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步步高2015一轮讲义单元小结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第1页共5页单元小结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限时:45分钟)1.在公式v=v0+at和x=v0t+12at2中涉及的五个物理量,除t是标量外,其他四个量v、v0、a、x都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四个矢量的方向都在一条直线中,当取其中一个量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其他三个量的方向与此相同的取正值,与此相反的取负值,若取速度v0方向为正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取负值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取正值C.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取正值D.无论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a都取正值答案B解析据v=v0+at可知,当v0与a同向时,v增大;当v0与a反向时,v减小.故当v0取正值时,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取正;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取负,故选项B正确.2.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1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图1C.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D.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答案BD解析“斜面实验”中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较小,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A错误,B正确;斜面倾角增大到90°时,斜面运动外推为自由落体运动,C错误,D正确.3.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运动停止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BCD解析当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同向时,物体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只是速度增加第2页共5页的慢了,A项正确.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有可能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v0,然后做匀速运动;有可能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恰好减到零;也有可能速度减为零时,加速度没有减为零,物体将反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所以B、C、D项均正确.4.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米,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m/s2,该路段限速为60km/h.则该车()A.超速B.不超速C.无法判断是否超速D.速度刚好是60km/h答案A解析如果以最大刹车加速度刹车,那么由v=2ax可求得刹车时的速度为30m/s=108km/h,所以该车超速行驶,A正确.5.在某一高度以v0=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m/s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m/s2)()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m/s,方向向上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m/s,方向向下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m/s,方向向上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答案ACD解析小球被竖直上抛,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可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v0+v2求,规定向上为正,当小球的末速度为向上10m/s时,v=10m/s,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为15m/s,方向向上,A正确;当小球的末速度为向下10m/s时,v=-10m/s,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为5m/s,方向向上,C正确;由于末速度大小为10m/s时,球的位置一定,距抛出点的位移x=v20-v22g=15m,D正确.6.以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的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A.12.5mB.2mC.10mD.0.5m答案D解析由v0=at可得t=2.5s,则刹车后的2.5s末,汽车已经停止运动,第3s内的位移,实质上就是2s~2.5s内的位移,x=12at′2=0.5m,A、B、C错误,D正确.7.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得,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转变为测长度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上抛第3页共5页小球又落到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到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A.8HT22-T21B.4HT22-T21C.8HT2-T12D.H4T2-T12答案A解析小球从O点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2g(T22)2,小球从P点到最高点能上升的高度为12g(T12)2,所以有H=12g(T22)2-12g(T12)2,解得g=8HT22-T21.8.一物体自距地面高H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此时速度为v,则()A.t2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H2B.t2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3H4C.物体下落H2时速度为v2D.物体下落H2时速度为2v2答案BD解析由于物体自由下落,所以v0=0,H=12gt2所以h′=12g(t2)2=H4,距地面为34H,选项B正确.根据v2=2gH及v′2=2g·H2知v′=22v,选项D正确.9.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时,改为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和所用时间分别为x1、x2和t1、t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x1x2=t1t2B.a1a2=t1t2C.x1t1=x2t2=x1+x2t1+t2D.v=2x1+x2t1+t2答案ACD解析由题意可知物体加速和减速时最大速度相同,根据x=12vt,v=at,可知选项A、C、D正确;由于a1t1=a2t2,所以a1a2=t2t1,B错误.第4页共5页10.在平直道路上,甲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处的乙汽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1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沿甲车运动的方向匀加速运动.则()A.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减小B.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增大C.若v2a1+a2d,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D.若v2a1+a2d,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答案D解析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甲做初速度为v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小,若此时还没有相撞,以后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A、B选项错误;设经过时间t两车相遇,则有vt-12a1t2=d+12a2t2,此式若无解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即Δ0,解得v2a1+a2d,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11.如图2所示,m1从光滑的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与此同时小球m2在距C点的正上方4.5l处自由落下,m1以不变的速率途经斜面底端B点后继续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在C点恰好与自由下落的小球m2相遇,若AB=BC=l,不计空气阻力,试求:(1)两球经多长时间相遇;图2(2)斜面的倾角θ多大.答案(1)9lg(2)30°解析(1)4.5l=12gt2解得t=9lg(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1gsinθ=ma①由运动学公式得v2=2al②v=at1③l=vt2④由以上各式解得v=2glsinθt1=2glsinθgsinθ=2lgsinθ第5页共5页t2=l2glsinθ=l2gsinθt=t1+t2=9lg解得:sinθ=12θ=30°12.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6.0m,若汽车启动时都以a=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10.0m/s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0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黄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启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2)第(1)问中,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答案(1)64(2)1.47解析(1)汽车加速时间t1=va=4.0st=40.0s时间,汽车能行驶的位移x=12at21+v(t-t1)=380mn=xl≈63.3根据题意可知,能有64辆汽车通过路口(2)记t0=3.0s,当计时灯刚亮出“3”时,第65辆汽车行驶的位移x1=12at21+v(t-t0-t1)=350m此时汽车距停车线的距离x2=64l-x1=34m第65辆车刹车的加速度a′=v22x2=1.47m/s2
本文标题:步步高2015一轮讲义单元小结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40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