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段太尉逸事状》导学案供稿:陈梧羡陈锦珠2013-9-8【学习目标】1、了解柳宗元及状文体的有关常识。2、积累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等文言知识,能够翻译重点语句。3、熟读课文,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学习重点】积累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等文言知识,落实以、且、辞、固、则等词语的多种义项,能够翻译重点语句【学习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柳宗元及状文体的有关常识。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积累1—4自然段的文言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一、了解柳宗元及状文体的有关常识。1、了解作者柳宗元(773—819)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柳宗元主张改革文体文风,提倡诗文内容充实、形式生动,反对追求形式、华丽靡空的文风。他诗文均有成就,尤其擅长散文,散文创作以寓言、传记文、山水游记成就最大,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集》。2、题解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司农卿。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时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状,指行状,一种文体,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生平事迹。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二者的不同在于:“行状”全面介绍一个人的生平事迹,“逸事状”则只记录逸事(即正史未载之事),力求典型,常常抓住两三件事写,所写之事详细、确实,有固定格式:在文末写作者名字及写作目的。行状(逸事状)一般只褒不贬,与史传不同(史传求全面)。这与写作目的有关。史传是对一个人一生作全面评价。而写逸事状的目的有三个:1、使史官录用,希望修史时为死者作传。2、向朝廷报告,为死者请求谥号。3、为死者写墓碑之文提供素材。二、熟读课文,正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不嗛.()椎釜.()鬲.()瓮盎..()()注槊.()上老躄.()恣.()卒戢.()士2晡.()食击柝.()焦令谌.()辞甚巽.()野如赭.()以司农徵.()封识.()斄.()姁姁..()覆校.()2、课文主要记叙了段太尉那些逸事?给文章划分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研读1—4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1)不嗛,辄奋击。(2)椎釜鬲瓮盎盈道上。2、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1)纵士卒无赖(2)率以货窜名军伍中(3)折人手足(4)天子以生人付公理(5)请假设草具。(6)谢不能,请改过3、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日群行丐取于市(2)以刃刺酒翁,坏酿器(3)晞一营大噪,尽甲(4)杀一老卒,何甲也(5)奈何欲以乱败郭氏4、一词多义(1)以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率以货窜名军伍中以刃刺酒翁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2)且且大乱,若何甲者出,太尉笑且入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罪且及副元帅(3)辞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太尉判状,辞甚巽(4)则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然则郭氏功名其存者几何(5)状3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太尉判状,辞甚巽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5、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1)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2)乱天子边,欲谁归罪(3)公幸教晞以道(4)无伤也,请辞于军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2)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3)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4)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四、思考分析:第一件逸事表现了段太尉怎样的性格特征?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三。(2)熟读5—9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5—9自然段的文言基础知识。2、分析段太尉的人物形象,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3、学习对比、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学习过程】一、研读5—9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1)太尉判状,辞甚巽。(2)出入岐周邠斄间。2、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1)段公,仁信大人也。(2)一夕自恨死(3)朱泚幸致货币(4)以取名天下43、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乃我困汝(2)裂裳衣疮,手注善药(3)汝又取不耻(4)遇不可,必达其志。4、一词多义(1)市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市谷代偿(2)固尚书固负若属耶泚固致大绫三百匹(3)愧尚不愧奴隶耶然闻言则大愧5、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1)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2)段公,仁信大人也(3)汝将何以视天地(4)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2)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3)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二、思考分析1、第二三件逸事表现了段太尉怎样的性格特征?结合第一件逸事全面分析段太尉的人物形象以及本文的选材特点。2、三件逸事的安排顺序有什么特点?3、本文是怎样采用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的?5《段太尉逸事状》导学案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二、1、初读课文,正字音。qiè;fǔ;lì;wèngàng;shuò;bì;zì;jí;bū;tuò;chén;xùn;zhě;zhēng;zhì;tái;xū;jiào2、主要记叙了三件逸事: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第一部分(1—4)勇服郭晞。第二部分(5—6)仁愧焦令谌。第三部分(7)节显治事堂。第四部分(8—9)叙述作状原因。三、1、(1)嗛,通“慊”,满足,快意。(2)椎,通“槌”,打,砸。2、(1)无赖(古义:指横暴,动词。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2)货(古义:钱财和货物。今义:指货物。)(3)手足(古义:指手和脚。今义:比喻弟兄,或指举动、动作。)(4)生人(古义即“生民”,避太宗之讳,指老百姓。今义指陌生人。)公理(古义是单音词连用,“公”指你;“理”指治理。今义指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正确道理。)(5)假设(古义:假,借用。设,置,安排。今义:姑且认定。)(6)不能(古义:无能,没有才能。今义:不能够。)3、(1)日:名词作状语,每天。(2)坏:使动用法,使……坏。(3)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4)甲:名词作动词,穿铠甲。(5)败:使动用法,使……败坏。4、(1)以:介词,凭;介词,用;介词,用;介词,因、因为;介词,用介词,把;介词,用;连词,来(2)且:副词,将要;连词,表并列,一边……一边;副词,将要;副词,将(3)辞:动词,致辞;动词,推辞;名词,言辞(4)则:连词,就;连词,那么(5)状:陈述事实的一种文书;判决书;逸事状5、(1)定语后置,偷嗜暴恶之邠人(2)宾语前置,欲归罪谁(3)状语后置,以道教晞(4)状语后置。请于军辞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皇上把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见百姓遭受伤害,仍然很安闲。如果引起大乱,怎么办?(2)(我)现在不忍心老百姓没有敌人侵扰而遭到杀害,来扰乱天子边地安危之事。您如果用都虞候的官职任命我,我能替您制止骚乱,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诚……者”——表假设关系。“诚”,副词,如果、果真。“者”,语气词,用于前一分句的末尾。(3)郭尚书难道对不起你们这些人吗?副元帅难道对不起你们这些人吗?为什么要以变乱来使郭家名声败坏?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解释。(4)副元帅功勋充满天地之间,应当力求善始善终,现在您放纵士兵干凶暴不法之事,凶暴将导致变乱。在天子身边制造变乱,要归罪于谁呢?罪责将连累到副元帅。四、思考分析:第一件逸事表现了段太尉怎样的性格特征?第一件逸事写了段太尉勇服郭晞。从悍卒肆志到自荐平乱,诣营陈辞,请留宿营,突出了段秀实外柔内刚的性格,表现了他不畏强暴、刚毅勇敢、为民请命的性格特点。(见义勇为)6第二课时一、1、(1)巽,通“逊”,谦恭。(2)斄,通“邰”,今陕西武功。2、(1)大人(古义:对老者、长者的尊称。今义:指成年人,区别于“小孩儿”)(2)恨(古义:羞侮、遗憾。今义:指怨恨。)(3)货币(古义:指财物。今义:指钱)(4)取名(古义:扬名。今义:指选取名字。)3、(1)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2)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手:名词作状语,亲手。(3)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4)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4、(1)市:名词,集市;动词,买(2)固:副词,难道;形容词,坚决、坚持。(3)愧:动词,愧对;形容词,羞愧。5、(1)判断句(2)判断句(3)宾语前置,汝将以何视天地(4)省略句,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于)梁木上6、(1)你果真是人吗?泾州田野如同赤土,人将要饿死了,而你却一定要得到租谷,又用大杖打无罪的人。(2)你将凭什么面对天地,还不愧对奴隶呢!(3)现在称赞太尉大节的不外乎是认为他是一介武夫,一时奋不顾身,没考虑到死,以此来扬名天下,却不了解太尉的为人像这样。二、思考分析1、第二件逸事写仁愧焦令谌。段秀实除了以刚勇取胜对方外,还具有仁信爱民之心。这则逸事叙述他同情、救助、安抚一个无力交租而惨遭毒打的农民。作者通过段秀实一系列行动,展现了他对农者的怜悯之情。写这则事件的结局,作者让第三者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出场,由他怒斥焦令谌的不敬、不耻、不愧,从侧面烘托了段秀实仁厚慈惠的爱民之心。(仁信爱民)第三件逸事写节显治事堂。段秀实不仅具有不畏强暴,嫉恶如仇、爱民如子的高贵品质,而且还有清正廉洁的节操。作者写段秀实洞察朱泚之心,拒不收礼,将礼物栖之梁木的逸事,颂扬了他的高风亮节。这则逸事作为段秀实拿笏击泚行为的补充,说明他的气节,不仅表现在大处,而且见于小处,人物形象更显得光彩。(清正廉洁)此文取材于真人真事,精心选材,每一件逸事都突出表现主人公思想性格的一个方面,塑造了一个见义勇为、仁信爱民、清正廉洁的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2、文章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采用了倒叙的方法。本文写了段秀实三件逸事,如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结构,那么“仁愧焦令谌”一事在先,“勇服郭晞”在后,但作者叙事时有意将先后顺序颠倒,并在最后一段点出自己的良苦用心,是为了反驳当时一些别有用心的对段秀实的污蔑。这些人编造“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的流言贬低段秀实宁死不附叛贼的英壮行为,而为了突出强调段秀实临死不屈的行为绝非一时冲动,而是“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另外将精彩事例先行叙述,也能更吸引读者。3、“勇服郭晞”一事中,邠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白孝德明哲保身、胆小怕事,这与段秀实主动请职、勇于任事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了段太尉的刚正沉勇、见义勇为。通过写焦令谌恣意盘剥百姓反衬段秀实仁惠、爱民的品格,写朱泚奸诈反衬段秀实的清正廉洁。
本文标题:段太尉逸事状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4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