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气候--一种重要的地理因素教学设计
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之教学设计设计者:苟彤1《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教学设计设计人: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一班苟彤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节选自中图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包括:地理环境,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中的第二部分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的大气热力状况等知识的总结,又是下一节课分析气候类型的基础,同时对今后学习自然带等知识有重要影响。所以学好本节,能为今后学习进一步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打好基础。2、知识结构:气温和降水是我们分析气候形成的最主要的要素,教材通过分析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对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影响来分析其对气候的影响,所以对气温和降水要素的提取和分析是本课的知识主线,也是重点知识。3、教学重点:气候因子的分析4、教学难点:从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来看,读图分析问题的是他们的薄弱之处,所以我把对图表资料的分析和判读定为本课的难点;同时影响气候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高一同学来说也难以理解。二、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正在迅速发展。抓住学生特点,采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法、图导图解法的形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体现,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使地理理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2、知识基础:学生在前两章学习过的与本节有关的知识点: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规律;三圈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风环流);洋流按性质分类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流层大气温度变化规律;二氧化碳增多产生的温室效应;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之教学设计设计者:苟彤2学生在初中学习的相关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地形雨的形成;其中,学生比较薄弱的是三圈环流的知识和读图分析的能力。因此,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因素。然而,教材并未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内容将会成为学生的疑点。三、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气候的概念、组成要素及形成因素;②、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各气候形成因子对气候的影响;③、让学生了解到各种气候的差异是由于影响各地气候的因素不同而造成的。④、学会运用影响气候的各因素解释某一地气候的成因。(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地理现象入手寻求原因的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气候因素关联性的分析,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分析,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互相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环境观。b、通过学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性,并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使课题进入国际上关注的环境问题并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提高学生地理素质。四、教学方法及手段:1、设计思路:“实例——设疑——结论”,深入浅出。这节课的重难点是影响气候的四个因素,因这四个因素的内容比较抽象,不经过具有一定深度的剖析,学生很难透彻理解,所以这节课采用幻灯片,借此增强学生阅图能力,引导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使读图、启发提问贯穿教学始终,层层设疑,深入浅出引导、启发学生思维。突破了难点,把握住了关键,把握了重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同时也“知其所以然”。2、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采用读图分析、案例分析及学生讨论、探究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之教学设计设计者:苟彤3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此法能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3、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电脑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所特有的信息处理优势及其交互性强的特点,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综合一体化,它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阅读课前探索,引导学生从土壤、植被和动物等方面来对比撒哈拉沙漠和我国长江中下游的自然景观差异)(引言)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同时我们知道,不同的地区,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例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沿途所看到的自然景观都不相同。下面我们分析:撒哈拉沙漠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但是,撒哈拉沙漠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差异为什么如此之大?这是因为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不同,那么其中,最主要的要素是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讲授新课】(探索)撒哈拉沙漠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差异为什么如此之大?你认为这主要受哪一个自然地理要素影响造成的?(板书)一、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一)气候的概念(学生思考)什么是气候?描述气候的主要指标有哪些?(教师)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时期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地经常性天气的综合表现。一地的气候通常用气温和降水的平均值来表现。(学生思考)气候与天气有何区别?(补充):天气是指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之教学设计设计者:苟彤4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二者的区别:气候是长时间大量天气情况的综合,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统计关系,也就是大量天气现象的统计平均;天气则是短时间出现的,是具体的。气候是庞大的系统,包括:海陆、大气、生物、岩石圈、水圈;天气指只在大气中发生的情况,包括: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气候是稳定的;天气有很大的不稳定,其变化则是很快的。(学生思考)为什么各地的气候存在差异?为什么同一地区的气候也经常发生变化?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教师提示:)通常描述气候特征时我们以描述气温降水的特征为主,其它气候要素都可从气温和降水状况分析出来。因此气候的影响因素和气温、降水的影响因素大体一致。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气温、降水的影响因素中,总结概括出气候形成的因素:(板书归纳)(二)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决定气温大气环流----决定降水下垫面因素人类活动(教师启发)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呈现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和北极的极地气候的降水和气温变化图。(学生思考)为什么赤道与两极的气候差异如此之大?主要受哪个因素的影响?(教师启发)出示《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启发学生思考:非洲大陆的气候为什么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教师点拨)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分布不均,使地球上的热量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减少,这是造成各地气候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板书)1、太阳辐射——造成气候差异的根本原因(教师启发)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呈现撒哈拉沙漠的热带荒漠气候和影响气候影响气温和降水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之教学设计设计者:苟彤5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和气温变化图。(学生思考)为什么撒哈拉沙漠地区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差异如此之大?主要受哪个因素的影响?(教师从气候类型,环流形势和气候特征等方面启发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出示表格:30ºN附近大陆西部大陆东部环流形势终年受副高和信风控制季风环流(夏季风)气候特征终年炎热干旱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季风气候(归纳)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分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大气环流的状态直接决定着各地的天气过程,也就决定着各地气候的形成。(板书)2、大气环流——造成气候差异的直接因素(教师启发)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以莫斯科和伦敦为例呈现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降水和气温变化图。(学生思考)伦敦与莫斯科的气候有何差异?主要受哪个因素的影响?(教师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和全年降水情况等方面启发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出示表格:项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气温气温日较差大小气温年较差大小最高气温(月)7月(北半球)1月(南半球)8月(北半球)2月(南半球)最低气温(月)1月(北半球)7月(南半球)2月(北半球)8月(南半球)降水年平均降水量少多年内季节分配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分配均匀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之教学设计设计者:苟彤6(归纳)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和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乃至运动特征。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水热特征不同,因此形成大陆性和海洋性两种气候类型。(板书)3、下垫面因素(1)海陆差异的影响(教师启发)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观察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伦敦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分别是什么气候类型,思考这些气候类型与所经洋流有何关系。(教师点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洋流对所经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有着显著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一般地,暖流经过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寒流经过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与沿岸的寒流影响密不可分;伦敦温暖湿润的气候主要受沿岸的西风和暖流的影响而形成。(板书)(2)洋流的影响暖流气候温暖湿润洋流寒流气候寒冷干燥(教师启发)出示《泰山和济南各月气温比较表》,启发学生思考:泰山与济南的气温相差较大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联系对流层气温变化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归纳)我们知道,陆地上分布着山地、高原、平原和盆地等地形,由于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此海拔高的地区气温低于海拔地的地区气温,造成山地不同高度的气候不同,这就是俗话所说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道理。(板书)(3)地形的海拔高度影响(承转过渡)地形不仅有高度之分,而且有坡向之分,在山的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气候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引导学生观看思考:迎风坡与北风坡的气候有何差异?)增温增湿降温降湿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之教学设计设计者:苟彤7(归纳)坡向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迎风坡上升的湿润气流带来降水,而背风坡下沉气流带来干燥的空气。(板书)(4)地形的坡向影响(教师点拨)地形的其他因素,如:地表的物质组成不同,对太阳的反射率不同,从而直接影响到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情况,导致地区间热量状况出现差异。(引导学生思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为什么出现在南极大陆?)(承转过渡)除了以上自然因素对一地的气候产生影响外,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也对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板书)4、人类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课本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人类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向大气释放废热(2)人类是怎样改变大气成分的?这样会导致气候如何变化?(3)人类通过哪些途径改变下垫面性质?这样导致气候如何变化?(教师补充):1.释放废热:消耗能源(石油、煤炭)、电器设施(空调)温度。2.改变大气成分: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作用、热岛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会破坏臭氧层;排放出尘埃会削弱太阳辐射导致气温降低。3.改变下垫面性质①改变地面状况,进而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引起地面热量和水汽发生变化,使局部地区降水有所增加,气温的变化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气候恶化。②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学生思考)气候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关系?(教师提示)大气环流产生的原因?海陆热力性质是?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少)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之教学设计设计者:苟彤8(板书)
本文标题:气候--一种重要的地理因素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62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