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榆林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
榆林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摘要:产业转移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产业转移不仅对产业转移地的产业结构有调整和升级的作用,同样也是产业承接地发展经济的良好契机。榆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随着榆林经济的发展,该市已经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本文主要分析了榆林产业结构现状和产业集群,提出了榆林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选择和对策。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集群;产业转移1.产业转移的理论1.1雁行模式理论及其相关研究赤松要最初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日本棉纺工业史后一提出“雁行形态论”最初的基本模型,战后小岛清(1973)等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该理论假设,用三个相联系的模型阐明其完整内容。模型1(基本型):后起国特定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由三个阶段构成。即: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一出口(后又扩展为五阶段,加上“成熟”和“返进口”两个阶段);模型2(变型1):国内各产业生命周期均经过上述各阶段,但次序由消费资料生产转向生产资料生产,或由轻工业转向重化工业,进而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模型3(变型2):随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国际间出现产业转移,东亚域内的发展中国家(地区)追赶发达国家的进程具有“雁行模式”的特征。很明显,赤松要最初提出这一理论假说,是为了说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工业的成长模式,以后被引申和拓展用来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国家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由于这一理论假说及其模型客观地描述了后起国内部产业发展的顺序和走向高度化的具体途径和过程,同时表述了东亚国家和地区依次相继起飞的客观历程,因而享有颇高的知名度。但汪斌认为,“雁行模式”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该模式也将转换。即这一模式可以说明过去,不一定能说明将来;可以适用于东亚中小国家和地区,但不一定适用于发展中大国。该模式只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雁行发展模式成为20世纪70年代日本向ANIES(亚洲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和ASEAN(东盟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有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产业转移理论与国际经济学及国际经营学理论的联系日趋紧密。在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Kojima,1978)的延长线上,一些日本学者强调,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化的载体(大西胜明,1999),因为产业结构调整总是伴随着产业跨国转移和企业跨国经营。牛九元等(牛九元,1999)进一步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H-O-S模型来解释赤松要的雁行模式和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业发展的雁行状态和产业的生命周期描述了一国或一个地区的产业进化过程,但其实质是反映了比较优势的转移以及与此相关的产业转移。1.2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1.2.1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产业顺应比较优势的变化,以跨区域直接投资的方式,将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相对不发达的区域进行。该产业在空间分布的表现就是由发达区域向相对不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必然的现象,只要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或者一国内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就会出现产业转移。1.2.2产业集聚的概念产业集聚是指特定领域内的关联企业、专业化供给企业、服务供应商、关联机构(大学、产业协会、中介机构等)集中于特定的区域,相互间既竞争又合作的一种状态,并形成区内企业之间以地方网络为基础的正式和非正式协作的产业体系。其基本含义是:产业集聚是一种发生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经济过程或现象;产业集聚是产业纵向、横向的一体化区域集中,而不是单一企业的一体化发展;企业在空间上的局部集中有量的规定性,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产生外部规模经济;产业集聚具有产业属性和地理集中的特性,形成不同的产业聚集区。1.2.3产业转移与产业聚集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产业聚集引发产业转移。产业聚集的最初形成过程,就是分散在周围地区的一些相关产业在外部规模经济的驱动下,逐渐转移到该地区形成聚集。一个区域一旦形成产业的聚集,就会获得聚集经济效应,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向该地进行产业转移,进而加速产业聚集,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最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产业聚集和产业转移的互动效应。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当这种集聚超过一定的合理规模时,规模效益就会呈现递减趋势,不得不将其比较劣势产业向周围有接受能力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行产业转移,同时根据动态比较优势发展新一轮的集聚产业。根据产业转移与产业聚集的互动关系,榆林地区的发展应立足于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即创造条件,建设有利于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促成产业聚集区的形成,逐步形成并大力发展能够体现和发挥自身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对相关产业和外部资本的吸引力,形成重点突破、等级推进的产业吸纳与扩散格局,推动产业聚集与产业转移的互动发展。2.日本承接产业转移成功崛起的经验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当代日本产业结构研究》一文首次提出了“雁行模式”,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阐述产业空间转移,论证了后进国可以通过产业转移学习先进国的经验,并吸收其资本和技术,以建立现代工业。日本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是:进口—国内生产—出口。最初是从先进国输入工业品,然后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生产,以满足国内的需要,最后发展成为出口国,后来居上,成为产业领头雁(赵文丁,2003)。明治维新初期,日本的服装以手工纺织作坊生产的丝麻品为主,在西方炮舰政策的强迫下,打开了门户,西方棉纺织品大量涌入日本市场,为日本的棉纺织业发展准备了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纺织品出口减少,日本趁机扩大纺织业规模,不仅占领了本国市场,而且将产品输往国外。棉线和棉纺织品生产分别于1890年和19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超过了进口。不仅日本棉纺织业如此,在造船业、钢铁业、汽车业、电子工业发展中都可见到这种现象。日本承接产业转移成功的原因是:抓住了历史机遇,发挥了比较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注重大量引进技术。如: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出于对朝鲜作战和控制东亚地区的需要,对日本进行大量的资金援助,在技术引进和使用上采取相当宽容的政策,为日本产品提供了空间方面市场准入机会,日本抓住机遇,经济迅速恢复、快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进入了工业化初期和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日本承接了美国等发达国家转移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在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成本下降后,成为世界市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供给者。此后,日本在钢铁、半导体、汽车、家电、机械设备、电子信息产品等产品上的生产能力很快占世界首位。日本之所以能够结合比较优势,通过引进技术,实现经济赶超,是因为日本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不同,并且日本承接西方的产业转移经历了一个连续的过程和轻重工业的全面承接,从承接轻工业到承接重工业。这种连续的承接保证了生产技术的赶超能够实现,重工业为轻工业的生产技术赶超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假如日本承接的仅仅是轻工业,显然,许多技术的突破、赶超是不可能实现的。日本经过了资本积累和技术赶超后,大力发展微电子、信息技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使国内经济结构从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结构转变,并把化工、机械、电子等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3.榆林市产业结构分析年份生产总值(万元)第一产业产值构成比例(%)第二产业产值构成比例(%)第三产业产值构成比例(%)19783577120997.57758.77154.220.07619.22321.319804111023514.9257.2822220.09373.0822.819857074537990.06553.713441.5519.019313.38527.3199016350471287.74443.626978.1616.565238.09639.91995420594158143.3437.6120289.8828.6142160.7733.82000789379139720.0817.7357588.6945.3292070.2337.02001926300130608.314.1461297.449.8334394.336.120021113600177062.415.9599116.853.8337420.830.32003138100019334014.078717057.040049029.02004185040025905614.0114724862.044409624.020053200400275234.48.61997049.662.492811629.0200643947003515768.02997185.468.21045938.623.8榆林市1978年的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58.7∶20∶21.3,农业占主导地位,是典型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其经济发展从三次产业构成来看经历了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第一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0年宏观经济调整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到1990年,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43.6∶16.5∶39.9,从1978至1990年这一阶段,农业比重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第三产业由于轻工业发展需求迅速增长有较大幅度提高,从7611万元增加到6.53亿元,增长了8.58倍。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从2.1亿元增加到7.12亿元,增长了3.39倍,但比重相对下降了;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从7168万元增加到2.69亿元,增长了3.76倍。但由于第三产业的增加速度更高,使得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构成比重一直处于上升期,而第一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呈现下降趋势,这一阶段与传统理论不符,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应该是比重上升而非比重下降。从1994年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到2006年末为第二个阶段。三个产业的排序是二、三、一。第一产业产值从1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5.33亿元左右,增长了近2.24倍,但相对比重从40%左右下降到8%,这得益于国家的农业政策倾向和气候等积极因素的作用。第二产业从1995年的12.0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99.61亿元左右,增长了近24.91倍,比重从16%左右提高到68.2%,这主要由榆林市工业增长速度较高促成的,资源开发也主要是1995年以后大规模开采,促进了工业增加值的提高,工业企业有较快发展所促成,但这种增长不能简单归结为是工业企业管理效率较高促成,相反,工业企业管理效率并不高,资源损耗很大,浪费大,对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也不够,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第三产业从14.23亿元增加到104.53亿元,增长了7.34倍,但比重从经历了相对较高增长以后呈现下降趋势,从1995年的34%下降至2006的23.8%,说明今后应该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注重附加值更高的服务产业的投资和发展力度。3.1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分析表一:农林牧渔业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年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19787011.218.70.1198071.97.520.50.1199063.48.927.40.3200051.16.142.30.5200256.36.736.40.6200345.611.741.90.8200453.24.641.60.6由图表可以看出,2004年榆林市农林牧渔在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3.2%、4.6%、41.6%、0.6%,与1978年相比,农业和林业比重分别下降16.8和6.6个百分点,而牧业和渔业比重分别上升22.9和0.5个百分点,牧业和渔业比重不断上升,使得全市农业生产结构日趋丰富与合理。3.2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分析表二:工业和建筑业在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年份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建筑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199067.532.5199556.643.4200057.442.6200167.232.8200271.528.5200372.227.8200477.222.8200595.64.4200696.64.3榆林市第二产业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
本文标题:榆林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27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