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普通逻辑学课后答案作者关老健
1参考答案【堂上操练】一、填空:1.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2.抽象思维3.思维的形式结构4.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5.逻辑常项,逻辑变项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S是P2.非p,但q3.或p,或q4.如果非p,那么,非q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逻辑常项:所有,是。逻辑变项:S,P2.逻辑常项:←,。逻辑变项:p,q3.逻辑常项:有,不是。逻辑变项:S,P4.逻辑常项:∧,→逻辑变项:p,q,r2【堂上操练】一、填空:1.反映事物本质属性2.内涵,外延3.反变4.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矛盾,反对5.定义,划分,限制,概括6.从属7.属加种差法8.二分法9.确定性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1.单独概念2.单独概念3.单独概念4.普遍概念5.普遍概念6.单独概念7.普遍概念8.单独概念9.普遍概念10.普遍概念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1.集合概念2.非集合概念3.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4.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1.正概念2.正概念3.正概念4.负概念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1.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2.他(A),教师(B),文学(C),小说(D),作家(E)3.营业性舞厅(A),人(B),场所(C),成年人(D),标志(E),未成年人(F)4.共同犯罪(A),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六、下列限制是否正确?为什么?1.不正确,因为森林与树不具有从属关系。森林是集合概念,树是非集合概念。2.不正确,因为概念与概念的内涵不具有从属关系,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不正确,因为欧洲与法国不具有从属关系。法国是欧洲的一部分。4.正确,因为颜色是红色的属概念。红色是颜色的种概念。5.不正确,因为犯罪与杀人罪不具有从属关系。杀人罪是罪名,犯罪是行为。七、下列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1.不正确,因为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是全同关系。2.不正确,因?quot;广东省与中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具有从属关系(真包含于)关系。3.正确,因为概念与思维形式具有从属关系。4.不正确,因为党员与干部是交叉关系。5.正确,因为天安门属于单独概念,具有从属关系。八、指出下列定义违反了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违反定义必须相称规则,犯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2.违反定义不能循环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3.违反定义必须相称规则,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4.违反定义项不能循环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5.违反定义应清楚确切的规则,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九、指出下列划分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不是划分,一年与四季不具有从属关系。2.违反划分层次必须清楚的规则,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3.违反划分必须相称规则,犯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4.违反划分必须相称规则,犯划分过宽的逻辑错误。5.违反划分标准必须同一的规则,犯多标准划分的逻辑错误。3参考答案【堂上操练】一、填空:1.确定的、可区别的事物2.一切元素3.相等4.并集5.差集6.交换7.互换二、判断下列元素是否属于所指集合:1.属于。2.直系,是指直接血缘关系,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属于直系亲属,妻子不属于直系亲属。3.机器人不属于人,男人、女人属于人。4.属于。5.属于。6.1,{1,2,3}属于,2,{1,2}不属于。7.b不属于,{a,b},{b,c}属于。8.属于。三、求A∩B、A∪B:1.A∩B={b,c}。A∪B={a,b,c,d}2.A∩B=。A∪B={a,b,c,d}3.A∩B={1,2}。A∪B={1,2,3,4}4.A∩B=。A∪B={1,2,3,4,5,6}5.A∩B=中国科学家。A∪B={中国人,科学家}6.A∩B=人。A∪B=动物7.A∩B=。A∪B={赞成,反对}8.A∩B=北京。A∪B=北京四、求I\A:1.{3,4}2.{p→q}3.不是科学家的中国人4.非超车道4参考答案【堂上操练】一、填空:1.真假意义2.有所陈述,有真假之分3.思维形式4.某种性质5.断定情况6.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7.事物之间关系8.传递关系二、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1.表达命题。因为这个陈述句具有命题的有所陈述和有真假之分的逻辑特征。2.表达命题。因为该陈述句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3.不表达命题。这是一个一般的疑问句,它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亦无所谓真假。4.表达命题。这是一个反诘句,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5.不表达命题。这是一个祈使句,仅体现一种希望和请求,亦不存在真假问题。6.不表达命题。这个感叹句仅抒发一种希望和请求,未对思维对象人有所陈述,亦不存在真假问题。7.不表达命题。这个感叹句中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不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8.间接表达命题。相当于这场拳击或者是甲胜,或者是乙胜。9.表达命题。这是一个陈述句,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10.不表达命题。它不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三、指出下列直言命题的种类和主谓词的周延情况:1.单称肯定命题。主词桂林周延:谓词广西最美丽的旅游城市不周延。2.该命题实为所有的商人都是想赚钱的,全称肯定命题(A)。主词商人周延,谓词想赚钱的不周延。3.全称否定命题(E)主词产业工人和谓词懒惰无能的人都周延。4.特称肯定命题(I)。主词问题和谓词暂时得不到解决都不周延。5.单称否定命题。主人和谓词老实人都周延。6.特称肯定命题(I)。主词同学和谓词来自外省都不周延。四、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选择相应的命题驳斥下列命题:1.有的中国人不是不怕死的。(SOP)2.所有的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SAP)3.有的景点是自然景点。(SIP)4.所有的党委书记都是党员。(SAP)五、问答题:答:甲的话有道理,乙的话不合逻辑。因为该题目要求运用同素材的A、E、I、O之间的真假制约的关系,即对当关系来回答问题的。已知的命题为I、由它判定A、E、O的真假情况。据逻辑方阵,I与E是矛盾关系,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故由I真,必能判定E假;I与A是差等关系,两者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故由I真,只能判定A可真可假;I与O是下反对关系,两者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故由I真,也只能判定O可真可假。乙由于没有掌握对当关系知识,单纯考虑具体命题的真假,而偏离了命题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对当关系中的逻辑形式的真假(逻辑值的真假),所以违反了逻辑,所讲的话没有道理。六、从关系的对称性指出下列各句带横线的概念属于什么关系?1.非对称关系。2.反对称关系。3.对称关系。4.对称关系。5.对称关系。6.对称关系。7.对称关系。8.非对称关系。七、从关系的传递性指出下列各句带横线的概念属于什么关系?1.非传递关系。2.非传递关系。3.传递关系。4.反传递关系。5.传递关系。6.非传递关系。7.反传递关系。8.非传递关系。5参考答案【堂上操练】一、填空:1.同时存在2.至少有一种3.条件4.某个命题n5.二值6.27.重言式二、下列语句各表达什么复合命题?请写出其逻辑式:1.相容选言命题,p∨q。2.联言命题,p∧q。3.不相容选言命题,pqr。4.充分条件假言命题,p→q。5.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6.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7.负命题,p。8.多个有关联的假言命题,p?q,r→s,u→v,m→n,e→f,h→k。三、下列语句是否表达选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什么选言命题?请写出逻辑式:1.表达相容选言命题,p∨q。2.表达不相容选言命题,pq。3.不表达选言命题。4.表达相容的选言命题,pqr。5.表达相容选言命题,p∨q。6.表达不相容选言命题,pq。四、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假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什么假言命题?请写出逻辑式:1.表达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p→q。2,表达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pq。3.表达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4.表达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pq。5.表达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p→q。注:如果把不……不看成逻辑联结词,则表达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6.不表达假言命题。五、下列语句是否表达负命题?如表达,各表达什么负命题?请写出逻辑式:1.不表达负命题。2.表达负命题,p。3.表达负命题,(p∧q)。4.表达负命题,p。5.表达负命题,p。6.不表达负命题。7.表达负命题,(p→q)。8.表达负命题,(pq)。6参考答案【堂上操练】一、填空:1.可能,必然2.有可能存在3.必然存在4.模态5.必须命题6.禁止命题二、下列句子各表示什么模态命题?请写出它们的逻辑式:1.必然肯定命题,逻辑式:S必然是P,简写为:必然p,符号式为:□p。2.可能否定命题,逻辑式:S可能不是P,简写为:可能非p,符号式为:◇p。3.必然否定命题,逻辑式:S必然是非P,简写为:必然非p,符号式为:□p。4.可能肯定命题,逻辑式:S可能是P,简写为:可能p,符号式为:◇p。5.可能肯定命题,逻辑式:S可能是P,简写为:可能p,符号式为:◇p。6.必然否定命题,逻辑式:S必然不是P,简写为:必然非p,符号为□p。三、下列句子各表示什么规范命题?请写出它们的逻辑式:1.禁止肯定命题,逻辑式:禁止p,符号式为Fp。2.必须肯定命题,逻辑式:必须p,符号式为Op。3.禁止肯定命题,逻辑式:禁止p,符号式为Fp4.允许肯定命题,逻辑式:允许p,符号式为Pp5.允许肯定命题,逻辑式:允许p,符号式为Pp。6.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后件是允许否定命题,逻辑式:允许非p,符号式为Pp。7参考答案【堂上操练】一、填空:1.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2.思维的确定性3.混淆概念,转移论题4.互相矛盾5.两不可二、下列各段文字是否符合同一律要求?如不符合,犯了什么逻辑错误?1.不符合,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2.违反同一律要求。议论中前后出现的两个群众,虽然语词相同,但所表达的概念不同。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3.违反同一律要求,课程是一个集合概念,句中把它误用作非集合概念,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4.违反同一律要求。在这段议论中,你有角是论题。为了论证这个论题,诡辩者用了这样的推理,即:凡你没有丧失的东西就是你有的东西,你没有丧失角,所以,你有角。在这个推理中,没有丧失的东西(应指原来具有现在还没有失掉的东西)与没有丧失角(从来没有的东西)意思不一样,不是同一概念。因之犯了四名词错误,从前提推不出结论来。从基本规律的角度看,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5.这个议论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唐代以后与唐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面说唐代以后古体诗转韵的也不少,后面所说的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却是唐代的作品,不能说明唐代以后的事情,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补充:(【堂上操练】所没有的习题)8参考答案【堂上操练】一、填空:1.一个或几个2.前提真实,形式有效3.必然性推理4.直接推理5.共同词项6.肯定,否定7.典型,完善,不完善8.关系命题9.关系命题10.直言命题二、简要分析下列对当关系推理或其形式是否正确。1.不正确。否定全称肯定命题不能得出特称肯定命题的结论。2.正确。根据矛盾关系。3.正确。根据矛盾关系。4.不正确。反对关系中不能由假推真。三、简要分析下列命题变形推理或其形式是否正确。1.正确。特称肯定命题可以直接换位。2.不正确。特称否定命题不能换位。3.不正确。全称肯定命题只能限制换位。4.正确。根据换质法。5.正确。根据换质法。6.正确。先换质再换位。7.不正确。全称肯定命题只能限制换位。8.正确。根据换质法。9.正确。先换质再换位。四、指出下列三段论的大词、中词和小词以及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并指出该三段论是哪一格,哪一式。1.大词:不怕批评的;中词:真理;小词:马克思主义。大前提:真理是不怕批评的;小前提: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结论:马克思主义是不怕批评的。该三段论属第一格的AAA式。2.大词:凶猛的动物,中词:老虎;小词:被驯化了的动物。大前提:老虎是凶猛的动物;小前提:有些老
本文标题:普通逻辑学课后答案作者关老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9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