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第四章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
第四章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第一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概述一、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概念: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依据交通管理法律、法规,运用宣传教育、现代管理科学、现代科学技术,对交通系统实施控制管理,以取得最佳的道路交通效能。1、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主体为各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也可以延伸到交通管理勤务的交通警察。2、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内容最主要是道路交通秩序:包括通行秩序和停车秩序,也包括道路的服务水平和交通环境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等内容。关于交通系统交通系统构成要素人/物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交通环境信息交通规则安全、通畅、便捷、环保、效率协同/协和-先进的交通系统5、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方法法律、宣传教育、行政、经济、系统信息控制及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等6、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目的最佳交通效能:保障交通安全畅通,降低交通公害,节约能源消耗。\\7、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任务(1)交通组织与渠化(2)交通指挥与控制(3)动态交通(4)静态交通(5)查处与纠正交通违法行为(6)交通勤务管理(7)交通安全宣传教育(8)预防和处理交通事故(9)控制交通污染(10)路政管理(11)维护道路治安秩序交通组织与渠化道路交通组织就是对交通流系统实行运筹性的调整与组织,主要包括交通生成控制,道路交通区域组织和道路交通线组织.道路交通渠化就是在道路上用交通标志、标线或用交通岛、分隔带、护栏及其他设施和方法,对各行驶方向的交通流进行引导、组织和控制,以达到分离和规则交通流的目的。典型的渠化路口十字型路口渠化第二节机动车行驶秩序管理导引:我国公路建设和汽车发展十分喜人,但交通工程设施十分落后。私人汽车发展情况中国1985-2001年私人汽车统计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98019851990199520002005年份私人汽车拥有量(万辆)对小汽车拥有和使用的适度控制日本东京圈在积极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同时,还通过各种控制政策控制机动车的拥有和机动车的使用。例如:车辆在首次登记时,要交纳日用品税和车辆登记税;在使用过程中,还要交纳车辆年度注册税和超载税;日本的汽油税也高出美国4倍左右。另外,所有的城市间及城市内部的高速道路均要收费;在日本,小汽车登记注册的重要条件是必须在居住地附近有路外停车位。对小汽车拥有和使用的适度控制在这样严格的控制下,1990年东京都市圈干人拥有小汽车只有275辆,而同时,大伦敦是350辆,美国的都市圈为600辆;东京市区(23个区)也只有1/2的家庭拥有一辆小汽车。与美国城市一个家庭拥有一辆甚至两辆小汽车相比,差距较大。在控制小汽车使用的同时,日本中央政府还制定政策要求每个公司每月发给员32500日元的公共交通特别津贴。37.138.138.253.465.565.689.390.291.393.2115.2181.0198.0332.0635.29美国印度巴西中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南非土耳其波兰英国2003年,我国公路总长已达到181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0200300400500600700100万公里2003年世界公路总里程为3120万公里。在世界上公路最长的15个国家中中国居第四位。15个国家的公路中通车里程占世界的72.3%,人口占世界的57%。中国公路总长占世界公路总长的5.5%,但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20322962330361146335695790631030011400165713000088727美国中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墨西哥日本英国俄罗斯南非1万4万5万6万7万8万9万3万2万公里2003年世界高速公路总长度为22、5万公里,第一位是美国占40%,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达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京沈高速京通快速(京哈高速)京开高速2008年北京市高速环路系统北京快速路系统(2008年)五环八射;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共431.3公里我国城市中交通信号控制路口太少城市名称信号控制路口数占路口总数比率其它控制方式路口比率路口无控制比率工业发达国家东京1.5万个85%15%0伦敦9000多个70%30%0洛杉矶7500个60%40%0悉尼5000多个65%35%0中国上海2000多个20%————北京1000多个10%————南京520个25%————长春260个10%————吉林40个8%————灯控路口数美国37万面控占50%日本18.5万面控占60%中国1.5万面控占20%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必要性距离近中远近少中多使用者步行小汽车自行车公共汽车地铁和轻轨MetroBus单轨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的融合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适用服务范围上海市中心自行车与公共汽车的交通连续一、机动车行驶秩序管理的概念机动车行驶秩序管理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对道路上行驶或暂停的机动车进行指挥、引导、限制等活动的总称。二、机动车行驶特性1、阻力特性2、加速特性3、制动特性三、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原则(一)依法管理原则(二)安全畅通原则(三)科学管理原则(四)专群结合原则(五)综合治理原则(六)以人为本原则四、机动车行驶一般原则为了保障机动车行驶秩序,《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一些相关法规、规章,对各种机动车的行驶都作了具体规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则:(一)右侧通行原则(二)各行其道原则(三)保持安全行车间距原则(四)交通优先的原则四、机动车行驶一般原则为了保障机动车行驶秩序,《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一些相关法规、规章,对各种机动车的行驶都作了具体规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则:(一)右侧通行原则右侧通行是我国车辆通行的基本原则,其他通行原则均以此为前提和基础。右侧通行的标准是,如果道路上划设有中心线,以中心线为界;不划设中心线的,以几何中心为界,以面对方向定左右,即左手一侧的道路为左侧道路,右手一侧的道路为右侧道路,除有特殊规定的车辆外,一律靠右道路行驶。五、机动车行驶速度管理(一)影响机动车行驶速度的主要因素1、驾驶人的驾驶素质:主要是指驾驶技能和生理特性。特别是视觉特性2、机动车技术性能3、道路条件4、交通环境道路交通标志(一)概念:道路交通标志是指通过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二)道路交通标志的作用1、提供信息作用2、指路导向作用3、组织、疏导作用4、执法依据(三)道路交通标志的种类道路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主标志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1、警告标志: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警告标志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2、禁令标志:是指用于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禁令标志的颜色除个别标志外,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图案压杠。其形状为圆形、八角形、顶角向下的等边三角形。3、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指示标志的颜色为蓝底、白图案,指示标志的形状分为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4、指路标志:是指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指路标志的颜色一般为蓝底、白图案,高速公路为绿底、白图案。形状为长方形和正方形。5、旅游区标志:是指提供旅游景点方向、距离的标志。颜色为棕色底、白色字符。6、道路施工安全标志:7、辅助标志:凡主标志无法完整表达或指示其规定时,为维护行车安全与交通畅通的需要,应设置辅助标志。辅助标志的颜色为白底、黑字、黑边框。形状为长方形。1、警告标志用来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新标准增加9种警告标志:六、机动车行驶规则管理(一)超车规则(二)会车规则(三)让车规则(四)掉头和倒车规则七、机动车装载管理一、机动装载管理含义机动车装载管理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对行驶中机动车载物、载人及超载行为所进行的组织、指挥、监督、限制和查处等活动的总称。二、机动车超载的危害(一)超载的含义机动车超载就是机动车在装载货物时,其所载货物的质量超过了该机动车核定的载质量;机动车载客时,其载客数量超过机动车核定的载客数量。标线的种类1、按设置方式可分为:纵向标线、横向标线、其他标线。2、按功能可分为:指示标线、禁止标线、警告标线。3、按形态可分为:线条、字符标记、突起路标、路边线轮廓标。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车道分界线指示标线车行道边缘线左弯待转区人行横道左转弯导向左转弯导向线车距确认线直接式出口标线平行式出口标线直接式入口标线垂直式停车位标线平行式停车位标线倾斜式停车位标线港湾式停靠站收费岛地面标线导向箭头路面文字标记导流线网状线拖拉机超载爆胎桑塔纳遭殃被埋超载车在隧道内翻车(二)机动车载物尺寸的限定在条例中第54条对机动车载物高度、宽度、长度,根据不同车种分别作了规定。1、载物高度的规定(一)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半挂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4米,载运集装箱的车辆不得超过4.2米;(二)其他载货的机动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2.5米;(三)摩托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1)载客汽车除车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内置的行李箱外,不得载货。载客汽车行李架载货,从车顶起高度不得超过0.5米,从地面起高度不得超过4米。(2)载物宽度的规定在条例中规定:机动车装载宽度不得超出车厢,两轮摩托车载物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三轮摩托车载物宽度不得超过车身。(3)载物长度的限定在条例中规定:机动车装载长度不得超出车厢,摩托车载物长度不得超出车身0.2米。立法滞后,违章惩罚力度不够超载等违章现象严重几乎所有的货车都超载,个别超载50%以上1997年浙江省违章装载引起的事故占1.2%,是全国的2.4倍按国家有关规定,驾驶机动车违章装载的,仅处以五元以下罚款或警告,浙江没有这方面的地方性行政法规104国道上违章装载的货车第三节非机动车交通秩序管理一、非机动车交通秩序管理的概念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运用教育、经济、法律等手段。对非机动车及驾驶人进行约束、限制、禁止和诱导,以实现交通流有序运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维护交通秩序的管理过程。二、非机动车范围和地位(一)非机动车范围安全法第119条第4项规定:非机动车是指人力或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三、自行车交通秩序管理(一)自行车交通特性1、灵活机动性2、出行连续性3、交通高峰早达性4、启动速度快(二)自行车交通主要问题1、拥有量剧增,交通量剧增2、停车场问题突出3、事故频繁(三)自行车交通基本要求四、非机动车交通秩序管理措施(一)合理的车种规制(二)创造性地将非机动车与公共交通有机融合(三)完善非机动车及驾驶人管理培训体系(四)加强路面秩序管理(五)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六)严格纠正和处罚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第四节行人交通秩序管理一、行人交通秩序管理的概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交通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行人实施规范制约、调整或违法处罚的过程。行人交通作为原始的交通方式是其他交通方式无法取代。行人从狭义的角度是指在道路上不借用一般性的交通工具,依靠自身力量独立行走的人。从广义的角度行人还包括乘侯车人。(一)行人的一般特点1、行人是交通参与者中弱小者2、行人是交通参与者中的多数3、行人是交通参与者中的低速者(二)行人交通的基本特性生理视觉特性、生理特性、心理特性、反应特性、选择特性二、行人交通秩序管理的意义1、行人交通秩序管理是维护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2、行人交通秩序管理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环节。3、行人交通秩序管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行人交通秩序管理的要求四、行人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方法1、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2、严格实行交通分离3、加强学生和儿童的保护4、纠正和严格查处行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第五节车辆停放秩序管理+动态交通秩序管理静态交通秩序管理+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停车秩序管理非交通性障碍秩序管理一、机动车停放的组织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本文标题:第四章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