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护理伦理学的哲学前提
第三章护理伦理学的哲学前提与理论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护理伦理学的哲学前提2、掌握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重点难点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学习内容第一节护理伦理学的哲学前提一、护理学——以关怀照顾为主旋律的道德专业(一)护理永恒的主题是照顾(二)护理学是“仁”术二、护理人员——终身实践笑怀照顾的行动者(一)护理人员的核心角色是照顾者关怀照顾具有两个属性:①关怀照顾是人类的自然情感,是人类彼此联系以及人与世界联系的方式。这种自然情感起源于母亲对孩子的关怀照顾,但事实上正常的人都具有这种关怀照顾的自然情感。然而仅限于这种自然情感是不够的,尚需要通过后天教育和自身努力,将这种自然的情感培养成为一种自觉的道德情感。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怀照顾则应是这种自觉的道德情感。②关怀照顾与道德和社会理想相联系,如人薷要受到保护或需要得到爱。在此意义上,可以将关怀照顾解释为个人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爱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伦理义务。关怀照顾包含四个要素,即关怀照顾的提供者、得到者、内容及方式。在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以信息、许询、药品、技术和服务方式关怀照顺病人的健康、尊严和权利。总之,关怀照顺是保护和增强病人健康和尊严的护理伦理学的毫要道德基础,是对卫生保健服务体系至关重要的道德艺术,也是护理实践的道德美德。对护理身份的哲学探究有利于揭示护理的内在道德意义,有利于护理伦理学的研究与发展。(二)整体护理深化关怀照顾的内涵整体护理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在职业道德、伦理规范、身心健康等方面应达到更高要求外,还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做到;①树立以“整体人”为中心的观念,突出强渊护理是以“整体人”为中心的服务过程,要求照顾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从病人的身心、社会文化需要出发去考虑病人的健康问题,制定既对“病”又对“人”的争方位护理计划,真正做到“因人施护”。②坚持学习以完善知识体系。整体护理是随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而发展起来,日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尚缺乏完善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体系。因此,护理人员在实际I一作中应自觉更新知识,用先进的护理知识求允实和武装自己,深化护理理论,转变护理观念,适应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③培养独立思考与评判性思维能力。护理对象的多样性及护理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护理人员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对复杂的临床现象提出合理质疑,独立思考,对临床问题进行评判性地评估、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从而做出恰当的护理决策,有效地解决护理问题。第二节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一.道义论(一)道义论的含义道义即道德义务,是指作为社会的人,在一定的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它是一个人所负有的道德责任,也是一定社会向人们提出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医德义务是确定的医务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用于将医务人员的行为限定于合理范围内,即回答何为医务人员的医德责任,其具体形式为医务人员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才是符合道德的。道义论(deontology),是以是非为中心的伦理概念,道义论是关于“应该有”和“应当”的学说,可分为行动道义论与规则道义论两大类。行动道义论认为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完全靠直觉、良心和上帝的戒律来判定,个人无需规则即能直接把握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简言之,良心、直觉和信念决定行动;规则道义论认为某些行为应采用规则予以约柬,根据是否符合伦理规则来判断行为的对错。综合而言,道义论认为行为本身的对与错是绝对的,它强调行为的正当性,即行为动机的纯正,而不注重行为所带来的结果与价值。(二)道义的他律性和自律性1、他律性道德义务的他律性强调的是外在的客观要求,不是超人的神性、理性和自然人的本能,而是具体反映在道德原则和规范之中的社会笑系、道德关系以及客观的社会道德的要求2、自律性道德义务的实现尚需人们主观上的自觉意识和内心的自愿要求,若上述客观要求内化为人们的主观自觉意识,卧·种高度的道德责任感,这就是道德义务的自律性。他律性道义向自律性道义的转化不是白然发展的,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一是有汁划、有组织地对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理性认识及执行的自觉性;二是通过医疗实践,引导医务人员加深道德责任感重要性的认识。主观条件是指医务人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主客观条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才能使他律性发展为自律性。(三)遵义论的作用1、提高医务人员对道德责任的认识2、促进医务人员勤奋进取3、明确社会对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4、调节医务人员与病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四)道义论的局限性1、忽视动机与效果的统一2、忽视对病人尽义务与对他人、社会尽义务的统一3、忽视医患义务的双向性道义论二、生命论(一)生命神圣论生命神圣论是医德学的理论基础,在近现代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的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1、生命神圣论的含义生命神圣论是认为人的生命具有至高尢上、神圣不可侵犯舶价值的一种伦理思想。生命神圣论认为,生的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人的生命只有一敬,是神圣的。它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人的生命,重视和保护人的生命,不允许对人的生命有任何触动和侵犯。2、生命神圣论的历史意义生命神圣论在医学伦理学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并在今后仍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1)促进人类的生存与繁衍(2)推动医学的发展:重视,(3)奠定医学人道主义理沦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3、生命神圣论的局限性尽管生命神圣论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生命神圣论具有阶级性:(2)生命神圣论具有历史性:(3)生命神圣论缺乏辩证性:(二)生命质量论生命质量论弥补了生命神圣论部分缺陷,是现代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1、生命质量论的含义生命质量论是以人的自然素质(体能和智能)的高低、优劣为依据来衡量生命对自身、他人和社会存在价值的一种伦理观,即强调人的存在价值的一种道德观念。2、生命质量的分类为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式来揭示、判断生命质量,可将生命质量分为以下三类:(1)主要质量:指个体的身体或智力状态,也称之为人性素质.是区别正常人与不健全人的标准。一般而言,生命质量主要取决于主要质量,此标准把无脑儿、智力低下、先天愚型等视为非人素质。(2)根本质量:指生命的目的、意义及与其他人在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作用。如严重缺陷的婴儿、极度痛苦的晚期癌症病人、不可逆昏迷的病人虽有可能生存一段时间,但本身已处于无意识状态,已丧失了生命的根本质量。(3)操作质量:利用智商、诊断学标准等测定智能、生理等方面的质量。生命质量是分层次的,是一种操作性极强的概念,目前已提出鉴别生命质量的不同标准。“质量调整生命年”是衡量生命质量指标中最常用的术语,主要用于稀有卫生资源的分配中,即设法把某一服务提供给病人后.从中产生的有价值生活的年数。3.生命质量论的伦理意义(1)人类追求自身完美的认识飞跃:人类已进入自觉时代.已经认识到生命质量、人口素质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衰.而且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命运,由传统的生命神圣转向追求生命质量是人类理性的选择。(2)制定社会政策的依据:生命质量论为社会提出人口政策、环境政策、生态政策等提供了理论根据。(3)作出医疗决策的依据:生命质量论可作为延长、维护或结束个体生命的依据,如根据生命质量论要求对畸形胎儿给予人工流产等。(4)促进医务人员追求高质量的生命:医疗卫生工作不仅是为了解除病人的病痛、维护和延长病人的生命,而且需要努力促进病人的康复并提高其生命质量。仅注重维护病人的生命而不顾救生命质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是不符合道德要求的。4、生命质量论的局限性生命质量论从人的自然素质角度考虑生命存在的价值,从一般意义而言二者是一致的。但是,也存在某些罕见的情况.如有的人生命质量很高,而其存在的价值很小,甚至是负价值;某些人的生命质量很低.而存在的价值很高,甚至超过常人。生命质量论不能使二者统一斟此需借助生命价值来辅佐.才能使之统一起来。(三)生命价值论生命价值论伴随生命质量论而产生,共同成为生命伦理学的理论基础。1、生命价值论的含义生命价值论是以人具有用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来衡量生命意义的一种伦理观。生命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命的内在价值或自我价值,即生命的物质载体的价值,是生命所具有的潜在创造能力或劳动能力表现为满足自身的生理、安全、自尊、交友等方面的需要;二是生命的外在价值,即生命对他人、家庭、社会的意义,是将生命内在价值发挥出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社会价值,表现为满足他人、家庭、社会的需要。生命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共同构成一个人的生命价值。2、评价生命价值的标准判断生命价值的高低依据以下两个因素:①由生命本身的质量决定的生命内在价值,是生命价值判断的前提和基础。②由个体生命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决定的生命外在价值,是生命价值的目的和归宿。由于人的内在价值发挥的程度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和作用是不同的所以人与人的差异更多的是由外在价值所引起的。因而衡量人的生命价值主要依据其外在价值,即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的贡献。一个人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贡献越多,其生命就越崇高,生命价值也越高。3.生命价值论的伦理意义生命价值论的提出,是生命伦理观念的一次飞跃,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1)利于全面认识人的生命价值: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固然影响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但主要依据其对社会的贡献。生命价值论把两者统一起来衡量生命的意义,无疑比生命质量论更加全面和辩证。生命价值论的出现.为全面认识人的生命价值提供科学论证。(2)利于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命价值论使医学道德的观念从维护生命的层次上升到提高生命质量和价值的高度.使医学道德的目标从关注人的生理价值和医学价值进一步扩展到关注人的社会价值,从而为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基本国策提供了道德佐证,也为处理大量临床工作的难题,如不可逆转疾病的无效治疗、缺陷新生儿的处置、节育技术的推广及安乐死的应用等,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道德实践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四)坚持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三、人道论人道论是研究医学领域内人道主义的一种道德理论,是一种强凋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幸福,满足人的健康需要和利益的种道德理论。医学人道主义是传统医德的精华,是医学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基石。(一)医学人道主义的含义人道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道主义泛指主张维护人的尊严、权利和自由,重视人的价值,要求人能得到充分白南发展等思想。狭义的人道主义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一种思想和文化运动。医学人道主义属于广义人道主义的范畴,是指在医学领域内,特别是在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关系中,医务人员爱护关心病人健康、重视病人的生命、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维护病人利益和幸福的一种伦理思想。(二)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医学人道主义的内容非常r泛,包括同情、关心、爱护病人,平等负责地对待病人,其核心内容为尊重病人,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尊重病人的生命2、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3、尊重病人的人格4、尊重病人的权利四、后果论(一)后果论的含义后果论是根据行为的后果来评判人类行为是非曲直的一种理论。认为行动的好坏决定于其后果,并不决定于其性质。一种行为只有带来好的结果,才可能是道德的。如某些医生认为不应把病情严重的真相告诉临终病人,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后果论要求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中做出选择时,应以晟大限度地增进病人的利益、减少代价和危险为标准。(二)后果论的主要代表---功利主义1、功利主义的含义功利主义是一种以人们行为的功利效果作为道德价值的基础或基本的评价标准,强调行为实际效果的价值普遍性和最大现实性的伦理学说。2、功利主义的伦理学意义功利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对整个I仕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功利主义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道德理论,而且也是一种社会抉择理论。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为功利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功利主义在医学伦理中主张医务人员的行为应以满足病人和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标准,为医学伦理
本文标题:护理伦理学的哲学前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20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