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案例分析
监管评级案例分析第一部分资本充足状况评级案例分析一、定量分析1、资本充足率2、核心资本充足率二、定性分析1、银行资本的构成和质量(6分)基本分析与判断:资本的稳定性有所下降、核心资本的稳定性较好、不稳定的附属资本、不存在资本未足额到位或资本抽逃的问题。评分:该行资本构成和质量属于中等水平,但不完全满意。4分。2、银行整体财务状况及其对资本的影响(6分)基本分析与判断:盈利状况处于同行业中下水平(可参考评级体系盈利部分的指标值设定)。由于该行贷款结构不合理,预计该行利润还将进一步减少。总体而言该行的盈利状况对资本的支持作用较小且呈下降趋势。评分:总体财务状况不令人满意,4分。3、资产质量及其对资本的影响(6分)基本分析与判断: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损失准备按要求足额提取、贷款以外其他资产的风险已提取足额准备,但尚未做到根据风险分类和预计损失对其他资产计提准备评分:尽管该行具备充足拨备的能力,当前资产质量对资本的不利影响较小,但由于不良率较高,宏观调控的后续效应还会对资产质量产生较大压力,资产质量的进一步下降将严重影响资本充足状况,确定本项得分为4分。4.进入资本市场或通过其他渠道增加资本的能力,包括控股股东提供支持的意愿和实际注入资本的情况(8分)基本分析与判断:在募集30亿元次级债务以后,该行提出了公开上市或私募的问题,以此作为将来主要的融资渠道。但是该行董事会讨论的结果认为短期内并不具有上市的可能性,从而公开上市已经不可行。董事会建议的私募途径又受到K银行的两名最大股东的反对,同时大股东又没有意愿对银行注资。评分:该行从外部增加资本的可能性不大,本项不应得分。5.对资本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情况(14分)基本分析与判断:该行没有制定资本方面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制定与业务计划相配套的资本补充计划,该行董事会决议通过了拟设立两家分行的计划,并预计资产将增长20%,但没有提到资本问题,反映出该行缺乏资本管理意识,在资本管理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尽管面临监管压力,该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已经开始重视资本补充问题,但尚没有实质性的举措。此外,该行采取的利润分配政策,利润分配比率达到60%,非常不利于银行积累留存资本。评分:本项目不得分。第二部分资产质量状况评级案例分析一、定量分析1.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2.正常贷款迁徙率3.次级类贷款迁徙率4.可疑类贷款迁徙率5.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授信集中度6.全部关联度7.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二、定性分析1.不良贷款和其他不良资产的变动趋势及其对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5分)基本分析与判断:不良贷款双降,其他资产损失较小,表外业务不活跃。根据“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降者得满分”的评分原则,此项可以评为满分。但如果剔除核销因素影响,该行不良贷款余额非降而升。该行贷款以外其他资产变化趋势和表外业务风险状况正常。评分:4.5分2.贷款行业集中度以及对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5分)基本分析与判断:该行行业集中度较高,特别是房地产业。2004年开始,该行加大了行业投向的指引,行业结构有所优化。该行2005年的信贷政策对支持类、选择性介入类、审慎类和退出类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该行房地产业贷款集中度较高,而房地产业又是国家重点调控行业,发展趋势不明朗,贷款过度集中在该行业对资产安全造成了较大威胁。目前,该行的房地产贷款尚未出现大量违约情况。该行对贷款行业研究的投入应进一步增加,行业分析应更加深化。评分:3分3.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及其有效性对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10分)基本分析与判断:该行建立了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制度并在不断完善之中。该行建立了较规范的授权授信制度,成立了审贷委员会,调整了内部部室设置。该行正与国外××公司联合开发××定价模型,并结合新一代信息系统的开发加强了重要信用风险数据的收集。该行不良贷款率连续三年实现“双降”。但该行存在审贷委员会操作不规范、个别分支机构超越授权审批贷款、违反内部规章发放贷款等问题,贷后检查仍流于形式,风险监控不到位和不及时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该行已建立了贷款“三查”制度,有较完善的授信决策程序且在不断探索先进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和贷款定价模型,贷款档案管理也较规范。未发现该行违规贷款或逆程序贷款,但存在守规不严甚至违规操作的问题,贷后监督检查仍然是贷款管理的薄弱环节,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不足。评分:7分4.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的完善和有效(10分)基本分析与判断:该行制定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及操作细则并进行了修改,在贷款五级分类的基础上完成了贷款九级分类系统的开发,并和五级分类并行。该行设立风险管理部负责贷款分类及质量跟踪,配备了专职人员从事分类工作,并结合九级分类系统上线对分支机构进行了全面的培训。该行稽核部、风险管理部及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均在年内进行了贷款分类准确性的检查。风险管理部分别按月、按季监测全行分类状况并分析变动原因及趋势,形成专题报告报送行长室。但经贷款分类偏离度的现场核查发现,该行总体贷款偏离度为0.86%,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1.04%。评分:7.5分5.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及其管理状况(5分)基本分析与判断:该行制定了人民币贷款担保管理指引、抵质押物管理办法、中小企业优质担保小额授信指引等担保贷款管理规定。该行2004年新发放贷款抵质押率超过40%,比上年提高5.11个百分点,没有定期对抵质押物进行评估,部分贷款抵押物记载不清、章印不全。以前遗留的关联互保贷款占比仍然较高,特别在大型集团客户中关联互保仍普遍存在,其中个别贷款出现不良。该行2004年末抵质押物中房产和土地占其中的绝大多部分,目前其市场流通性和价值稳定性较好,但受房地价和房市未来走势的影响较大。没有建立抵质押物定期评估制度,部分贷款抵质押物的有效性及合法性仍存在瑕疵,对抵质押物管理的有效性不足。评分:3分6.贷款以外其他资产的风险管理状况(5分)基本分析与判断:该行对贷款以外其他资产的风险管理没有专门的文本制度,相关资产的管理规定散见于其它文本制度中。数据显示该行2004年末不良资产总额为9.87亿元,预计损失3.2亿元,且未计提相关损失准备。可见,该行没有对贷款以外其他资产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其风险管理也没有纳入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但是该行其他资产的不良余额较少,损失较小,风险基本可控。评分:2.5分第三部分公司治理评级案例分析一、银行公司治理状况(50分)1.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结构(10分)(1)是否构建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主体的银行治理结构,各个治理主体是否设立了专门委员会和专门办事机构;是否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和外部监事制度。(5分)基本分析与判断:该行目前建立了三会一层的治理结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基本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经监管机构任职资格审核同意,董事会设立了薪酬、审计委员会。没有建立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制度。设立了董事会秘书处与监事会办公室,但属于“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模式,董事会秘书兼任监事会办公室负责人,该行的部分股东和监事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模影响了董事会和监事会各自独立、深入地开展工作。评分:3分(2)各个治理主体是否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是否制定了完备规范的议事规则。(5分)基本分析与判断:该行制定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行长工作细则》及其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的议事规则。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专门委员会、高级管理层职责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但该行存在董事长主持召开行长办公会的情况,应由董事会讨论的部分事项在行长、办公会上讨论,表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没有严格遵守该行议事规则。此外,一些议事规则的规定有待改进。评分:3分2.银行公司治理的决策机制(10分)(1)股东资格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股东是否履行诚信义务;银行是否能够保护股东合法权益,公平对待所有股东,是否存在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情况;银行股东是否有占用银行资产行为,是否有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对银行的影响。(3分)基本分析与判断:不该行的部分股东资格不符合规定;股东未完全履行诚信义务;该行股东大会的运作够规范,均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予以通过,会议记录没有董事和记录员的签名,年度股东大会没有将监管机构的监管意见纳入审议范围。由于该行前三大股东占比87%,持股过于集中,其他股东单家持股比例均低于2%,股东同时呈现分散的情况。实际运作中,参加股东大会的股东缺乏广泛性,股东大会职能发挥的不充分。该行的股东贷款超比例问题严重,向股东单位发放信用贷款,变相发放以本行股权为质押的贷款,关联交易风险问题十分突出。评分:0.5分(2)股东大会能否按照章程的规定有效发挥其职能(2分)基本分析与判断:由于该行前三大股东占比87%,持股过于集中,其他股东单家持股比例均低于2%,股东同时呈现分散的情况。实际运作中,参加股东大会的股东缺乏广泛性,股东大会职能发挥的不充分。评分:0.5分(3)董事是否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素质;是否勤勉诚信;董事的选任是否符合规定程序。(2分)基本分析与判断:该行现有11名股东董事中只有6名有金融从业经验,其余股东也并不具有会计、法律、金融、经济方面的专长,说明部分董事的专业知识和决策能力不足。董事会会议的平均出席率为70%,说明董事会成员大部分能勤勉尽职。但部分董事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行职责,个别董事的出席率低于50%,一些董事不能亲自出席董事会时没有委托其他董事代为出席,还有一些董事委托非董事出席会议。该行的董事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选任程序符合法律规定,但当地政府的意见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评分:1分(4)董事会的结构是否合理;下设专门委员会是否具备独立性;董事会及其下设委员会能否按照章程的规定履行职责并发挥决策和监督作用;董事会是否制定银行的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董事会是否具备足够的控制力、调度力和风险管理能力。(3分)基本分析和判断:董事会由15名董事成员组成,其中股东董事11名,高级管理层出任的董事4名,董事会成员构成较为合理。没有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下设战略和审计委员会,能较为正常地开展工作,制定了发展战略管理纲要。但董事会工作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还不够,董事会议题主要由董事长及高级管理层出任的董事提出,董事会的作用更偏重于履行决策程序,而没有发挥实质性的决策职能。此外,董事会未对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履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董事会的监督职能没有发挥。该行的董事会目前基本还不具备对银行的控制力和调度力。评分:1.5分3.银行公司治理的执行机制(10分)(1)从股东大会到董事会再到经营管理层的决策传导机制是否通畅、高效。(2分)基本分析和判断:董事会能执行股东大会决议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高级管理层每季度向董事会报告经营状况,但是高管层没有及时向董事会报告部分重大事项。没有制度保障董事会监督高级管理层执行董事会决策的情况。董事会成员中该行高级管理层4人,董事会到经营管理层的决策传导机制较为通畅。评分:1.5(2)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高级管理人员资格是否符合监管机构规定;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业务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3分)基本分析和判断:该行目前的高级管理层成员都具有丰富的银行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具备所担当职务必要的素质,符合任职资格,基本能胜任工作职责。但部分成员应加强对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和先进管理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评分:2(3)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高级管理人员是否按董事会制定的战略规划开展工作;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的实效性;是否存在内部人控制情况。(3分)基本分析和判断:该行目前的管理层由1位行长,3位副行长组成。高级管理层成员员基本能遵守诚信原则,谨慎、勤勉地履行职责并按董事会决策开展经营管理。高管层成员均较好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未发现高管层违反关联交易和竞业禁止规定的行为,但是该行的董事会与党委会、行长办公会职责不清,决策经营不分,存在行长办公会逆向操作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事务的情况,有一定风
本文标题:商业银行监管评级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6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