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笔记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笔记第一讲导论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专门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带有规律性的原理及方法进行研究的学科。二、特殊性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一般的企业管理、货币银行学、银行制度业务学相比,更强调观念上的原理和方法,重点是研究如何从宏观上驾驭和管理好一家商业银行,更多的是供银行经营管理者学习的。2、其要素和对象有两重性:资金业务经营和人的行为关系的管理。3、经营管理的原则(1)内部原则: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2)外部原则:“分”与“合”。流动性:(1)交易费用较低,损失较少;(2)不仅是可变现资产,还包括在可承受的成本水平下筹措新债务的能力。信用、信心、信誉的关系寻找“三性”的最佳均衡点“分”、“合”:金融业中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业的关系,分业与混业的关系90年代前存在两种类型:德、法混业,间接融资发达,直接融资较少;美、日分业。90年代以来出现了重新自由化、综合化的趋势。我国93、94年以前是一种混业状态,95年以后确立了“分业经营”的方向(有其具体背景)98年开始放松一些限制,逐步突破目前的分业模式。混业,更多地通过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相互融合。4、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创新、发展)。5、是内部条件(a、充实的资本,b、卓著的信誉,c、先进的机具设备,d、高素质的管理者和员工队伍)和外部环境(a、良好的公共关系,b、稳定的政策环境,c、宽松的法律环境,d、优越的地理位置)综合的反映。思考题:1、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2、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综合反映?第二讲商业银行的内涵及其商业性研究一、作为企业的共性、个性1、内涵:主要发放周转性工商贷款,拥有垄断创造活期存款特权,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提供日益多样化、综合化金融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信用货币、部分准备、二元银行、三前提)2、作为企业的共性(1)拥有一定的自有资本;(2)从事货币、经营活动,信用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信用中介者(3)对存款支付利息,对贷款收取利息,对其他综合性服务收取佣金,并且实行经济核算,从利差中获得收益,同时向财政缴税。(4)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一样,利润最大化。3、个性(1)高负债:一般自有资金不超过10%;(2)经营管理的是货币信用这一特殊商品,特殊的使用价值,一般等价物;(3)关系面广,渗透力强,关系国计民生,其创造的信用商品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整个经济的核心;如何理解其投入产出?如何理解其创造还是不创造“价值”?(4)更容易冒风险,承担高风险;(5)更加注重自身的社会形象与信誉,生存的根本;(6)倒闭后的社会成本巨大,关系到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稳定。二、商业银行的国际惯例1、组织形式:按股份制形式创立;2、必须是独的经济法人,有权宣布改组、合并、重建甚至破产;3、与企业之间是平等的法人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4、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是混合生长,相互渗透关系,不仅是资金关系上,而且还表现在人事安排等方面;5、商业银行都应有一定的信用等级(CAMELS评级体系);6、应实行利润分配制度,而非利润留存制度7、应成为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对接的桥梁,条件成熟时,应发展成为跨国金融公司或集团。三、商业银行的商业性阶段时间组织形式主要特征早期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独资、合资对负债承担无限责任近代19世纪三、四十年代后至20世纪中股份制对负债承担有限责任现代20世纪中期以来公司制法人产权制度确立1、考察商业银行的商业性从以下几方面(1)参与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2)追求目标的自我评价;(3)对社会群体的承诺与社会综合评价。2、商业银行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1)从生产力作用与生产关系来考察,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高利贷剥削而产生,是在同高利贷的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的;(2)从货币、信用、银行的一般发展变化规律来考察,货币资金的余缺需要调剂产生信用,货币信用走向集中,产生银行,银行信用的发展产生了金融;银行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存款式)汇兑银行——(非现金结算)汇划银行——(部分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专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跨国银行(一)早期商业银行的商业性体现在1、大多是私人银行,主要采取独资形式;2、大多是与商业或贸易结合在一起,经营货币比贸易容易,安全得多,盈利多;3、创造信用流通工具(集中体现)。(二)近代商业银行的商业性1、随着1826年英国颁布要求以股份制形式组织为标志,1837年美国第一部公司法;2、近代商业银行的产生是对早期商业银行的扬弃(1)早期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限制了其资本的扩大;经营安全系数=资本/资产,一般6%左右(2)早期商业银行对负债承担无限责任,风险更大,不能充分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3)早期商业银行两权集中于一身,不利于职业经理的形成,更不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3、近代商业银行的商业性体现在(1)采取股份制组织形式;(2)开始涉足工业生产领域、金融与产业开始融合;(3)确立以盈利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三)现代商业银行的商业性1、是在近代商业银行的基础上,随着现代公司法的颁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确立的;2、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不仅提供W,自身也是一种W,要求注重自身的制度建设,按现代企业制度来建设商业银行。产权明晰、管理科学、有限责任、有效社会监督。四、商业银行发展与变化的趋势(一)业务上1、以信贷业务为主转变为以证券业务为主;2、以开发国内市场为主转变为开发国外市场为主;3、以被动负债为主转变为以主动负债为主;4、以表内业务经营为主转变为以表外业务发展为主。OBS:Off-Balance-SheetItems(二)组织机构上1、出现商业银行兼并、收购的浪潮;2、金融控股集团公司产生,迅猛发展。(三)经营环境上1、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业普遍运用,使电子化、网络化迅猛发展;2、银行监管法规逐渐放宽,在给商业银行提供更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更大威胁;3、信用评级逐步推广,其指标、要素逐步扩大。(四)经营人员上90年代以后,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转向金融领域,主要从事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运作与管理,金融工程的管理。总体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逐渐向自由化、综合化、全球化和电子化趋势发展,日益成为金融市场上愈加明显的超级金融大公司。自由化:金融市场及其交易、银行业务及其工具、利率。五、商业银行是一个夕阳产业,需要朝阳管理(一)为什么1、商业银行传统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中的垄断地位在50年代已经动摇,在70年代已丧失。2、商业银行传统的各项功能正在被取代,唯一的优势是结算系统和功能。3、商业银行融资份额从70年代到90年代下降了接近20%,从60%到40%。4、传统的存贷业务量及收入占商业银行总收入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被中介业务、表外业务取代,90年代中期以来接近50%,瑞士达70%。5、综合经营逐渐加强,迫使商业银行大量涉足其它业务领域。(二)怎么样1、更新观念,对商业银行认识更新;2、功能创新;3、技术创新,融入新经济潮流;4、管理创新;5、加快我国银行业资产重组,尽快实现集团化、跨国化。思考题: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变化趋势对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启示?第三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变化及其在我国的运用四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资产管理50年代至70年代——负债管理70年代至90年代——资产负债综合管理90年代以来——表外管理一、资产管理理论(AMT)1、含义:商业银行将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在资产方,通过资产规模和结构的适当安排,实现经营方针的要求。(三性)2、背景从商业银行内部看,商业银行在早期业务中,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吸收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数量十分有限,活期存款的不稳定性迫使银行家把注意力集中于资产管理方面,通过保持资产的流动性来应付客户提款。从商业银行外部看,在早期工商企业贷款需求单一,数量有限,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金融W也很缺乏。综上两点,商业银行早期考虑如何求生存,而不是求发展。3、方法与内容(1)商业银行贷款理论(真实票据学说,18世纪中期)商业银行只应该发放短期的、自偿性贷款以满足企业资金周转的需要。用与真实的商品流程。缺陷: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能体现。1918年被推翻,美国莫尔顿提出——(2)资产转换理论商业银行要保持资产流动性,不是简单局限于贷款种类上,关键在于所持有债券的变现能力。“流动性即转换”缺陷:没有考虑到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化及债券具体变现问题。(3)预期收入理论商业银行要保持流动性,不必局限于商业性贷款和易于出售的债券,一笔好的放款,应根据借款人预期收入作为放款基础。使商业银行资产期限延长,突破进入消费信贷领域。二、负债管理理论1、含义: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将重点放在负债业务上,通过寻找新的资金来源和调整负债结构来实现“三性”要求。2、背景(1)二战后,西方各主要经济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迫切需要银行提供更多资金;(2)50年代以来,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日益增加,商业银行垄断地位受到动摇,竞争日趋激烈;(3)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对存款利率的严格管制。1935年,《Q项条例》规定活期不付息,定期不超过2.5%,1999/11/12废止。3、方法与内容由传统被动负债转向主动负债,主要有向中央银行借款,向同业借款,再贴现、转贴现,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向欧洲货币市场借款,回购与再回购(repurchase,简称REPO)等。评价优:促使商业银行家们更加富于进取精神,主动寻找资金来源,促使业务扩展;劣:全社会金融市场利率上升,资金紧张时,无处借款。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1、含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将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结合为一个统一体,在适当安排资产结构的同时寻找新的资金来源,使资产负债统一协调,双管齐下,从而实现经营方针要求。2、背景及原因(1)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市场上市场利率大幅上升,使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大大提高,单纯负债管理影响其盈利;(2)50年代以来开始的单纯的负债管理经营的结果使商业银行资本比重越来越小,短期资金比重越来越大,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受到威胁;(3)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逐渐放松金融管制,其中特别是对存款利率管制有所放松,单纯负债管理已没有存在价值。3、方法与内容(1)利率敏感性管理(2)蓄水池管理(3)偿还期对称模式管理(4)资产负债比例管理(86年交行、建行起施行)A、内涵:商业银行根据经营管理原则和目标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和控制资产、负债有关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对资产负债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种方法或模式。由于其科学性、可操作性、定量性,从商业银行自律转为央行外部监管制度。B、目的(a)总量均衡商业银行资产的增长要构筑在负债的合理增长的基础之上。要实现动态均衡,而不是静态均衡。因为从静态来看,始终是均衡的。动态均衡应该从商业银行是否出现超负荷经营,不能简单比较商业银行存贷款数量。判断是否超负荷经营标准:是否拖欠各种应缴存款,是否长期超占联行汇差资金,是否支付能力急剧下降(客户提现、同业清算)。(b)结构均衡利率结构协调:不能出现存贷利率倒挂;期限结构协调:短期资金来源中的波动部分只能作短期运用,沉淀部分可以作中长期资金运用,中长期资金来源才能作中长期资金运用。C、背景(a)1984年人行专门行使银行职能后,成为专门掌管货币信用业务的经济实体,这就切断了银行信贷收支差额自动由货币发行来弥补的机制。1985年开始实行实贷实存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央行不再全包专业银行的资金供给,打破了专业银行吃央行资金大锅饭的格局。(b)与此同时,联行制度也由过去的大联行制度改为各家银行自成联行体系,专业银行之间吃联行资金大锅饭的途径基本被堵死,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如何增强自我约束,如何做到自求平衡,避免超负荷经营成为整个商业银行系统面临的新课题。(c)1988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不同程度的经历了挤兑、抢购的风潮,不少银行被迫停止关门,经过这段艰难历程,专业银行对加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在是实践中积极探索。D、内容(1)存贷
本文标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