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4页2.1民主选举: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的含义。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二)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教学重点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教学难点选举方式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建议本框题的问题涉及学生具体的民主活动实践,建议多引入、创设具体的政治活动情景等辅助学习、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际参与意识。第2页共4页★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949年10月1日15:00,在天安门城楼上,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得以建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那么我们作为国家的主人,是怎么行使自己的人民权利的呢?在我国,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内容要学习的。(二)进行新课一、民主选举面面观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教师点评:1、镜头一反映的是直接选举,镜头二反映的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差额选举的方式。2、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第3页共4页二、选举方式的选择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明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直接选举: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优缺点:每个选民不能直接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可以弥补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三)课堂总结、点评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选举方式中的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通过学习探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直接选举?什么是间接选举?我们也知道了这两种选举方式的优缺点比较。但同学们请思考,是不是我们国家还有其他的选举方式还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属于什么内容的选举呢?带着这个问题,大家预习课本,这是我们下一节课探讨的内容。第4页共4页(四)实例探究[例1]下列选举方式属于间接选举的是()A.全班同学投票选举自己的班长B.县人大代表选举市人大代表C.某村村民选举村委会主任D.某乡镇选举本乡镇人大代表答案:B[例3]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宜采用的选举方式是()A.间接选举B.差额选举答案:A★课余作业★教学体会本节学习的有关知识,与学生实际参与问题联系比较密切,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民主参与的方式和意义,提高参与能力,切忌机械记忆。
本文标题:民主选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5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