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1封皮报告纸,到教务科统一购买(内容要求手写,调试,波形图,数据,电路图要求打印贴在相应部分)课程设计1目录一、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1二、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1三、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4四、仿真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7五、设计、及调试中的体会................................................8六、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意见及建议..........................................9七、参考资料...........................................................10八、附录...............................................................11附件1整体电路图....................................................12附件2元器件清单....................................................12(目录页码按照实际页码标)课程设计1(相关内如可参考“模电课程设计设计要求.doc”)一设计任务设计时间:2013-12-16到2013-12-20设计地点:EDA实验室设计任务:设计一个OCL功率放大器设计的性能指标:(1)输出功率8opw(2)输出电压幅值10~500imUmV(3)负载8LR(4)带宽~zBW(10010H)(5)max60%二设计框图及原理概述设计框图:图1原理框图(这是参考,具体框图根据电路图自己画)原理概述:在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要测量的微弱信号,经过测量放大器的前端同相并联差动放大器,在抑制共模信号输出的同时将差模信号放大并输入到下一级,在经过测量放大器的放大部分将信号再一次放大。后经过由高通与低通串联构成的有放大级推动级OCL功率放大级UoUi课程设计2源滤波器进行滤波,选择频率在1到1000Hz的波形进行检测。三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1.前置级放大器测量放大器由两个同相放大器和一个差动放大器组成,如图2所示。。。。该电A1u路具有输入阻抗高,电压放大倍数容易R2R3调节,输出不包含共模信号等优点。uo1测量放大器的第一级由两个同相放大器采用并联方式,组成同相并联差动放大器,如图2所示。该电路的输入电阻很大。若不接R时,该电路的差模输入电阻Rid≈2ric。共模输入电阻Ric≈ric/2。由于运放的共模输入电阻ric很大,当接入电阻R后,由于R小,则R与Rid或图1测量放大器电路Ric并联后,该电路的输入电阻就近似等于R。图2电路的放大倍数为:12010202121RRuuuAiu由上式可知,改变R1的值就能改变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通常用一个电位器与一个固定电阻串联来代替R1。这样调节电位器的值,就能改变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参考)2.推动级说明原理;放大倍数等3功率输出级电路图,原理,放大倍数4电源。。。。。课程设计3四、仿真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1、实验现象描述或实验数据记录(最后输出波形,及记录数据)。。。。。。。。。。2、实验调试排故等描述。。。。。3.结果分析计算(1)OMP(2)max五、设计、及调试中的体会经过一周的模电课程设计,虽然时间是短了一点,设计的没有那么仔细,但我还是感觉收获很多。我们这次设计的是一个测量放大电路,为了实现检测微弱的差异信号。经过查阅资料与组员的商讨,最终我们形成了两套方案进行设计。上面的整合电路就是我们在一周内设计的结果。它是由四个集成运放和几个电阻与电容组成的,基本功能是抑制共模信号,放大差模信号,在进行选频,实现对一定频带的信号进行检测。我们结合测量放大器的原理图,利用实验室的元件进行了设计仿真。在这过程中,我们对不同运放进行了对比调试,实现了不同的效果,从中对集成运放的功能差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掌握了集成运放的工作原理。整个元件的放大倍数容易实现,通过对前端的电阻的调试更换,我们实现了放大倍数接近1000倍。在调试的过程中,我们对模电中对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计算有了很好的巩固。我也从中理解了一直迷惑的问题,就是反馈的作用。在对滤波那段电路的设计,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为达到指标要求的频带,我们先经过了假设与理论计算,得出了一组数据,我将其安在电路中,进行了比较,到与预想相差很大,我们进过分析调试,我们终于实现了目标,虽然没有那么精确,但已经达到效果。我们很欣慰,我们也感受到动手操作的好处,将在课堂上学的不好的部分几乎弄明白了。我们将仿真的出的数据再次进行软件仿真,课程设计4效果明显的显示出来。值得强调的是我又掌握了如何用软件仿真设计的模电,数电电路图,这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共工作都有好处。以前我对设计实习类的安排都不够重视,认为那学不到什么东西。随着这次课程设计,我认识到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次自己动手的机会,从中学习一些在课堂上得不到的东西。(只作为参考不可照抄)六、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意见及建议我认为本次课程设计整体不错,只是时间太过于紧,只有一周的时间,我们没有更好的设计出更理想的结果。还有实验室的原件型号不多,供调试的选择不多,不利于实验的调试。我建议以后尽量让设计的时间充沛一些,从而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考资料与处理消化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只作为参考不可照抄)七、参考资料1.电子技术基础(模电部分)(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五版)2.测试技术基础【M】(韩云台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年5月第一版)3.测量技术——理论与应用【M】(黄唯一黄均芳德等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4.自动测检技术【M】(宋文绪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5.检测与转换技术【M】梁森编北京出版社2004年7月)6.其他网上资料(只作为参考不可照抄)课程设计1八、附录(包括:整体电路图和元器件清单)附录一:整体电路图课程设计2附录二:元件清单元器件清单表序号期间类型型号数量电阻电容
本文标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3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