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模拟试题答案库欧美文学部分第一章古代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A2、D3、A4、A5、C6、C7、A8、D9、A、10、D11、D12、D13、C14、C15、B二、多项选择题1、AC2、ACE3、BCD4、ADE5、ACE6、BCE三、名词解释1、荷马时代荷马史诗广泛地反映出希腊社会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当时希腊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对我们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所以,人们便把这一时期称为希腊历史上的“荷马时代”。2、荷马式比喻荷马史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在描述人物和事件时,大约二百多次使用了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选取来的比喻,被称为“荷马式比喻”。这种比喻既能增强读者的现实感,又能收到形象化的效果,克服了过远的审美距离。四、简答题:1、古希腊神话的特点。古希腊神话的特色非常鲜明,神话中的众神同人一样,有爱、有恨,好嫉妒,爱虚荣,有时还来到人间同美貌的男女谈情说爱。他们同凡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长生不死,比人的力量大。2、荷马史诗的认识价值是很高的,它反映出古希腊“荷马时代”的社会状况。史诗广泛地反映出希腊社会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当时希腊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对我们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人们至今还把这一时期称为希腊历史上的“荷马时代”。史诗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这一时期社会状况的生动材料。在经济方面,土地仍属公社所有,但土地私有制已在形成,土地占有已出现不平等。铁器已经开始使用,许多人已开始事业铁器工具。社会的组织细胞是父系氏族,由氏族结成胞族、部落以至部落联盟。在政治生活上,实行原始军事民主制,公社最高权利属于民众大会,讨论和战等重大问题。手工业开始从农业分离,出现了各种手工业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分化日益明显。3、荷马史诗包括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伊利亚特》是一部描写战争的英雄史诗,作者以主人公阿喀琉斯的愤怒作为主题,着重歌颂了氏族领袖的英雄品质,一是杀敌制胜所需的勇敢和机智,二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奥德赛》描写特洛亚战争后,俄狄修斯还乡途中10年飘流的故事和他家中发生的故事。作者通过俄狄修斯的海上历险,反映了经过幻想加工过的自然现象以及古希腊人同自然的斗争和胜利;又通过俄狄修斯还家后同贵族青年的斗争,着重表现了一场争夺和维护私有财产的斗争。4、《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古老的传说中有关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作者借这一古老的故事表现了自己的命运观念。诗人歌颂了俄狄浦斯的坚强意志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可是,这位有着过人毅力的英雄,竟难逃命运的捉弄。在索福克勒斯眼里,命运成为一种不可知的力量,正是这种支配一切的神秘力量导致了无辜的俄狄浦斯的毁灭。这里,索福克勒斯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还表达了个人反抗命运的思想。第二章中世纪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B2、B3、D4、C5、C二、多项选择题1、BCD2、BCD3、BCD三、简答题1、城市文学的特点。城市文学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教会文学和骑士文学不同,它取材于日常的现实生活,内容主要是对僧侣和封建主进行讽刺和揭露,因此最富有现实性,语言也极生动,深受群众欢迎。在文学样式上,城市文学也有新的创造,像韵文故事和讽刺叙事诗都是新的体裁。2、《神曲》的思想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它体现了但丁作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思想的进步性。《神曲》既有强烈的现实性,又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诗中明显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和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热情,集中地反映了作品的进步意义。首先,作为人文主义的先驱,但丁在批判封建社会的罪恶时,必然把矛头对准教会,在《地狱》篇里,但丁集中对教会的各种罪恶,对僧侣阶级的贪婪和腐败进行了愤怒的揭露。其次,在《神曲》中,但丁出自对意大利严重分裂的不满,对佛罗伦萨黑白两党的分裂与斗争进行了严厉的谴责。第三,在《神曲》里,但丁对那些横行霸道的豪强贵族、鱼肉人民的贪官污吏也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指出,正是他们造成了国家的灾难,造成了人民的痛苦。第四,《神曲》批判了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歌颂了文化知识和人的才能智慧。但丁把维吉尔奉为导师,对攸里西斯(即俄底修斯)追求知识百折不挠的赞赏,对因相爱而遭惨杀的一对情侣的同情,这些都表现出但丁与中世纪思想观念相背离的新时代的新思想。另一方面,《神曲》也体现出但丁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的思想局限。《神曲》的思想内容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但丁虽然歌颂现世生活,却又把它看作来世生活的准备;他虽然揭露贪婪腐败的教皇和僧侣,但并不反对宗教本身,他对神学也是看重的。他推崇古典文化,但又把古典文化的伟大代表作为异教徒放在第一圈的候判所里,又将他所赞赏的攸里西斯、所同情的情侣等置于地狱之中,却把那些宗教界人物置于天堂。这些都表现了但丁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个诗人所具有的神学世界观与作为新时代的第一个诗人的人文主义世界观之间的矛盾。3、《神曲》在艺术上的成就。首先,《神曲》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地狱》篇里的形象,不是阴暗的幽灵,而是一些丰富多姿、有血有肉的人。其次,《神曲》的结构巧妙而严整。全诗分为三部,三行分节,奇偶连韵,而且每部33篇,加上序诗共100篇。各部的诗行大致相等,看起来匀称、工整。第三,《神曲》是用意大利语写成,打破了正统文学用拉丁语写作的传统,首创有意大利民族语言写作文学作品,对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作用巨大。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A2、B3、B4、C5、D6、D7、B8、B9、A、10、D二、多项选择题1、ADE2、ACE3、BC三、名词解释1、文艺复兴运动在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条件下,14世纪到17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号的资产阶级反封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史称文艺复兴运动。运动的实意义在于利用古代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对抗教会,建立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新文化。它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思想统治,推动了文艺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巨人。2、.流浪汉小说16世纪中叶,在西班牙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它大多描写城市下层人物的生活,并从下层人物的角度观察、讽刺一些社会现象。它多用自传体和回忆录形式写成,主人公多为(流浪者),最著名的作品是《小癞子》。3、大学才子派16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一批号称大学才子的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高等教育,知识渊博,年轻有为。他们的创作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对英国戏剧做出了杰出贡献。马洛是大学才子派的代表作家,其优秀剧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影响深远,莎士比亚正是在他们成就的基础上,把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推向高峰。四、简答题1、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是人文主义,它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就是对“人”的肯定。首先,它强调用人性反对神权。他们竭力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求知能力,可以创造一切。由此来反对教会的神权论。其次,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人文主义者提出“个性解放”的口号以对抗教会的禁欲主义,肯定现世生活,认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认为人之所以高贵,正在于人有理性。第四,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有安定统一的环境,由此,人文主义者提出的政治要求,就是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以民族为基础的统一的国家。2、《巨人传》表现的主要思想是:首先,作家用象征手法塑造了两个无论身躯还是精神都高大的巨人典型。这是欧洲近代文学中,人的形象首次顶天立地屹立在神的面前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他通过两个巨人的形象,赞美了人的世俗幸福追求,更肯定了人文主义教育和知识对人精神发展的重要作用,全面展示了人文主义理想。其次,小说通过两个巨人的见闻,无情地批判了封建国家的黑暗与罪恶,嘲笑和揭露了封建教会的虚伪和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腐朽。最后,小说通过卡冈都亚为约翰修士修建的一个资产阶级理想社会的模型——“德廉美修道院”,提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这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表达了人类要求自由平等幸福的愿望。3、在《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不是一个单纯的喜剧性角色。在他的荒唐行为中,倾注的是他锄强扶弱、维护正义、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作者把他放在种种意料不到的场合,反复突出他醉心铲除人间罪恶的这一特点,从而展示出他性格中这一高贵品质:为了追求自己的正义理想而置自身危险于不顾,愿为社会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与单纯的喜剧性角色不同,在主观上他又是一个带有悲剧因素的人物,一个有着崇高精神境界的“疯子”。4、桑丘·潘沙与堂吉诃德是既对立又互为补充的形象,他的特点是讲求实际。由于长期受教会蒙蔽和封建思想影响,他目光短浅,狭隘自私。这些弱点随着情节发展逐渐消失,而西班牙农民的机智、善良和乐观精神在桑丘身上逐渐放出光辉。五、论述题1、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的异同。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因而人文主义文学的新文学出现也最早。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用意大利语写成的抒情诗集是《歌集》,主要歌咏对劳拉的爱情,表现了以现世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歌集》的形式,以十四行诗为主,为后来欧洲抒情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薄迦丘的杰作是《十日谈》。该作勇敢地向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出挑战。作品反映意大利社会的现实,多以爱情为主题,大胆揭露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的生活腐朽、道德败坏;赞美商人、手工业者的聪明、勇敢、热爱现世生活,反对禁欲主义。15世纪以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文学曾一度繁荣,但总的成就不如早期。法国: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法国人文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自始至终存在着贵族和平民两种倾向。以龙沙等七人组成的“七星诗社”具有浓重的贵族倾向。他们肯定生活,歌颂自然与爱情,反对禁欲主义,注重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但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艺术上追求典雅的风格。拉伯雷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平民倾向的杰出代表西班牙:西班牙从15世纪末走向统一,但强盛时期非常短暂,16世纪中叶以后便开始衰落。因此,资本主义关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人文主义文学出现较晚。此前西班牙文坛的流浪汉小说和骑士文学畸形繁荣,直到16世纪、17世纪间,人文主义文学才带来了西班牙文学的“黄金时代”。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家是塞万提斯。这一时期的戏剧得到了繁荣。维加是西班牙戏剧的奠基者,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代表作为《羊泉村》,描绘了1476年羊泉村人民反抗领主压迫的史实。英国: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在14世纪就已经出现。最早的作家是乔叟。在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影响下,他的诗作显示出反封建、反教会、追求个性自由的倾向。代表作是《坎特伯雷故事集》受薄迦丘《十日谈》影响,较全面地反映了14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阶级尤其是教会的腐败无耻,肯定了对世俗爱情的追求。15世纪末,一批新的人文主义学者登上文坛。托马斯·莫尔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他的主要著作《乌托邦》是一部对话体幻想小说,成为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最初重要著作之一。16世纪,英国文艺复兴运动达到高潮,人文主义文学空前发达。此时文学成就最大的是戏剧。在莎士比亚之前,出现了一批所谓“大学才子”的剧作家。“大学才子”剧作家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代表人物有李利、马洛等,他们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马洛在“大学才子”中年龄最小贡献最大,是莎士比亚的先驱。他的杰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采用德国民间故事中关于魔术师浮士德把灵魂卖给魔鬼的传说写成。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2、堂吉诃德的形象。在作家笔下,堂吉诃德是一个患“游侠狂想症”的人文主义者形象,这就使这个形象具有了喜剧与悲剧的双重性格。在这黑暗腐朽、贫富悬殊的社会里,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不恤丧身”、立志扫尽人间不平的喜剧性人物堂吉诃德。在小说第一部中,作
本文标题:欧美文学试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3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