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水体氰化物的检测与处理
水中氰化物的检测和处理傅文钊030880101.氰化物的致毒机理2.水中氰化物的检测3.废水中氰化物的处理氰化物的致毒机理氰化物中毒是氰化物通过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体内所致。氰化物进入体内后,可迅速分解出游离的氰,通过与各种细胞内呼吸梅中的铁、铜、钼等金属离子结合,导致该酶失活,致使细胞不能利用氧,从而产生细胞内窒息。返回水中氰化物的检测因为氰化物是巨毒物质,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须严格控制它的含量。下面是检测氰化物2种比较快速简便的方法1.氰化物与苦味酸的反应2.氰离子与对—硝基苯甲醛一、原理:氰化物遇酸产生氢氰酸,氢氰酸与苦味酸作用生成玫瑰红色异氰紫酸钠。二、主要试剂1.苦味酸试纸:取普通定性滤纸浸入饱和苦味酸乙醇溶液中,数分钟后取出,在空气中放干,剪成条备用.2.碳酸钠饱和溶液:临用时配制.取无水碳酸钠少许,用少量水溶解成饱和状态溶液.3.酒石酸固体试剂三、检测操作(避免阳光直射操作)1。取1支检氰玻璃管,插入一片苦味酸试纸条,在试纸条上滴加1滴碳酸钠饱和溶液使试纸条湿润,将检氰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中。2。取50ml检测水样,加固体酒石酸约1g,立即塞上装有检氰管的橡皮塞,轻轻摇动使酒石酸溶解,将三角瓶防入75~85℃水浴中加热20分钟后观察管内试纸变色情况,如果试制出现玫瑰红色,表示有氰化物存在返回一、方法原理:氰离子与对—硝基苯甲醛能够缩合为苯偶姻。在碱性条件下,苯偶姻使邻二硝基苯还原,产生典型的紫色反应。二、试剂:1.对—邻试纸:取1.5g对—硝基苯甲醛和1.7g邻二硝基苯溶于100ml95%乙醇中,用普通定性滤纸浸泡5min后取出晾干,剪成条备用。2.醋酸铅棉花:用10%醋酸铅溶液将脱脂棉浸透后,压除多余水份,100℃以下干燥备用。3.碳酸钠饱和溶液:临用时配制。取无水碳酸钠试剂少许,用少量水溶解成饱和状态溶液。4.酒石酸固体试剂三、检测操作操作方法与上面相同,只是在检氰玻璃管下方松软地塞入醋酸铅棉花。左侧为阴性,右侧为阳性反应实验中,如果醋酸铅棉花变为黑色,说明样品中含有硫化物,应重新试验加大醋酸铅棉花的放入量,排除硫化氢的干扰。本方法的灵敏度高于方法一,在10克样品中。对┅邻试纸对氰化物的检出限为0.02mg,相当于2mg/kg。氰化物的含量越高,试纸显色的时间越快,颜色越深,色泽保留的时间也越长返回废水中氰化物的处理水中氰化物只要来自工业污染,如炼钢厂,金属加工厂,塑料厂及化肥厂等的排放。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饮用水里有时也含氰化物。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标准值为:0.05mg/L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的标准值为:0.07mg/L因此必需严格控制水中氰化物的含量,含有氰化物的废水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1.离子交换法2.生物化学法离子交换法就是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废水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各种氰化物:R2SO4+2CN-→2R(CN)2+SO42-R2SO4+Zn(CN)42-→R2Zn(CN)4+SO42-R2SO4+Cu(CN)32-→R2Cu(CN)3+SO42-2R2SO4+Fe(CN)64-→R4Fe(CN)6+2SO42-Pb(CN)42-、Ni(CN)42-、Au(CN)2-、Ag(CN)2-、Cu(CN)2-等的吸附与上述类似返回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革兰氏杆菌以氰化物、硫氰化物中的碳、氮为食物源,将氰化物和硫氰化物分解成碳酸盐和氨:微生物Mn(CN)n(n-m)-+4H2O+O2─→Me-生物膜+2HCO3-+2NH3对金属氰络物的分解顺序是Zn、Ni、Cu、Fe对硫氰化物的分解与此类似,而且迅速,最佳pH值6.7~7.2。细菌SCN-+2.5O2+2H2O→SO42-+HCO3-+NH3第二阶段为硝化阶段,利用嗜氧自养细菌把NH3分解:细菌NH3+1.5O2→NO2-+2H++H2O细菌NO2-+0.5O2→NO3氰化物和硫氰化物经过以上两个阶段,分解成无毒物以达到废水处理目的。其处理指标如下废水名称废水各组份含量(mg/L)CN-SCN-Cu处理前2.3061.50.56处理后0.050.500.04除此以上两种之外还有:活性炭吸附—回收法和自然净化法等低成本的方法《安全工程化学基础》著译者:刘定福《分析科学学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饮用水水质标准》参考文献
本文标题:水体氰化物的检测与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68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