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景洪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景洪市“十一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景洪市农业局一、农业产业化发展背景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用工业化的经营理念发展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市场化方式运作,将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的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的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组织形式。我市农村人口较多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是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石。因此,决定了我市不可能走靠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子。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可以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情况下,使分散经营的农户组合成为专业生产联合体和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这就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新途径,是较快实现我市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组织形式,也是农业和农村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需要。为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发展,依据《景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有关精神,制定本规划。二、景洪市“三农”发展的现状和产业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双层经营责任制,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广大农村的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发展和进步。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农业再次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产品过剩效益下降,甚至赔本,加上国企改革、工人下岗,城市经济增长减缓,非农就业岗位不足使打工成本迅速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农村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甚至下降。同时,在经营城市化过程中,侵害农民权益现象普遍存在,农民负担加重,致使干群关系紧张,群体事件频发,农村稳定受到威胁,对此,各级党委政府认识到,“三农”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景洪市是个农业大市,更是个农民大市,因此,要实现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难点更在农村,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之说,因此,市委、市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执政之要”。(一)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并重,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截止二00四年底全市橡胶面积122.77万亩,开割75.85万亩,干胶总产量9.43万吨,总产值10.88亿元。其中:民营橡胶面积69.7万亩,开割面积37.5万亩,干胶产量5.32万吨,产值为7亿元;我市是“普洱茶”的故乡,拥有茶园13.62万亩,其中,茶叶采摘面积8.29万亩,总产量5550吨,实现总产值6661万元。其中:民营茶园10.04万亩,采茶面积6.14万亩,产量为3451吨,产值为4704万元;阳春砂仁面积4.43万亩,总产量1366吨;咖啡面积0.88万亩,总产量为962吨;香料作物0.44万亩;热带水果面积7.90万亩,总产量1.5万吨。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28.23万亩,总产量达9.97万吨。其中优质稻6.7万亩,产量3.03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37公斤;冬季农业开发面积3.72万亩,总产量8.66万吨,产值10407.1万元。牲畜存栏总数21.96万头,家禽存栏115.61万只,其中:农村牲畜存栏18.77万头,家禽存栏84.23万头。牲畜出栏达13.20万头,家禽出栏98.28万只,年产鲜肉9666吨,其中:农村牲畜出栏11.03万头,家禽出栏63.72万只,产量7682吨。人均占有鲜肉25.70公斤。全市拥有水产养殖面积2.74万亩,总产量6451吨,人均占有水产品17.2公斤,居云南省首位。农村拥有机械总动力达25.1万千瓦特。1、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的比较效益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比较效益低,农业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所以农业是弱质产业;然而科技发展到现在还没有哪个产业可以替代农业给人类提供比较稳定的食品,人们对农业的生存依赖是100%的,所以农业又是永恒的必不可少的产业。目前,我市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态脆弱,农业能有效利用的水资源不足,干旱灾害普遍,农田水利设施陈旧老化严重,全市水利化程度只有42%,人均耕地面积锐减等。据市国土资源局统计,我市耕地保有量已从1996年的55.2万亩减少到2004年的48.4万亩,全市人均耕地面积也从1996年的近1.6亩降到现在的1.3亩,这种趋势还在加剧和扩大。二是农业人口过多,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在农业增加值只占GDP份额29.57%(2004年)的情况下,农村人口比重仍有76.70%,农业就业比重仍高达50%,这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非常繁重。三是计划经济时代资源配置长期形成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部分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四是农产品市场化率低、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质量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五是粮食流通体制、农村金融体制、科研推广体制改革滞后进而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带动能力极弱,农村面貌落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公共产品供给由国家全包,农村则基本上是由农民自筹解决,国家财政用于农村农业的支出严重不足,而且还逐年下降。这样,在基础设施(交通、邮电、通讯等)、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公共品供给方面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在基础设施方面,近4年来,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足1200万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1.40%,只能满足同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的15%左右。在就业技能培训教育方面,财政投入也严重不足,近几年来在农业应用技术培训方面更是空白。结果人们看到的就只有城市的现代化,而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农村的交通、卫生、教育等还很落后。3、农民问题,是三农的核心问题,直接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农民收入低,增长慢,一是因为农产品价格偏低,增产不增收;二是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人口相对少(只占17.3%),购买农产品的城市消费群体比重太低;三是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不足,对农民的带动能力弱,乡镇企业有很多破产,劳动力转移困难,非农就业收入少,农民增收缓慢;四是为农服务体制落后,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建全,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农民的土地被收回被征用得不到合理的补偿等等。以2004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作分析: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80元,收入差距额为5457元,差距比为3.4:1,这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城乡差距3∶1警戒线,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比如奖金、住房补贴、公费医疗等)、优惠折算成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至少达到5∶1。这种情形,已经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二)农业产业化基础实施家庭承包经营对解放农村生产力起到了革命性作用,尤其是一九九九年开展的农村第二轮土地延包再一次激活了农村生产要素,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化基础。一是优势传统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橡胶、茶叶及粮食已形成了我市三大支柱产业,橡胶和茶叶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体系,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并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森林覆盖率达到71.53%,生态资源逐步得到合理利用和科学开发。冬季农业生产规模稳步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强,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畜牧产业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基础正在增强。水产养殖业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产业链条向前延伸,效益不断提高,建立起了首家民营渔业协会。有机茶、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等茶园建设及质量认证工作正有序推进,现已有稻米(大米)、西瓜、甜玉米等3个作物品种获得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书,为我市农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建起了千亩热带花卉基地。二是以橡胶、茶叶生产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在通过政府引导、各企业间整合和优势资源重组初步形成了规模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及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目前,有一定生产规模、对农村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并与农户建立较好联结关系的龙头企业或者组织有124个,基本上覆盖了全市广大农村。其中带动型龙头企业有32个,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个,而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有2个,500万元以上的有26个,中介组织带动型61个。带动农户总数为4.77万户,总产值达到11.5亿元。三是以橡胶原料加工和茶叶精制加工为主要模式的产业链不断向农村延伸,以“订单”形式销售的农产品数量不断增大,外来经济组织和本土经纪人经营空间不断拓展,市场经营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借助各种销售协议、合同等方法,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方式与农户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四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和完善。全市所有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都配备了电脑、传真机等现代网络化设备,农业信息网络化服务初显成效。目前,全市拥有农产品保鲜冷库1280平方米,保鲜运输车10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市场有25个,年成交额3.31亿元,在促进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加快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才刚刚起步,与内陆发达地区和县市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落后、资产实力不强、运营方式落后;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高,产品质量和产品档次较低,缺少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没有功能齐备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各类农业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运营不规范,企业或者组织与农民的利益连结机制不完善,农产品经营纠纷仲裁机制不能适应农产品生产特殊性要求等。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虽然很低,但是产业发展基础及资源条件较好,具备快速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内部资源条件有: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全市已建立起拥有橡胶园122.7万亩,茶园13.6万亩,热带水果7.9万亩,粮食种植面积46万亩。拥有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31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个,有2个企业的销售收入超过亿元。人均占有粮食437公斤,人均占有鲜肉25.7公斤,人均占有水产品17.2公斤,居全省首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80元,高于省、州的平均水平。外部环境条件是:随着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及我市被国家和省列为滇西南综合农业开发区给予扶持,以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建立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零关税的实施,加之我市又是国家热区开发的重点地区,给我市推进农业产业化跨跃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尤其近期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实和农业特产税及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加上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开通,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三、规划遵循原则(一)坚持市场经济发展原则坚持该原则就是要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消除制约和束缚生产力要素的各种障碍性因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系,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培育主导产业、优势产品、龙头企业,要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加速发展,并严格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减少行政干预,以政策和财政资金来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二)坚持农民家庭承包为基础,依法规范土地流转原则我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市,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并且在较短时期内根本无法改变。因此,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需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经营制度,决不能把它与产业化发展相对立,更不能破坏这一基础。我们只能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组织千万农户联结社会化大市场的有效实现形式,依法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及方式,切实有效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实际利益,从而全面提升农村经济效益质量。(三)坚持“三个统筹”原则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加工、贸易一体化发展、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三个统筹”是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
本文标题:景洪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95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