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
1汕头市金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4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单项选择题:(1-24题,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24分)1.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对线粒体进行染色的染色剂是A.苏丹ⅢB.吡啰红甲基绿C.醋酸洋红D.健那绿染液2.下列结构中,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辨不出的是A.染色体B.液泡C.核糖体D.叶绿体3.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4.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A.低浓度→高浓度B.载体蛋白质协助C.高浓度→低浓度D.消耗能量5.如图4-C-9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C.b示细胞分泌的同时导致膜成分的更新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6.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所以它们的通透性是相同的B.因为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所以组成膜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膜中是均匀分布的C.所有生物膜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组成D.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是使细胞成为有机整体的必要条件7.与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实验材料及外界溶液有关的正确叙述分别是①实验材料必须是成熟的植物活组织细胞②细胞液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和判断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程度③细胞液必须有颜色,否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④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不能过低或过高⑤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⑥外界溶液的浓度无特殊要求,任何浓度均可以2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①③;⑤⑥8.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合成ATP与分解ATP的酶相同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C.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D.酶在4℃左右时空间结构保持稳定10.胃蛋白酶在进入小肠后就几乎没有了催化作用,主要原因是A.pH不适合B.胃中已经起了消化作用,不能再起作用了C.被小肠中的物质包裹起来,所以起不到催化作用D.小肠中没有蛋白质可被消化11.下图表示人体肝细胞内的某种生化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乙都是反应的底物B.丙、丁的分子量之和小于乙C.该反应过程一定发生于细胞外D.甲、乙、丙可能都不是蛋白质12.ATP分子简式和18个ATP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分别是A.A—P—P~P和18个B.A—P~P~P和36个C.A~P~P和36个D.A~P~P~P和54个13.下列关于ATPADP+Pi+能量的反应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式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B.反应式中能量可逆,物质不可逆C.反应式中的物质和能量均可逆D.生物体内ADP转变成ATP所需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14.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A.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C.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15.下列生物中,除细胞膜外几乎不含磷脂分子的有①乳酸菌②变形虫③肺炎双球菌④蓝藻⑤酵母菌3A.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⑤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都有液泡和叶绿体,但没有中心体B.正在分裂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没有中央液泡和叶绿体,但有较多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C.高倍显微镜下的成熟植物细胞,不可能观察到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D.许多果实、花瓣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的17.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见下图)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形成对照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18.如图是人体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请据图分析,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A.淀粉酶和胰岛素B.抗体和血红蛋白C.呼吸酶与ATP水解酶D.RNA和甲状腺激素19.不能合成多糖的结构是A.叶绿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核糖体20.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②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⑥干大豆种子泡在清水中逐渐胀大⑦暑天新鲜蔬菜在空气中萎蔫A.②④⑥B.②⑤⑦C.②④⑤D.①③⑤21.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4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22.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cm的长条(粗细相同),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约为30g·L-1B.当溶液浓度为40g·L-1时,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C.在溶液浓度为30g·L-1~90g·L-1的范围内,细胞壁有明显的收缩D.在溶液浓度为20g·L-1,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23.如图所示,在火棉胶袋(半透膜)内注入淀粉和食盐溶液,插入细玻管后,用线系紧密封并使细玻管内的液面刚好高出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液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细玻管内液面上升B.细玻管内液面不变C.烧杯内液体遇碘变蓝色D.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无变化24.将等量的、微量的NH+4、PO3-4、K+、Ca2+共同置于100mL蒸馏水中,再放入一些新鲜的水稻根尖,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见下表)。实验结果可以说明项目H2ONH+4K+Ca2+PO3-4减少量0%23%12%37%14%①根对水的吸收和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②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不是等比例进行的③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④根吸收矿质离子的过程不受温度的影响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①②③D.都正确二.双项选择题:(25-30题,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2分。选对2个答案,得2分;漏选且正确,得1分;错选、不选不得分)25.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有关的细胞器有A.液泡B.高尔基体C.线粒体D.内质网26.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5A.磷脂含量多蛋白质少B.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C.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D.构成膜的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27.下列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A.尿素通过细胞膜B.人的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C.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28.尝试做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首选要考虑的是A.科学性B.实用性C.准确性D.美观性29.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B.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化学性质不会改变C.酶之所以能够作为催化剂是因为增加了反应的产物D.酶都产生于活细胞内,但其催化作用的发挥不一定依赖于细胞环境30.下面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B.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吸能反应总是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ATP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因此在细胞内含量很多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三.非选择题:(31-35题,共64分)31.(10分)下表为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三个样品A、B、C的细胞结构,发现有细胞结构a-e(表中“-”表示试样细胞中不存在该结构,“+”表示试样细胞中有该结构),其中a、b、c均由双层膜构成,a的膜上还具有小孔:细胞结构abcde试样A————+试样B+++—+试样C++—++(1)试样A、B、C分别是菠菜叶、大肠杆菌和鼠肝中的一种,则结构a、b、c依次是,,。(2)已知d结构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则d是。e是一种细胞器,它可能是。(3)试样A、B、C依次是、、。200809026(4)若C样品是昆虫的飞行肌,则其细胞中[]数量相对增多。32.(13分)下图表示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立体模式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1)与核糖体的形成及某种RNA的合成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2)图中标号1内所含物质,以其酸碱性而言属_______性,可被____________________染上深色。(3)实验室有质量分数为10%的5种溶液:①葡萄糖溶液、②氨基酸溶液、③淀粉溶液、④蛋白质溶液、⑤氯化钾溶液,发现能引起该细胞质壁分离的只有3种,分别是________(用编号回答)。(4)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5)若该图要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有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而应添加的结构是____________,该细胞中特别丰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33.(13分)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A代表分子;B代表D代表。(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7(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5)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6)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7)图A、B、C表示的是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A是自由扩散B.图B运输速度的限制因素是能量C.图C是主动运输D.图C细胞内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说明该物质可以逆浓度运输34.(12分)如图4-C-14表示渗透作用的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请思考下列问题:注:图1、3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1、h2。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1)如果A为清水,a为30%的葡萄糖溶液。则图1漏斗中的液面。如果B为清水,b为30%的蔗糖溶液,则图3中的液面。(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达到平衡后,h1h2,两个漏斗内溶液浓度大小为MaMb。(3)如果A、B、a、b均为某种物质,且MA=MB、Ma=Mb,则达平衡后h1=h2,如果在a、b中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物质(微量),发现h1上升,而h2下降。那么在a、b中加入的物质可能分8别是、35.(16分)某同学用含不同种类酶制剂的洗衣粉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组别布料污染物水温A(蛋白酶洗衣粉)6×6cm蛋白膜40℃B(脂肪酶洗衣粉)6×6cm蛋白膜40℃C(蛋白酶洗衣粉)6×6cm淀粉膜40℃(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该实验还应可知的无关变量为。该实验中、分别构成
本文标题:汕头市金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86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