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民间文学期末考试一.名词解释1.神话(p-32)神话,是人类各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或国家)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它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体裁,也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2.史事传说(p-52)这类传说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主,它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去关心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它的侧重点在记事。3.箭垛式的人物形象(p-59)所谓箭垛式,是指民众把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的现象。民间传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将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某种性格进行集中描述,使这一性格在传说人物身上得到强化,逐渐定型下来,形成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包容性的箭垛式的人物形象。民间传说中的鲁班形象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4.AT分类法(p-65)“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所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国际上将这种方法称为“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分类法”。即按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将故事进行分类编目的一种分类方法。美国学者汤普森在1926-1927年间,对阿尔奈的索引作了重要的补充和修订,所选资料范围扩展到欧洲、亚洲、南美洲、澳洲等广大地区,修正了故事情节的提要,增加了各国资料的出处,对一些流传较广、情节较复杂的故事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解。1928年,他出版了英文版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1961年,该书再一次修订后又印行了第二版。“AT分类法”将故事划分为五大类,共有2500个故事类型。“AT分类法”为国际间的学术对话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这一分类体系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尽管多次增补,但是世界上一些重要国家的故事仍未列入或列入较少,中国便是其一;关于故事范围的界定、故事类别的划分以及类型编排的顺序等,“AT”分类法也有许多不够合理之处。5.仪式歌(p-122)伴随宗教仪式、节日庆典和婚丧礼仪等吟唱的歌谣。有的论著把它分为诀术歌、节令歌、礼俗歌和祀典歌四种。其中以礼俗歌在民间流行最广,如出嫁歌、婚礼歌、孝歌或丧歌、起屋上梁歌等。6.花儿(p-128)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一带,形式特别,又有多种流派,因而引起了人们浓厚的研究兴趣,花儿既是一种格律体民歌,其结构形式又富于变化,以大体押韵、上下两节句式和节奏的均衡对称来构造优美和谐的格律,于变化中构成具有统一风格的调子。花儿主要分为两大流派,“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7.民间谚语(p-139)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语句。8.民间小戏(p-159)民间小戏是由劳动民众集体创作并演出的一种有歌有舞、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的小型综合性艺术,属于代言体。通常称为“二小”,即小旦、小丑,或“三小”,即小旦、小丑、小生戏。29.田野作业(p-201)田野作业,又称野外作业,或田野调查,它作为一种可操作的科学调查研究方法,是与案头作业相对应的到被调查对象所在地搜集实际资料的方法,是一种直接进入自然生态环境或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观察、了解、记录、调查的方法。二.思考题1.民间文艺学的学科性质(p-11)【论述】*********民间文艺学是专门研究民间文学的一门科学。从民间文艺学的学科性质来看,它是一门既具有交叉性又具有独立性的学科。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种类,因此,民间文艺学自然属于文艺学的范畴。但是,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艺学,它研究的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中创作和传承的口头文学,这种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与书面文学很不同的特点,因此,纯粹使用文艺学方法很难全面揭示民间文学产生和流传的规律。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关系密切。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生活文化传承的学问,民间文学也是一种集体传承的生活文化,因此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间文学的历史来看,最早对民间文学加以注意并从事搜集和研究的,主要是民俗学家。至今为止,在大多数西方国家,民间文学仍然主要属于民俗学研究的范围。但民间文学关注的是民间文化中的语言艺术部分,并主要从艺术和审美的角度加以研究。民间文艺学比一般的文艺学更需要历史学的帮助。不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不了解特定民族与地区的文化史,不了解特定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许多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就难以理解。例如,不了解社会进化史,就很难理解洪水神话中“兄妹结婚”“葫芦生子”等情节;不了解历代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深重压迫,就不能理解人民为什么对《孟姜女》那样的偏爱,使它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反过来,民间文学也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无论在史料还是在史观上,都如高尔基所言:“如果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那就不可能知道劳动人民的真正历史。”民间文学与民族学也有很大关系。在许多民族中,尤其是那些处于前文学社会阶段的民族,他们的历史与文化大多靠口头文学世代相传。因此,民间文学的研究又成为民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民间文艺学也需要紧紧依靠语言学,因为民间文学是以口语为载体的,不了解语言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就不能完全解释民间文学这种特殊的语言艺术。一些有影响的民间文艺学方法,如太阳神话学派、原型构拟方法等,都借鉴和利用了语言学的成果。反过来,由于民间文学以方言的形式讲述,且流传时间很长,因此也是语言学家们研究方言、民族语言以及古今语言变迁的珍贵资料。民间文艺学还与哲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关系密切,它对人民大众以口头语言为表达工具的文化创造进行科学的探索,从中揭示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特别是过去为人们所忽视的下层民众的心理、感情、生活和历史,展示民间文化丰富深刻的内涵和背景。尽管这样,民间文艺学仍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甚至还有一些独特的研究方法,如历史地理方法等。因此,尽管它与许多学科关系密切,可借鉴它们的方法与成果,但民间文艺学毫无疑问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简述神话的文学审美价值(p-44)********神话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价值。作为文学的源头之一,神话开启了人类的叙事艺术。“叙事”一词包括三方面含义:一是叙述内容,指构成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场景及其深层意蕴等;二是叙述话语,即叙事作品中使故事得以呈现的陈述语句本身。叙述内容与叙述话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叙述话语又始发于叙述动作,没有叙述动作,便没有叙述话语。神话早在人类史前时代,就开创了叙事艺术较为完备的基本形式,创立了一些具有原型意义的叙事模式,成为各族文学的源头与“奶娘”神话和史诗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就发展到顶峰,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成为后世作家的灵感源泉与3写作范本。作为语言艺术的神话,对后世语言艺术的发展具有永久的启示力和规范力。中国的诗歌得益于神话的影响极其深刻,《楚辞》的许多篇章都驰骋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神话意象,《天问》对上古神话传说发出了许多旷古未有的质疑,《九歌》纯为神话之作。《离骚》中也多方运用了神话素材,《诗经》中也不乏神话的结晶。神话对散文的影响也很显著《庄子》是先秦散文中受神话影响最显著的。神话这门最古老的语言艺术,对现代艺术也仍然具有强大的渗透力与吸引力,对文学(尤其是诗歌)或诗化的现代小说,对造型艺术和音乐意境的开拓,也有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神话的艺术想象奇幻而瑰丽。原始人类让思维超越了自然的限制,自由驰骋。蔚蓝的长空会裂开,也可以补,而且是用五色的石头补,思维在这里连续三次超越自然。神话中的众多意象、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艺术技巧等都为后世文学确立了某种不可逾越、不可移换的神话原型。神话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在自然面前显得那么渺小,但是他们通过幻想,创造了大量的神灵和半人半神的英雄。神话也具有很强的悲剧性与崇高感。在原始时期,大自然的威力和人类的渺小是现实存在。后羿射死九个太阳、巨人夸父追上了太阳,他们都战胜了困难,但是结局却是悲惨的死亡,人类的伟大希望和它自身力量的渺小之间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对我们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3.简述传说与神话的联系与区别(p-55)******联系由于两种体裁的部分作品产生的时间十分相近,因此它们往往既可以作神话,也可以作民间传说来看待。有不少的民间传说来自神话,从而使民间传说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同时神话和民间传说都有解释和叙事功能。区别:二者形成的思维机制不同:神话是先民经过不自觉原始思维加工形成的;民间传说则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二者主人公属性不同:神话的主角是神,这类神具有超人或超自然的力量,他往往是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力量人格化而形成的,神话可以说是以人拟神;民间传说所叙述的不是神而是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他是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和传奇化的结果,民间传说是以神拟人。4.民间故事传承人。具有以下特点:(p-81)①能够讲述较多数量的故事。我国故事学界一般认为,能将50则以上故事的讲述人,基本上可称其讲述家。从讲述数量划分,故事家又分为三级:即:50则级、100则级、数百则级。②讲述活动具有较大的影响。民间故事传承人表现为有一定的知名度,其讲述活动得到听众的普遍认同和喜爱。谭振山是蜚声辽河两岸的故事家,这位普通农民能讲述一千余则故事,在他居住的家乡方圆数十里之内,许多人都听过他讲述的故事,是当地出名的“故事篓子”。1992年,他应日本方面的邀请,赴日出席“世界民话博览会”,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走出国门到海外讲故事的故事家。2006年,“谭振山口头文学”作为唯一的一个个人项目当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宝级”的故事家③具有较高的讲述技巧,有独特的风格与创造才能。故事家是民间文学传承群体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传承素质,对民间文学作品从来不是机械、死板地转述,总是努力发挥其主体的积极作用,对故事程式能够很好地掌握与活用。如在故事题材的选择、情节的加工处理、表述语言的地方化、个性化等方面,几乎每个故事家都显示出其独特的传承风格与创造能力④有自己的传承线路。民间故事的传承人都有自己的传承线路,这是由民间文学流传的规律所决定的一种民俗现象。谭振山掌握的一千多则故事中有600余则来自他的几位前代传人,他的祖母孙氏、继祖父赵国宝、伯父谭福臣、相邻沈斗山。几乎每一位故事家都拥有几条主要的传承线路,正是他们对前人讲述故事的大量接收、贮存、传递、创新,才有民间文学的丰富多彩。5.民间歌谣的特点(p-125)4一、情意真切,袒露心声历代学人盛赞民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真切自然,感人肺腑。冯梦龙也认为山歌最可贵之处在于“情真”,“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黄遵宪将民歌比作“天籁”,强调的也就是“情真”由于歌谣这种口头文学样式最为轻便灵活,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还最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运用,借以表达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真切感受,吐露激荡心胸的喜怒哀乐之情,因而情真意切、袒露民众心声便成为这些歌谣作品受人称道的显著特征之一。“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二、格调优美,形式多样我国许多民族在诗歌艺术方面都有自己的创造,民间歌谣的形式和风格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动人景象。仅就人们较为熟悉的,便有四句头、五句子、十字调、信天游、爬山调、花儿、藏族的“鲁”和“谐”以及壮族的“欢”等多种格调。三、运用多种方法抒情叙事,意境优美生动歌谣的传统手法为赋比兴,劳动人民巧妙地运用这些手法构成鲜明生动的形象,借以抒情或叙事,富于概括力与艺术感染力。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借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来表达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抒情民歌中运用得十分广泛。它又有明喻、借喻、暗喻之分。“姐妹生的灵巧手,采茶好比绣金球,上采好比蝶恋花,下采好似金鱼游,左采好似龙戏水,右采好似凤点头。采得春风笑开口,采得青山笑点头”。赋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兴即“借物起兴”,南北朝民歌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合当还故处?”写被远徙的征人,前两句托物是为了引起后两句的意思。民间歌手还常常将赋比兴这三种基本手法在一首民歌中结合起来运用,创造情景交融、饱含诗情
本文标题:民间文学期末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61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