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第四章 运输管理(PPT 134页)
第五章运输管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教材第十章仓库规划与设计内容内容简介运输组织与运输方案的制定运输商务管理3附一:运输方式概述运输的概念——是人们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和运输路线把运输对象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运输是物流系统的一个中心环节。运输的特点:1、是指“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它是在不同的地域范围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2、运输过程不改变产品的实物形态,也不增加其数量,但物流部门通过运输解决物资在生产地点和需要地点之间的空间距离问题,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用。4运输方式概述3、运输包括:企业内部的运输(场内运输)、城市之间(地区)和物流据点(城市)之间的运输、城市内部(市内)运输。4、一般把厂内运输包含在工厂物流的范畴里,把厂外的运输才称为“运输”。5、由生产厂经由物流企业(如配送中心)为用户提供商品时,生产厂到配送中心之间的物品空间移动称为“运输”,而从配送中心到用户之间的物品空间移动称为“配送”。5附二:运输的作用1.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虽然“运输”的这种生产活动和一般生产活动不同,它并不创造新的物质产品,不增加社会产品数量,不赋予产品以新的使用价值,而只是变动其所在的空间位置,但这一变动却使生产能够继续下去,使社会再生产不断推进。因此,我们将其看成是一种物质生产部门。运输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生产过程中,运输是生产的直接组成部分,没有运输,生产内部的各环节就无法联接。(2)在社会上,运输是生产过程的继续,这一活动联结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联结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联结着城乡,联结着不同国家和地区。62、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场所效用的含义是:同种“物”由于空间场所不同,其使用价值的实现程度不同,其效益的实现也不同。由于改变场所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产出投人比,就称之为“场所效用”。通过运输,将“物”运到场所效用最高的地方,就能发挥“物”的最大潜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相当于通过运输提高了“物”的使用价值。3、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按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的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不但改变了“物”的时间状态,也改变了“物”的空间状态。而运输承担了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任务,运输是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手段,再配以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地完成改变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74、运输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这是因为:(1)运输是运动中的活动,它和静止的保管不同,要靠大量的动力消耗才能实现,而运输又承担着大跨度空间转移的任务,所以活动的时间长、距离长、消耗大。消耗的绝对数量大,其节约的潜力也就大。(2)从运费来看,运费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最高的比例,若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在其中约占50%的比例,有些产品的运费甚至还高于产品的生产费。所以,节约的潜力是很大的。(3)由于运输总里程大,运输总量巨大,通过运输合理化可大大缩短运输吨公里数,从而获得比较大的节约。84.1运输组织与运输方案的制定4.1.1建立在各种运输方式经济技术特点基础上的综合运输模式运输在物流系统中是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选择何种运输方式对于物流效率的堤高是十分重要的。在决定运输方式时,必须权衡运输系统要求的运输服务和运输成本,可以以运输工具的服务特性作为判断的基准:运费、运输时间、频度、运输能力、货物的安全性、时间的准确性、适用性、伸缩性、网络性和信息等。91、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技术特征1.铁路运输这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批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货物都是依靠铁路,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作用的运输形式。铁路运输优点是速度快,运输不太受自然条件限制,载运量大,运输成本较低。主要缺点是灵活性差,只能在固定线路上实现运输,而且需要其他运输手段的配合和衔接。并且修建铁路工程造价高,受经济和地理条件限制,不能在短期完成。铁路运输经济里程一般在200千米以上。ˉ102.水路运输这是使用船舶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运主要承担大批量、长距离的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的运输形式。在内河及沿海,水运也常作为小型运输工具使用,担任补充及衔接大批量干线运输的任务。水运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能进行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但是,水运也有显而易见的缺点,主要是运输速度慢,受港口、水位、季节和气候影响较大,因而一年中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水运有以下四种形式:(1)沿海运输。这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附近沿海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方式,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2)近海运输。这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邻近国家海上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形式,视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也可使用小型舶。(3)远洋运输。这是使用船舶跨大洋的长途运输形式,主要依靠运量大的大型船舶。(4)内河运输。这是使用船舶在陆地内的江、河、湖、川等水道进行运输的一种方式,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113.公路运输这是主要使用汽车,也可以使用其他车辆(例如,人力车、畜力车)在公路上进行货、客运输的一种方式。公路运输主要承担近距离、小批量的货运和水运、铁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及铁路、水运优势难以发挥的短途运输。由于公路运输有很强的灵活性,在有铁路、水运的地区,较长途的大批量运输也开始使用公路运输。公路运输主要优点是灵活性强,公路建设期短,投资较低,易于因地制宜,对收、到站设施要求不高。可以采取“门到门”运输形式,即从发货者门口接货直接运到收货者门口,而不需转运或反复装卸搬运。缺点是运载量小、运价较高。公路运输也可作为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手段。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千米以内。124.航空运输这是使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进行运输的一种形式。航空运输的单位成本很高。因此,主要适合运载的货物有两类:一类是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很强的货物,例如贵重设备的零部件、高档产品等;另一类是紧急需要的物资,例如救灾抢险物资等。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点是速度快,不受地形的限制。在火车、汽车都无法到达的地区也可依靠航空运输,因而有其重要意义。但运费高、运量小。5.管道运输这是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其运输形式是靠物体在管道内顺着压力方向循序移动实现的,和其他运输方式重要的区别在于,管道设备是静止不动的。管道运输的主要优点是,由于采用密封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可避免散失、丢失等损失,也不存在其他运输设备本身在运输过程中消耗动力所形成的无效运输问题。另外,运输量大,适合于量大且连续不断运送的物资。因此,具有大量不间断运输、管理方便、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等优点。但无法承担多种货物运输,且铺设时需要大量钢材。13附表:各种运输方式特点的比较141516对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评价现代运输业是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组成的,每一种运输方式都有其特定的运输线路和运输工具,形成了各自的技术运营特点、经济性能和合理使用范围。铁路运输能力大,费用低,连续性强,可以全天候运行。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通用性强,时效性好,能实现“门到门”运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越来越显示其重要作用。17水路运输能力大,投资省,费用低,占地少,特别是沿海和长江,既是国内运输干线,又是国际运输重要口岸,在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航空运输速度快,舒适性好,是大城市间及边远地区长途客运的重要力量。在对外开放的情况下,航空运输作用更为显著。管道运输能力大,占地少,成本低,是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的最佳方式。182.综合运输系统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综合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对单一的运输体系而言的,就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特点:1、综合运输体系是在五种运输运输方式的基础上足见起来的。综合运输体系是运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综合运输体系是各种运输方式通过运输过程本身的要求联系起来的。这就是各种运输方式在分工的基础上有一种协作配合、优势互补的要求,即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的有机结合,在各个运输环节上的连接贯通,以及各种交通运输网和其他运输手段的合理布局3.从运输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看,各种运输方式一方面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协作配合、优势互补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运输市场和技术发展上有相互竞争。这两种要求交织在一起,使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成为一个长期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如山西煤炭运到华东。19要完成这样的全程运输不仅要有协调发展和连接贯通的各种线路、运输工具及其相应音环节的结合部设施(装卸或换装、换乘点),而且要对各种运输方式组织起联合运输,并且进行综合运输管理:①具有一定技术装备的综合运输网及其结合部系统。这是综合运输体系的物质基础,系统的布局要合理协调,运输环节要相互衔接,技术装备要成龙配套,运输网络要四通八达。②综合运输生产系统,既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系统,这个系统要实现运输高效率,经济高效益,服务高质量,充分体现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利用的优越性。③综合运输组织、管理和协调系统。这个系统要有利于宏观管理、统筹规划和组织协作。20世界各国在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方面,都是根据本国的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等条件,制定运输发展政策,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从我国交通运输结构情况来看,公路运输和民用航空运输所占比重上升较快,这与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紧密相关。21(二)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利用集装箱进行联运的新的运输组织方式。它通过采用海、陆、空等两种以上的运输手段,完成国际间的连贯货物运输,从而打破了过去海、铁、公、空等单一运输方式互不连贯的传统做法。如今提供优质的国际联运服务已成为为集装箱运输经营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国际多式联运的定义与特征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它通常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22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份单证,一次保险,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即将货物的全程运输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一运输过程来安排。1997年《联合国国际货运多式联运公约》以及我国交通部和铁道部共同颁布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的定义,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的货物运输’。23够成国际多式联运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或基本条件:1.必须具有一份多式联运合同.2.必须使用一份多式联运单证.3.必须是至少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续运输.4.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5.必须由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货物的运输全程负责.多式联运的主要特点是,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托运人签订一个运输合同统一组织全程运输,实行运输全程一次托运,一单到底,一次收费,统一理赔和全程负责.它是一种以方便托运人和货主为目的的先进的货物运输组织形式.242.国际多式联运的优越性(掌握)⑴简化托运、结算及理赔手续,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所有一切运输事项均由多式联运经营人负责办理。简化制单和结算手续节省人力和物力,从而也可以简化理赔手续和理赔费用。⑵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提高货运质量,减少货物在涂停留时间,降低货物的库存量和库存成本,因而货损货差事故大为减少。⑶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各种支出:节省货物的包装,理货和保险等费用的支出。25⑷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经营的范围可以大大扩展,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现有设备的作用,选择最佳运输线路组织合理化运输。⑸其他作用: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发展国际多式联运具有以下重要意义:有利于加强政府部门对整个货物运输链的监督与管理;保证本国在整个货物运输过程中获得较大的运费收入比例;有助于引进先进运输技术;减
本文标题:第四章 运输管理(PPT 134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