、形状等概念、通过手触来体验平滑、粗糙、干的、湿的、冷的、热的、软的等概念;通过鼻嗅来区分什么是香、什么是臭;通过嘴尝来品尝什么是甜、什么是咸、什么是酸等。五观点分析概念不仅可以简化幼儿的认知过程,方便学习,且还可以扩充幼儿认知的范畴,促进学习。由于一个概念,可以包含有多个事物的共同属性,所以在幼儿的认知过程中,只要知道了其中任何一种或几种,便可触类旁通,推知出其它具有类似性质的事物。例如,幼儿在认识了公共汽车、电车的表面特征和本质特征以后,只要引导得当,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和说出,除了公共汽车、电车之外,同样能在马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这当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公交车和特种车。所以说,幼儿只要掌握了给概念下定义时所用的特征和法则,就可以把概念广泛地应用于未知的事物和认知学习中。六研究结果儿童概念的认知发展规律是遵循这样的过程:动作感知——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前后顺序是不变的。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相当于婴儿期。此阶段儿童还没有语言和思维,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探索周围世界,逐渐形成物体永存性观念。第二阶段,2-7岁,相当于婴儿期。此阶段儿童各种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开始内化而成为表象或形象思维,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或重现外界事物,出现了表象思维。此阶段的主要特点:(1)相对具体性。儿童开始依赖表象进行思维,但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2)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性。儿童只能站在他的经验的中心,只有参照他自己才能理解别的事物,而认识不到还有他人或外界事物的存在,也认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故又称为自我中心思维阶段。这一阶段分为两个小阶段。2-4岁为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即儿童开始出现凭借语言符号象征游戏、延迟模仿等示意手段表征外在客体的能力,但此时思维具有前概念性,徘徊于概念的一般性与组成部分的个别性之间。4-7岁为直觉思维阶段,即儿童此时已开始从前概念思维向运算思维阶段过渡,但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自动调节的限制。此阶段的思维既没有运算的可逆性,也没有守恒的基本形式,尚停留在半象征性的思维状态之中。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相当于小学阶段。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真正运算的能力,先后获得各种守恒概念,但运算的形式和内容仍以具体事物为依据。7岁左右的儿童能够在心理上对珠子进行运算,并认为把珠子散开和埃紧是两个相反而又互补的运动,重新排列珠子可使它恢复到起始状态。这说明此时儿童的思想开始又较大的易变性,出现可逆性,能解决守恒问题,可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逻辑分类和认识逻辑关系。但是,这种运算仍有其局限性。其一是这一水平的运算还不具有足够的形式化,尚脱离不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其二是运算还是零散的、孤立的,不能组成完整的系统。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始于青春前期,约11、12岁,接近于成人的思维。这一阶段儿童不再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与具体运算阶段相比,此阶段的儿童思维发生了四种变化:1.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首先对事物提出一些假设,然后从假设推演出某些逻辑结论。2.能够进行命题逻辑思维:能够在摆脱实际内容的情况下,对一系列推理的正确性进行评价,在不受命题性质束缚的情况下建立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3.能够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完全分开:他们的认识能超越于现实本身,无需具体事物作为中介,把握抽象概念,进行形式推理。4.能够形成两种形式运算的认知结构:一是组合系统;二是四群运算。儿童到了这个阶段,已经能够用这些结构形式来解决各种逻辑问题,表明他们的思维已经接近或基本达到成人的成熟水平。七结论(1)儿童概念认知的发展的阶段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具有普遍性,但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儿童的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的差别而加速或推迟。(2)在儿童概念认知的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征。儿童发展到某一阶段就能从事水平相同的各种性质的活动。(3)概念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一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新系统。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强调了儿童认识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教育要按照儿童的认知结构(智慧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教法,这些思想对儿童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参考文献】①车文博主编万云英著《学习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②周谦主编《学习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③王志明主编《幼儿园科学教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④林崇德主编高月梅、张泓著《幼儿心理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⑤周逸芬著《蒙特梭利幼儿单元活动设计课程》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版
本文标题:概念学习与幼儿认知发展的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24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