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最新2013秋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12单元集体备课
淮安区博里镇小学中心备课组博里镇小学数学第三册课堂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主备人:李志宝教学内容书第1—2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2、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主要教法教、学具准备算术卡片、课件教学过程课堂调控一、复习导入1、用竖式计算45+1780-59指名板演,并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注意什么?2、口算下面各题2+4+3=30+40+20=2+30+5=70-30-20=17-7-5=14-9-2=提问:在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时,要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二、揭示课题:连加连减三、结合情境、探究新知探究连加1、出示例1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纸船)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2、尝试列式。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1)随生答板书:(1)19+2746+26(2)19+27+26或27+26+1926+19+273、尝试竖式计算:师:你准备怎么计算算出来的?(生先讨论,再尝试)师:(启发)这是一道三个两位数连加的算式,想一想,要先算什么?19+27淮安区博里镇小学中心备课组教学过程课堂调控能口算吗?竖式该怎么列?接着要算什么?又该怎么计算?(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汇报板演,组织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如果只出现第一种,师引导孩子继续想第二种竖式书写方法,如果两种都有,两种方法一一理解每一步算得什么4、比较两种算法,哪种更便捷?探究连减出示试一试90-25-28=提问: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计算时,要先算什么?谈话:在用竖式计算时,竖式可以怎么写?自己先在下面试一试,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是怎样算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四、巩固练习基础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并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两个竖式连写时,要注意什么提高练习2、想想做做第3题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3、尝试列式。师:要知道一共有几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4、想想做做第4题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2)师:还剩多少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减法)为什么?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五、全课总结、延伸课外师:今天,怎么计算连加和连减呢?指出:像今天我们学习的连加连淮安区博里镇小学中心备课组减,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可以看到。比如,小朋友们一起到操场上去跳绳,先去了几个,又去了几个,然后又去了几个,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不就是连加吗?六、作业设计:书2页第2题教学反思淮安区博里镇小学中心备课组博里镇小学数学第三册课堂教案第1单元第2课时主备人:李志宝教学内容书第3—4页例2,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掌握不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教学难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主要教法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堂调控一、复习准备1.板演26+25+38=70-18-26=指名两人到前面板演,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并用简便方法书写.2.口算其余学生口算,要求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复习加减混合运算顺序.12+8+20=50-30-6=42+8-30=78-40-6=52-12+8=78-18-8=订正板演,由学生讲解计算过程.二、学习新知1.复习订正后,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看看同学们会做吗.2、出示例3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你准备怎么列式呢?3、尝试列式。启发提问:(1)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用竖式怎样计算?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试算,教师行间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先出示正确的做法.即:38+4280淮安区博里镇小学中心备课组教学过程课堂调控-33小结性提问:(1)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2)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4、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计算“试一试”的一道题.(1)60-38+40=(1)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2、想想做做第2题,在书上填数.3、想想做做第3题。提高练习4、想想做做第4题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要求还剩多少棵?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现在一共多少棵?又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5、想想做做第5题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女生栽树多少棵?又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四、作业设计:书第3页想想做做第1题教学反思淮安区博里镇小学中心备课组博里镇小学数学第三册课堂教案第1单元第3课时主备人:李志宝教学内容书第5页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练习形式,达到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正确、熟练计算。2、通过具体情境,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正确、熟练计算教学难点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主要教法教、学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课堂调控一、基础练习1、口算下面各题4+2635-735+645-2068+970-82、出示口算卡片:要求二人合作:一人读算式,一人作答。然后判断,错误的改正。练习时要强调先想什么,再想什么,练习过程中,可以从中抽出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加强对口算方法的具体指导。22+28+3484-8-2875-27+3062-39+25二、提高练习1、数学书第5页第2题,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用竖式计算,学生自己算,算好后板演反馈2、数学书第3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引导学生分别用竖式计算每一条线上三个数的和3、出示数学书第4题引导学生理解表格。淮安区博里镇小学中心备课组教学过程课堂调控再想怎么计算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三、拓展练习思考题读题审题,理解“尝试---调整”的策略解决四、课堂小结五、作业设计:数补第3页教学反思淮安区博里镇小学中心备课组博里镇小学数学第三册课堂教案第1单元第4课时主备人:李志宝教学内容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使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增加和减少及移多补少的方法.教学难点移多补少主要教法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堂调控一、出示例3课件学生读题审题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根据题中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芳芳和小军穿的两串彩珠相差4个,在此基础上,提出“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方法”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反馈交流三种摆法(1)增加法(2)减少法(3)移多补少组织学生对三种方法回顾和反思,整理思考方法二、巩固练习1、基础练习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读题审题,根据题中每一问摆小棒,填空反馈讨论:多多少根,就增加多少?减少多少?就要把多出来的怎样移多补少2、提高练习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审题,根据题意填空淮安区博里镇小学中心备课组教学过程课堂调控反馈讨论:多多少根,就增加多少?减少多少?比较(1)和(2)提问:(1)这一题中为什么不能把多的部分再移多补少?引导孩子比较得出结论:多的双数可以移多补少,单数不能。课件出示第34题,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独立思考,在书上做好,师巡查,反馈。让学生自己说出理由。三、全课小结四、作业设计:数补第4页。教学反思淮安区博里镇小学中心备课组博里镇小学数学第三册课堂教案第1单元第5课时主备人:李志宝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的方法,学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量关系。主要教法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堂调控一、复习旧知谈话:在黑板上摆出8个正方形和5个三角形。(一对一摆)提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谈话:三角形和正方形一个对一个各摆成一排,三角形摆完了,正方形还3个,我们就可以说正方形比三角形(多3个),或者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少3个)。二、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课件。引导看图,并指名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小英做了11朵花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花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花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选择板书:(1)小华要摆多少个?(2)小平摆了多少个?2、解决第1个问题。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华做了多少朵?让学生动手“排一排”,组内合作,集体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反馈提问:你知道小华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淮安区博里镇小学中心备课组教学过程课堂调控3、“算一算”。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华做了多少朵?学生列出算式后,问:为什么要用加法算?第二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和,所以要用加法计算4、解决第2个问题。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平做了多少朵?让学生动手“排一排”,组内合作,集体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反馈提问:你知道小平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5、“算一算”。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平做了多少朵?学生列出算式后,问:为什么要用减法算?第一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平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差,所以要用减法计算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6、集体交流。7、小结。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各自读题,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各自在书中画一画,填一填,列式。指名回答,并说说这样列式的道理,集体评议。提高练习2、“想想做做”第2、3题。学生各自读题,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答案。提问:谁来说说解答这道题时的想法?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3、“想想做做”第4题。拓展练习4、“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读题审题,师帮助学生审查出多余条件。四、全课总结谁来告诉小朋友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五、作业设计:数补第5页淮安区博里镇小学中心备课组教学反思淮安区博里镇小学中心备课组博里镇小学数学第三册课堂教案第1单元第6课时主备人:李志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得数;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
本文标题:最新2013秋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12单元集体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17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