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正弦定理___说课稿
1《正弦定理》说课稿—来伟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正弦定理》,选自北师大版必修五第二章《解三角形》第一节。下面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对任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的度量问题。结合课程标准及在仔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定位是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掌握正弦内容的实质,该内容是解斜三角形的基本工具之一,同时它的推导过程也为余弦定理的推导设下伏笔,因此它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并且它还是解决实际生活中与三角形有关的问题的有力工具。二、学情分析:《解三角形》这一章内容的总体要求,是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拓展与延续,也是高一《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初中阶段着重定性的讨论三角形中线段与角的位置关系,本章主要是定量地揭示三角形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作为高一学生,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三角函数,特别是在一些特殊三角形中,而学生们在解决任意三角形的边与角问题,就比较困难。根据上上述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教学目标如下: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初中学习过的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引导学生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采取从特殊到一般以及合情推理的方法发现并证明正弦定理;让学生在应用定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定理及其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正弦定理的发现与证明过程体验数学的探索性与创造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发现、证明正弦定理并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难点:正弦定理的发现并证明过程以及已知两边以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解的个数的判断。为了科学讲清重点难点,是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学法: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动手尝试相结合,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最后我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1、设疑引入,创设情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通过问题引入,巧设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求知欲。首先提出问题:为了求得不可直接到达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通常另选一点C,测得a,b和角(图1)。如果90,那是一个简单的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但若90,那就是斜三2角形的问题了,如何求得AB的距离呢?这样,由实际的问题步步深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知道仅利用直角三角形来解决实际问题还存在局限性,提出求解斜三角形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abABC(图1)接着,教师给学生指明一个探究的方向,在直角三角形这样的特殊情况下,有caAsin,cbBsin,1sinC,即Aacsin,Bbcsin,Cccsin,故CcBbAasinsinsin,在此提出问题1,对任意的三角形,是否都存在CcBbAasinsinsin呢?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证明方法。这样由特殊情况到一般问题的提出,符合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在证明方法的探索过程中,说明以下问题,以帮助学生获得证明思路: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即引导方法一。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用向量分析,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即引导方法二。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提示,做三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即引导方法三。)2、带疑探究,严谨推理证明一(1)(等面积法)分别作三边上的高,所以BABBCADBCSABCsin2121CBCACBEACSABCsin2121所以得CABBACsinsin,同理可证ABCBACsinsin即证。(等面积法较为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并独立完成,将一般三角形问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问题,此法体现了划归转化的数学思想)证明二(平面向量法):过A作单位向量j垂直于ACAC+CB=AB两边同乘以单位向量jj•(AC+CB)=j•AB则:j•AC+j•CB=j•AB∴|j|•|AC|cos90+|j|•|CB|cos(90C)=|j|•|AB|cos(90A)∴AcCasinsin∴Aasin=Ccsin同理:若过C作j垂直于CB得:Ccsin=Bbsin∴Aasin=Bbsin=Ccsin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设A90过A作单位向量j垂直于向量AC,则j与AB的夹角为ACVBjACVBVjFEDABC390A,j与CB的夹角为C90.同样可得CcBbAasinsinsin.(平面向量法较为复杂,但以向量作为工具来研究解决数学问题,也体现了向量的工具性,并且以锐角三角型为例说明,可以让学生下去之后完成钝角三角形的证明,再加深此法的理解和应用)以上两种方法都说明定理的成立,提出问题2:定理的比值有什么特殊意义?引入方法三。证明三(外接圆法):如图,在△ABC中,已知BC=a,AC=b,AB=c,作△ABC的外接圆,O为圆心,连接BO并延长交圆于B′,设BB′=2R.则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以及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以得到:∠BAB′=90°,∠C=∠B′∴sinsin2cCBR∴2sincRC同理可得2sinaRA,2sinbRB∴Aasin=Bbsin=RCc2sin(此法在将一般三角形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时,通过构建三角形的外接圆来进行证明,不但证明了定理并且说明了正弦定理比值的几何意义即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总结:以上三种证法在本质上都是同一证法,只不过是从代数、几何与平面向量的几个角度构造直角三角形,通过寻找等量关系达到证明等式得目的,在证明过程中,我们以锐角三角型为例进行说明,在此应注意提醒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即注意对钝角三角形情况的证明,体会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通过以上三种证法,我们说明对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来说,上面的关系式均成立,因此我们得到下面的定理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比相等,即:Aasin=Bbsin=RCc2sin(RABC为外接圆半径)。(这一部分的设计,首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的思维尽快进入探究正弦定理这个主题,逐步完成“情境思考”——“提出问题”——“研究特例”——“归纳猜想”——“理论探究”——“解决问题”这一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操作过程,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实际问题出发又与第三部分正弦定理的应用相衔接。)以上是本节课的新课讲解过程,下面通过四个例题,来深化和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3、实例分析,深化理解教师分析,正弦定理RCcBbAa2sinsinsin实际上可以写成三个等式,实际应用时根据题意选取,每一个等式中有两边与两角,引导学生归纳出正弦定理可解决的两类解三角形问题:(1)已知两角与一边(2)已知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即知三求一,另正弦定理适合于任何三角形。例1.若sincoscosABCabc则ABC是()A.等边三角形B.有一内角是30°C.等腰直角三角形D.有一内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C这个问题较为简单,是直接由正弦定理及已知条件对比发现sincosBB,sincosCC故045BC,090A)4例2、在ABC证明coscoscBbCa。(利用正弦定理将等式左端边转化为角表示,再结合三角函数知识进行化简即体现通过正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的功能)例3、已知在BbaCAcABC和求中,,,30,45,1000以及ABC的外接圆面积。解:CcAasinsin21030sin45sin10sinsinCAca00105)(180CAB又CcBbsinsin而25654262075sin2030sin105sin10sinsinCBcb(利用正弦定理解斜三角形的应用一:已知两角及一边,并且考察了正弦定理比值的几何意义)例4、在△ABC中,已知20a,28b,40A,求B(精确到1)和c(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解:8999.02040sin28sinsinaAbB641B,1162B当641B时,76)4064(180)(18011ABC,3040sin76sin20sinsin11ACac当1162B时,24)40116(180)(18022ABC1340sin24sin20sinsin22ACac(正弦定理解斜三角形的应用二: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在此例中出现了多解的情况在讲完本例后,提出问题3:如何从理论角度说明在利用正弦定理解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过程中解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为下节课的讲解做好铺垫。)4、总结提高,明确要点1、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熟悉正弦定理用向量来证明的推导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后再去探究其它证明方法,为下一节课的余弦定理的推导埋下伏笔。2、在正弦定理中,若∠C=90,则有caAsin,cbBsin,即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与初中学过的知识相吻合。把知识又从一般过渡到特殊,由抽象到具体。2、正弦定理的两个应用:(1)已知三角形中两角及一边,求其他元素;(2)已知三角形中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求其他元素,这时可引导学生加以叙述,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5、课堂练习、提高巩固(这三个练习题是针对以上例题设计的巩固练习。练习1、2分别是针对例3、例4的强化练习。练习3是正弦定理及比值几何意义的应用)6、深入思考,课后延申(1)课后证明钝角三角形的情况。(为了巩固向量方法的证明)(2)还有没什么其它的证明方法。(例如坐标法)(3)根据正弦定理的特点设计三道题,要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下一节课正弦定理应用做准备)5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证明正弦定理的方法以及正弦定理可以解决的两类问题。八、教学反思我认为我的这堂课的设计基本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整堂课的设计中,我充分考虑了数学的学科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帮助他们掌握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们发展应用的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了数学的素养,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估计学生在上完这节课后应该能基本掌握正弦定理的几种推导方法,能比较熟练的使用正弦定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设计,其中难免有不到之处,请各位老师多多给与批评指正。正弦定理1正弦定理2证明方法:3利用正弦定理能够解决两类问题:(1)平面几何法(1)已知两角和一边(2)向量法(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例题
本文标题:正弦定理___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38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