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案第一讲绪论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即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改宪法,根据全国人民的意愿,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宪法序言。一、邓小平理论的含义、来源、根据和历史发展1、含义;2、思想来源;3、根据(历史、现实、时代);4、历史发展(酝酿、开始形成、主题、轮廓、体系、旗帜)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1、接受环境;2、个人经历;3、党内地位;4、思维方式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1、理论形成的标准2、科学体系及主要内容四、邓小平理论研究主要成果概览1、出版原著:(1)《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1983年(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1987年(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93年(5)《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1994年2、成立研究基地和专门研究刊物:五大研究基地: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解放军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刊物:《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人大复印资料《邓小平理论》等。3、出版学习纲要:1995年中宣部编写、学习出版社出版:《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经济理论、人才人事理论、教育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科技思想、军队和国防建设等。4、召开全国性学术研讨会:21993、1994、1996年中宣部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召开了三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2004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召开了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5、发表学术论文和出版学术专著(包括工具书、画册、电视片、多媒体软件):论文数以万计,专著数以千计。6、编写适应各种层次教学的教材:1998年4月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新的“两课”课程设置方案,教育部和各省市教委和部分高校开始了新一轮教材编写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凡是有能力编写教材的省市和高校都编写了自己的教材。教育部还组织编写了供不同层次学生使用的教材,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邓小平理论概论》(主编:奚广庆)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邓小平理论概论》(主编:田克勤)等。五、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从不同专业、不同角度研究的人多,进行总体研究、系统研究的人少;2、从事注解性、宣传性研究的人多,结合历史和现实进行研究的人少;3、重复研究的人多,开拓创新研究的人少;4、在理论表层进行平面研究的人多,分层次进行立体研究的人少。六、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努力方向1、把邓小平理论当成科学,分层次进行深入研究,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2、结合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3、结合邓小平理论学习宣传和研究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4、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行研究。第二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1)世纪之交的国际形势世纪之交国际在政治格局的变化;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文化的相互交融,意识形态的冲击;国际局势的新变动带给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及要解决的问题。(2)世纪之交的中国国情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所引发的深层次问题;国情的变化与新世纪的新任务。(3)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现状中国共产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的变化所面临的新考验;时代背景的变迁向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基本课题。3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三讲”的起因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广东考察与高州讲话。(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化苏浙沪考察与党的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化;全方位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化“七一”讲话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化;“5·31”讲话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十六大报告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定位。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1)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百五十年的经验教训;(2)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奋斗实践的宝贵经验;(3)中国社会主义五十多年建设实践的成功与失误;(4)中国社会主义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基本经验;(5)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三年实践的最新经验。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历史地位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科学体系(1)科学内涵(2)科学体系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1)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3)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思考题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完整表述是什么?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如何?3、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先进生产力的含义?4、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先进文化的含义?5、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具体内涵是什么?6、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8、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意义是什么?10、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1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如何理解?1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第三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彻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是指能够赋予理论生命力的东西,是理论体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而且也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一、坚持党的思想路线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二大党章: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十六大:“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列起来,是对党的思想路线内涵的进一步拓展和丰富。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贡献是:80年讲话;“531”讲话;16大报告。与时俱进作为思想路线的一个新内容,既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获得本质规定,又从时代性要求的高度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升到了新的水平,成为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思想武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与时俱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精神状态1、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即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代共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理论品质。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第一、才能真正地在实践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二、才能站在时代前列。第三、才能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2、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就必须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三个解放出来”:第一、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5第二、要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第三、要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正确态度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辨证统一的。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牢固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第二、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三、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2、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深化对“三个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如何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胡锦涛:三个结合:第一、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第二、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第三、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思考题1、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丰富和发展的过程。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第四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本质(一)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列宁的新论断斯大林模式毛泽东的偏差和失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二)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如何理解?1、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4、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总之,社会主义本质涵盖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要防止两种倾向。(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1、纠正和澄清了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2、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63、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基石。4、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三)论断的重大意义1、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生产力的发展。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3、发展生产力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三、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江泽民对“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1、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2、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庄严使命的要求。3、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4、是对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机遇、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经济、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动力、目标、前提)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总原则: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五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一、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马恩、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及其意义两层含义及其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客观必然性(历史前提、现实国情、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重大意义:1、理论意义;2、科学依据;3、思想武器。(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基本特征(十五大,九个方面)主要矛盾(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7(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及其内涵十三大的完
本文标题:毛邓三教案201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5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