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毕业论文(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论文题目: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2009年(秋)行政管理专业(专科)姓名:曾梦雪学号:0934001455664《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论文提纲一、社区居民失业现状(一)失业的含义(二)现状——失业人口呈年轻化趋势和啃老族现象突出,老人不堪负重(三)社区就业引导政策与实行情况分析二、城区社区居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一)劳动力素质原因(二)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增大(三)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日趋一体化,竞争激烈三、解决社区居民失业问题的对策(一)加强岗位开发工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门路(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提升就业技能(四)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四、结束语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全面进入加速转型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失业。所谓失业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社会形态,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与就业岗位相互脱节的一种状态。大量的失业阻碍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淮北市红星社区居民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并针对居民失业现状及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关键词:社区居民社会经济失业现状劳动能力“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街道和居民委员会辖区。当今失业现象已出现了超越社会形态的特点,无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失业问题。而淮北市红星社区是指在城市社区居民生活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一、社区居民失业现状(一)失业的含义失业是指劳动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时期内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或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达不到规定标准)、正在寻找工作、如有工作可在两周内应聘就业的人员。经济建设和经营机制深层次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导致了当前的企业困难和下岗职工增多。失业原因复杂多样,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伴随着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劳动力供求关系相应发生短期变化,形成周期性失业现象,以及由于劳动力市场摩擦和产业结构变动,就业意愿与就业需求不匹配,求职者人力资本与雇主的要求不匹配,分别导致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而红星居民失业主要存在几个方面:一是红星差不多算是效区,交通相对不便,与市中心离得较远,这就失去硬件优势;二是工业相对少,大部分居民主要靠旁边一家红星机械厂工作,工厂少,导致居民可工作的工种不多;三是红星社区、妇女、儿童居多,这就导致即使有工作可以做,但是却招不到合适人才。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配置由市场调节,劳动力进入市场后可自由流动,达到与其它各种要素的优化配置。对整个社会而言,失业浪费了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劳动者无法发挥其个人能力,对社会无疑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对劳动者个人及家庭来说,失业使其失去了收入和生活来源。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严重。就现在研究解决红星社区居民失业问题时,首先就要搞清目前红星社区居民失业的现状和原因。(二)现状——失业人口呈年轻化趋势和啃老族现象突出,老人不堪负重红星社区2011年6月失业人口调查报告指出,青壮年已成为红星社区失业发生率最高的群体,而高学历失业人口比例正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的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根据红星社区调查数据显示,16-29岁失业人口占全区总失业人口的32。5%。全区有近七成的失业人口年龄在40岁以下。城区“啃老”现象日益突出,超八成市民认为身边有“啃老族”。有关调查对“啃老族”的表述为: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他们有谋生能力,却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有社会学家称这一群体为“新失业群体”。据中国当代研究的资料显示,年龄绝大多数集中在20岁到40岁之间,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8%,男性比例占36%,女性比例占25%。与社区相比较,“啃老族”主要集中在城区内。(三)社区就业引导政策与实行情况分析社区要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并把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据了解,06年11月初,袁伟下派到红星社区当书记,在了解到辖区内大部分是失地居民,特别是女性就业难的情况后,立即到淮北经济开发区龙湖工业园寻找可以招工的外资企业。经过考察洽谈,当日,“淮北飞洋服饰科技公司”在社区内举办了招聘会,现场招收了200名工人。随后,红星社区又租车将居民们带到厂内参观,让即将走上培训岗位的居民对厂方有所了解。任圩办事处下属有10个社区,2。4万余名居民,因为采煤塌陷有50%以上的居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居民的就业成为任圩办事处的工作之重。任圩办事处主任李健告诉记者:红星社区迈出了失地居民就业的第一步,接下来辖区10个社区将陆续为居民搭建平台,解决失地居民就业难的大问题。二、城区社区居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社区居民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也只有决解失业,才能使社会稳定,居民安居乐业,充分就业是现代国家宏观经济的一项重要目标之一。从一个地方居民失业率中可以折射出地方政府对相关政策出台执行情况的好与坏。(一)劳动力素质原因虽然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是我国城区失业存在的基本原因。但是目前我国城区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城市社区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对称现象日渐显着,许多新兴行业、新兴工种人才紧缺,配套政策严重滞后,致使这一转移进程并不顺畅。这种基本态势不改变,其他措施都很难提高社区生产效率和增加居民收入的显著成效。造成我国城市社区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根本源于教育投入不彻底。(二)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增大城市社区劳动力的严重过剩,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是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地超过了本地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超过了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承受的劳动就业限量。城市社区人口较多,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一直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但是社区劳动年龄还是不断增长,每年城区新增劳动力大幅度超过了供给需求。城市社区是我国社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向。社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属于经济资源的再配置,转移方向取决于“人口学”中劳动力转移的就高原则,转移目标理所当然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大中城市。其中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是解决城市社区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途径。最近二十年来,中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的进程中。而低端的劳动力过剩和高端的劳动力市场又呈现缺口,社会急需高级管理人员、适用型的技师以及各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因此控制人口增长,仍是中国今后长期的计生工作重要任务。(三)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日趋一体化,竞争激烈城市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户籍制度和劳动力制度改革的深化,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壁垒被打破。因此,吸引了众多于城区外一些有经济基础的农民和乡镇居民前来城区落户。这些社区剩余劳动力和乡镇无业居民及省外民工都在寻找就业机会。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大,使就业岗位相当紧缺的城我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竞争。三、解决社区居民失业问题的对策失业可以说是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政策的社会都必然存在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结构、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劳动关系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大量矛盾和问题。同时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必要、合理的失业能够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到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此,社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失业。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脱离的不良经济状态,是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稳定。失业对劳动者本人是一种沉重的打击,由于就业和生活的各种挫折,失业人口埋怨社会不公平,产生怨恨情绪,容易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要充分认识解决就业人口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城市失业人口规模和降低失业率。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性别、技术水平等跟用人单位的要求条件存在差异。一方面,失业人员不愿选择劳动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劳动环境差的职业或单位,形成失业人员“有业不就”的问题;另一方面,劳动条件好、工资待遇高、劳动环境好的职业或单位,很难从失业人员中寻觅到合适的人员,形成部分职业或单位“空岗”现象。劳动者就业难与企业用工难同时并存,供求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失业人员必须正视现实,端正心态,转变观念。失业问题本身不是孤立的,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国民经济的长期繁荣和人口的合理增长。(一)加强岗位开发工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门路第一,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能力。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加快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步伐和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择业观念,是治理失业问题的基础。解决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对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合理的配置。在这方面,劳动力市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在劳动力剩余的情况下,允许从大企业、资本密集产业发展战略转型,适当压缩政府建设投资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投资,放松政府对创业的管制,清理各种对创业和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收费罚款,合并和减少政府及行政性事业机构繁多的执法,发展城镇和城市社区银行,大力发展能容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以避免高失业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危机。第三,再就业工程措施不够完善,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导致了大量失业、下岗人员的出现。作为一种改革的代价,失业所引发的后果不应该由失业者独自承担,而应由政府,改革收益者以及富人阶层来共同承担。第四,鼓励各类企业招用吸纳更多的户籍失业人员,并予以政策鼓励;鼓励失业人员通过临时性、季节性、弹性、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再就业,为他们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及其他扶持政策。实行岗位申报制度,优先招用户籍失业人员。不断完善就业岗位开发制度,形成一个由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企业共同参与的岗位开发工作机制,为失业居民提供更多的岗位资源。第五,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挖掘增加就业岗位潜力较大的产业和行业,开拓就业岗位资源,并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起来。加入WTO引入的国际规则以及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必然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空间。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知识经济社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就业增长最快,能有效扩大就业容量,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增加就业必须创造一定的就业途径和渠道。第三产业具有投资少、吸纳劳动力多的优势。第六,积极开发社区服务岗位。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是拓展失业人员就业渠道和领域,它对劳动者的文化及职业技能素质要求相对不高,又能够满足社区建设中方便居民生活的需要。尤其要积极开发面向社区居民生活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社区公共管理的就业岗位以及清洁、绿化、社区保安、出租屋管理、公共设施养护等公益性岗位。要将政府投资、政府给予优惠政策或政府特许经营所产生的岗位按一定的比例,开发为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户籍失业人员特别是困难失业人员就业。(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提升就业技能市场经济竞争随时会产生大量失业人员,产业结构调整、自然资源枯竭、经营状况恶化等经济条件变化易于导致劳动力在不同企业、行业、部门之间转换,摩擦性失业相应也会发生急剧变化。从我区企业改革的目标看,凡是有可能失业的劳动者,都应纳入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符合条件的应享受失业救济金。这既符合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也有利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首先,考虑将部分特定群体纳入失业保障范围。对于原来靠农业用地从事生产的,而现进入县城的农民工,这部
本文标题:毕业论文(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50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