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比较教育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研究领域
比较教育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研究领域,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比较教育是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比较教育产生于19世纪初,在至今180多年的历史中,比较教育的发展进程经历了“借鉴时代”、“因素分析时代”和“社会科学方法时代”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社会科学方法时代”又可划分为“发展期’’、“高原期”、“反省期”和“扩展期”四个时期。一般认为,法国19世纪的比较教育学家朱利安在1817年发表的《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是比较教育史的开端。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诺亚和埃克斯坦称这一时期的教育比较为“旅行者见闻“。到18世纪19世纪初,出现了相对成熟的教育比较。德国旅行家伯克托尔发表的论文《爱国旅游者调查研究》中不仅有关于异国教育比较的论述,而且还就旅行者对感兴趣的问题设计出一份问卷。法国的巴塞在《对国外教育和教学的不同模式考察结果的利用》一文中,对欧洲各国的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伯克托尔和巴塞的文章对朱利安发表《关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有直接的影响考察大多是表面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往往忽视别国教育与当地社会生活的联系,忽视对别国的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深入讨论,它的开始就是以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杂志》上连载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为标志朱利安因此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他在这56页的未完成的著作中提出了四条建议:1,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协会,聘任常任公务人员承担比较教育资料的收集工作2,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教育资料,提供国际教育协会分析研究,以提出适当的教育改革建议3,建立师范学校教育体系,用最新的方法培训教师4,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期刊,传播教育改革经验直到1945年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在《教育论坛》杂志上撰文介绍,才使朱利安的这部开创之作受到各国教育家们应有的重视借鉴时代的几位重要的的比较教育学家是法国的朱利安,库森,英国的阿诺德以及美国的霍拉斯’曼和巴纳德等1831年生为法国教育情报调查人的库森,受法国教育部长之命考察普鲁士的教育,并把考察结果写成了《关于普鲁士公历教育情况的报告》霍勒斯曼写了一本著名的《第七年报告》,这份报告里对普鲁士学校的优良教学法和反对权威主义的办学思想大加赞赏,并据此帮助马萨诸塞州的教师改进教学法,使教师树立“教育爱“的精神英国的阿诺德是借鉴时代的重要的比较教育学家,1868年发表的对学校审议会的考察报告书《欧洲大陆的学校》。在法国的平民教育和德国的高等专门学校的报告中他分析了国民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特别强调了教育与历史传统和国民性之间的联系。从二十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比较教育在方法上一改过去那种孤立的研究和移植别国教育经验的做法,开始密切联系各国的社会文化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来分析研究各国的教育因素分析时代开端是1900年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为标记的萨德勒反对孤立的研究教育明确提出了民主性概念和研究校外事物的主张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深受萨德勒的影响,他的研究工作更加典型的反应了因素分析时代比较教育的特点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1933年出版的代表作《比较教育》一书中在他的代表作《比较教育》中教育与民族-国家的关系是一条贯穿始终的基本线索,民主性和民族主义是重要的基本概念他汲取萨德勒提倡的因素分析法并强调联系对各国社会文化和国民性的历史比较考察来对其教育制度的国民性特质进行类型分析康德尔是比较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理论及方法的学者他的比较教育的重要著述对比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与康德尔同时代的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德国的施耐德和英国的汉斯也是因素分析法的重要人物。1947汉斯在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书中认为影响教育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可分3类: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因施耐德在1917年发表的各国教育的动力一书中除了指出影响教育的各种自然,宗教,历史和文化等外部因素,外还进一步分析了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萨德勒和汉斯等人的研究方法叫做“外部因素分析法”,而把施耐德的研究方法称为‘辩证法的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时代比较教育正式成为高等学校的课程庄泽宣出版《各国比较教育论》燕京大学在1930年开设比较教育课程社会科学方法时代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是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从以往人文的历史研究方法,逐步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证性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主的方向发展比较教育尝试应用结构功能理论,现代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世界体系分析理论,依赖理论和后现代理论的来进行教育的比较研究阿尔特巴赫“学科重心暧昧”我们可以把社会科学方法时代大致分为4个时期详细论述发展期(20世纪50-60年代)195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汉堡教育研究所1905年成立国际教育成绩评定协会1961年欧洲比较教育协会成立196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成立了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195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所《国际教育评论》创刊,美国的《比较教育评论》和英国的《比较教育》也分别与1957年和1964年创刊康德尔1955年出版的《教育的新时代》,埃德蒙。金1958年出版的《别国的学校与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马林森1960年出版的《比较教育研究导论》,施耐德1961年出版的《比较教育,贝雷迪1964年出版的《教育中的比较方法,霍尔姆斯1965年出版的《教育问题:一种比较的方法,若亚和埃克斯坦1969年出版的《比较教育的科学探索在比较教育的这些众多方法中有代表性的方法主要有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中提出的“比较四步法”霍尔姆斯在《教育问题:一种比较的方法》中独创的“问题法”,埃德蒙。金1968年在所著的《比较研究与教育政策》中根据生态学观点提出的“教育洞察法”诺亚和埃克斯坦在《比较教育的科学探索》中倡导的“量化科学分析法”1961年北京师范大学率先成立了外国教育研究室1964年华东师范大学的西欧北美教育研究室,东北师范大学的日本教育研究室和朝鲜教育研究室,河北大学的日本教育研究室,1965年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外国教育动态》创刊高原期(20世纪70年代)1970年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的比较教育学会和欧洲比较教育学会共同创立了世界比较教育学会并每隔3年举行一次年会,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研究会1985年正式加入该组织1990年我国比较教育学家顾明远先生当选世界比较教育学会主席反省期(20世纪80年代)其中较有影响的一些争论主要围绕下面几个主要问题展开1关于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框架的争论卡扎米亚斯认为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框架有4个缺陷:一是有导致还原论的趋势;二是限制了所提问题类型;三是迫使比较教育学家对学校教育持保守的意识形态;四是可能会引导比较教育学家忽视教育变革一些重要方面2关于比较教育中意识形态的争论爱泼斯坦1982年在美国比较教育学会学术年会上的主席讲话左和右的思潮:比较教育中的意识形态同期还发表了卡洛伊,福斯特,李,梅斯曼,诺亚和霍尔姆斯等比较教育学者对这篇讲话的评论3关于教育理论的争论依赖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主要是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从反省现代化理论的角度出发用世界体系中“中心-边缘”关系对第三世界国家“低发展”现象的一种解释,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文化教育上依赖于发达国家,因而在不平等的“中心-边缘”关系中总是被迫处于不利的边缘地位,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同时也是第三世界国家低发展的一个原因1947卡诺伊出版著名的《作为文化帝国主义的教育》阿诺夫1980在《比较教育评论》杂志发表文章。凯利也在她和阿尔特巴赫,阿诺夫主编的1982年出版的《比较教育》书中以越南为例4扩展期(20世纪90年代)“国际教育”是近年来教育国际化和教育问题全球化在比较教育理论界的一种反映。首先国际教育家更加强调不同国家的教育在相互联系中形成的一种带有整体性的关系。其次比较教育的研究主要还是侧重于一国内部的教育,国际教育则更加侧重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教育的联系,注重一国以外的教育的考察比较教育的视野一方面扩展到了整个国际社会,另一面也深入到了具体的学校生活的人种志研究比较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是它的跨国性和国际性;第二是它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第三是它的研究对象覆盖了整个教育领域,并兼具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种性质;第四是它的时代性,即比较教育研究在时间维度上总是以现在为中心的;第五是他的名族性和国际性并存的特征。比较教育学还表现出其他一些特征,如跨学科性,综合性等。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霍尔斯的《比较教育:当代的问题与趋势》一书,该书认为比较教育内部已经分化出比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4个研究领域比较研究和外国教育是两个较为基础性的研究领域,而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这是两个应用性较为突出的研究领域。外国教育研究指初对本国以外其他一个或若干个国家教育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比较;区域教育研究是指对世界上某个或某些在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某种联系的地区教育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和研究;国家间教育比较研究系是比较教育最传统的研究领域,它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教育现实情况进行的分析比较研究;国际教育研究在这里是指从整个人类的角度,对国际社会或全球面临的教育问题进行的研究分析比较教育的作用:一比较教育在科学认识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为揭示教育现象背后的关于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其次加深对教育的社会特性的认识;第三加深我们对自己国家教育的科学认识,第四是别的教育学科所无法涉及或未曾涉足的;第五就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言比较教育也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比较教育在教育实际工作和现实教育发展中的作用:首先比较教育研究可以使我们借鉴别国的教育经验,从而更好的解决本国的教育问题;其次可以为我们制定教育决策提供预测性的研究保障教育的健康发展;第三比较教育研究还对社会发展有着直接促进作用学习和研究比较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第一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加深我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第二可以为我们的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第三我们还可以由此从别国借鉴一些被证明有效的先进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第四还能培养我们在研究教育现象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全面的看问题的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我们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第二章朱利安是生活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法国比较教育学家,比较教育的创始人1817年发表的《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比较教育”这个概念这是比较教育的开山之作萨德勒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的英国比较教育先驱,他提出的比较教育因素分析法对其后比较教育的研究有重大影响(“因素分析时代”的先驱者,代表作《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名族性概念是他首先提出)康德尔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的美国家教育学家,他在1933年出版的比较教育名著《比较教育》,是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比较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著作(被广泛认为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汉斯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的英国比较教育学者,他较为细致的分析了影响教育发展的各种外部因素使因素分析法更为完善和科学(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汉斯的比较教育方法论思想也是以历史主义为主要特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新出现的对比较教育有重大影响的理论主要有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世界体系分析理论依赖理论和新殖民主义以及教育国际化思潮1816年十二月朱利安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比较教育的开山之作《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他是比较教育的奠基人。“比较教育之父”朱利安认为当时的欧洲教育有许多的不完善之处。指出这种最有效最可靠最简洁的教育改革的方式必须依赖与教育科学的调查与研究主张通过科学的调查分析来深入全面的了解欧洲国家的教育状况,以使人们判断。他认为教育的研究应当成为一种以事实观察为基础的带有实证性的科学研究在占《纲
本文标题:比较教育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研究领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4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