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德国二战后第一次城市扩建及新住宅区
二战后德国第一次城市扩建及新住宅区“新城市”的住房供应及城市规划新的更好的城市预言应该在旧的非人性的城市边缘新规划的住宅区内成为现实,但住房缺乏首先决定了城市扩建的形式和住房的建筑风格。现有建设的完善并没有着眼于有一个“城市规划的大格局”及一个统一的居民区模式。这种住房建设的实用主义在以后较大住宅区内也被普遍采用。大多是四层的带有平缓的马鞍形屋顶的建筑,这在立法中也有相应条款。1957年在柏林以“未来城市”为主体的国际建筑展览会为这一“规划合理,充满生气的城市”起草了一些基本原则:未来的城市应这样规划,即通过工作场所、住宅和休闲场所的合理布局尽可能地减少城市的交通。尽可能地将工厂、住宅区和疗养区隔开。应防止各市区通行过路的载重汽车。未来城市的居住单元应是一个步行城,距离学校或购物商场至多2公里的路程。无车辆交通的街区应无噪声、无灰尘、无震动、无废气。步行区内儿童们应该在安全中成长、学习和玩耍。各街区之间的市区交通道路旁不应有加减的建筑物。市中心区的公共交通应广泛地采用浅层地铁或地铁及高架路。街区间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的连接道路应通过住宅建筑用绿地屏蔽起来。“新城市”的住房供应及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扩建的第一批新住宅区50年代末规模较小的城市扩建作为封闭的整齐划一的城郊住宅区的先行措施被首先采用,以便满足迫切的住房需求。这些地区的建设方案既不注重整齐行列式的现代周边式建筑方式,也没有意识地追求田园城市的活泼风格。初始阶段绝大多数住房为略带倾斜平顶的一至四层建筑,后来则完全建成了平顶,公共设施的配备大多仅停留在希望中,因为住房建设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波恩罗伊特1949-1952年间按照马克斯.陶特方案在韦努斯山和罗伊特大街之间建成。这一位于交通线旁的小型住宅区建有不同的住宅类型,带有平缓的脊状屋顶,行列式住宅楼从一层到三层不等。式样简单的住宅楼或建在街道两旁,或建成与街道垂直的行列,围绕着向外的私人绿地。住宅区建筑密度很低,与“适于家庭的邻里关系”相适应。这一理想模式在有礼貌的波恩人北城的郊区显得极具农村乡土气息。由不同街道空间及穿过行列式建筑物的绿色内院构成的概貌。作为城市扩建的第一批新住宅区斯图加特罗特维戈住宅区由斯图加特重建中心和市规划局共同规划,大约25家建筑合作公司于1948-1959年承建,这些社会福利住宅解决了战后严重的住房危机,同样也是行列式建筑直角的排列,块状的,这样就能产生封闭的外部空间。根据住宅建设法的标准这些三至五层带有马鞍脊宽阔屋顶的住宅楼的平面布置都极为节省。这一至少有18000居民的住宅区后来又通过高层建筑,教堂,以及沿着主要街道的七所学校及商业建筑物得到了完善。罗特维戈住宅区的建筑方式,通过斜置的行列及横列住宅构建内院。作为城市扩建的第一批新住宅区带西部沙龙高层住房的红色之路住宅区的周边式行列式建筑。这一战后住宅区通过绿化区隔开,向东延伸与祖芬豪森城区的“老斑点”小区相连。作为城市扩建的第一批新住宅区慕尼黑博根豪森公园住宅区1954-1956年按照弗朗茨.鲁夫为汉堡公益房建公司及巴伐利亚新家园信托管理处制定的方案,由众多建筑师共同建造。在费希特尔山大街和戈特赫尔夫大街间的22公顷土地上建了一个主要为真正朝向街道的周边式住宅区,住宅行列之间还应该有集中的绿地,以符合“住在公园”的要求,并建有节俭的环形封闭街道。这一着眼于“有组织的城市设想”的“公园式住宅设施”共有约2000套从四层,五层至八层的行列式住房及十二或十五层的五座T形塔式高层建筑。中央绿地区通过南部与街道横置的行列而显得更加宽阔。住宅区北部边缘建有高层住宅。作为城市扩建的第一批新住宅区不莱梅的田园城市瓦尔1955-1959年作为第一个市内绿地上不莱梅大型住宅区,新瓦尔紧邻东部建成住宅区的设计者恩斯特.迈称这一住宅区为“瓦尔旁边的绿色城市”,因为他设想在绿地上建房。这与20世纪20年代末他在法兰克福的做法完全相同,当时他和莱贝雷希特.米格几乎只是在较低的住宅旁设计了私人花园,而在这里他完全放弃了私人绿地,不仅是平整的行列住宅拥有自己的花园,不同的高层“出租住房”也建在类似公园的美丽地区。迈试图废弃历史上钢筋水泥的城市,而建立开放的,带有公用绿地的城市,对于绿地城市他于1955年写道:“既然没有适宜于构建邻里关系的天然地形,设计者们就应该有意识地去努力,可以突出绿地以创造一个适宜于居住的环境……可通过挖土方案改变地形——即使经济效益很低——创造公园风景。”样板为瑞典住宅区,赖肖在他“有机的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也介绍了这一范例。E.迈的田园城市瓦尔的规划,位于新瓦尔西南部。不莱梅边缘的“绿色之城”。作为城市扩建的第一批新住宅区作为“新城市”的城市边缘住宅区大约20世纪50年代末在建造了一系列延伸得很广的住宅区,住房紧缺状况暂缓一段落后,第一批城市边缘住宅区设计完成,这批住宅区完全能够被称作是“新城市”,并且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沙原城,就已经成为了“新城市”。这些新城市中的大多数不仅仅在空间上有边界,而且在时间上也是完成的住宅区。在将来和任何时间都不会过时,也就是说处于集体和完整性上永不过时的状态,对历史的变迁来说没有设计上的开放性。绝大多数的大住宅区源于理想城市的构思,因此也应该满足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们美学上的要求。这首先涉及到城建方案,因为建设还承担着很大的解决住房紧缺的期限压力,因而从外观上看布满这些住宅区的大多是些“中等产品”,如供出租的带有平缓马鞍脊屋顶的建筑群等。20世纪60年代则出现了新一带的住宅区,这些住宅区无论是建筑格局还是建筑风格都着眼于首批“新城市”。作为“新城市”的城市边缘住宅区1945年后城市扩建或“新城市”建设第一批产物中有以下一些特征需要提及:—住宅、社会保障机构、商业设施及工作地点之间的联系尽可能紧凑和采用步行联系。—建筑布局绿化自然并与整体风景协调。—与过去的城市及以后的“新城市”相比较,建筑及居住密度较低。—混合多种建筑形式,如高层建筑、低层建筑、楼层式居室及独幢家庭住房等。—小学、幼儿园及日用品商店相邻,中间用绿化带隔开。—步行道与机动车行驶道位于同一平面,并列平行隔开。—住房,中央建筑及近距离公共交通的停车点间最大步行距离为700-1000米。距幼儿园及小学则仅为300-500米。作为“新城市”的城市边缘住宅区柏林北夏洛滕堡1956-1960年按照汉斯.沙龙和公益住房建设公司的构想应在西门子城的东面作为带状城市的一部分建立一个有5000套住宅的住宅区。1955年分配给汉斯.沙龙及其柏林机构的这项任务所产生的结果成为BEWAG公司领导施工的其他规划的基础。沿海尔曼环应建造六个“住宅庭院”。在北部完成一幢高层住宅楼,底层设有商店,并与奥托.巴特尼一起为1929年建成的朗根雅莫设计一座边房。沙龙建议建造一些四层的与新开辟的街道垂直的南北走向的行列式住房,并由此形成两个轻度弯曲的“居住农庄”。“这些农庄是城市不可再分的最低限度的统一整体。它的规模应视它所在的城市的大小,特征及作用而定。这样它们就成为城市结构的构成因素,并使得城市间有了严格比较,并在根本上防止了与其他城市同一化。”相互弯曲行列式建筑构成了一个空间封闭的内院并向外形成一个喇叭口形的绿色通道。作为“新城市”的城市边缘住宅区将住宅对其的行列式建筑的优点应该与整个设施的强烈空间效果连接起来,因此行列被建得弯曲并在末端内旋,产生了凹凸的外部空间,以用来泊车或植上公共绿地,位于转折点上的住房每两行就建有一幢九层高的单独耸立的塔式高层建筑。依据极其缜密的调查确定了一种小型住房的趋势,并由此导致了相应的住房方案,之后每一住房行列应容纳约650居民,每个“居住庄园”约1300户居民,建筑体的巨大差别生动的房屋立面和按梯队排列的高度造就了公园般的住宅区风格,建筑物之间和新辟街道旁密集的绿地也起到了减缓住宅区建筑密度的效果。这一住宅区0.8的建筑容积率在当时确实已经是相当高的密度,直到今天这些住房还是很具有新引力的。由垂直朝向中间的街道的南北朝向的行列组成。带有较高层建筑部分的轻微弯曲的行列起到了空间构成及绿带的作用。作为“新城市”的城市边缘住宅区位置:比勒菲尔德(Bielefeld)附近背景:1954年夏汉斯·伯恩哈德·赖肖(HansBernhardReichow)在沙原城的设计招标中获胜,由此可以将他“有机的城市建设”和“合适的汽车城市”的设想变为现实。规划意图:沙原城有限责任公司主管奥托·恩格勒(OttoEngler)在1980年描述了这一大型住宅区规划的意图:“因为我们打算在沙质草原低地区建一座‘城市’,因此刚开始时私底下仅仅作为工作标志,我们称其为‘沙原城’,这一称号现在已具有了国际意义。”沙原城(Sennestadt),1956-1965哈德·赖肖设计的沙原城城市景观条件:沙原城(Sennestadt),1956-1965不可进行施工的小河谷一个废弃的充满了水的采沙场“绿色的十字型”因为一个城市其工作场所与住宅区,交通运输及开发区及城市供求之间多种多样的沟通不应该有缺陷,因此新的城市风貌就具有了带有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划分和机构独特整体形式。地形改造城市风貌的个性化整体形式整体建设衔接方案的中心设置特点:1、顺应地形。决定有机的城市规划目标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日益增长的要求新的解决方案交通住房2、考虑人的需求。沙原城(Sennestadt),1956-1965建设成果:城市的实际建设也与设计者的初衷完全吻合,即环绕”中心绿地“建两条主要街道。每条街道又分出许多小”枝杈“。分叉原则:肖赖进一步提出,“住宅区自身的开辟按照内部的分叉原则进行,通过这种开辟使得街道能够完全适合交通流量由市中心到郊区愈来愈小的情况。这是一个优点,能够保障新开发经济区的优势。”因此住宅的排列就有了轻微的倾斜垂直,穿过绿地的梳齿状岔道形成了住宅区里独立的步行小道。沙原城(Sennestadt)建筑形式:“在住房建设中原有的像卡尔斯鲁厄—达摩斯托(Karlsruhe—Dammerstock)和柏林哈塞尔豪斯特(Haselhorst)大住宅区那样的僵硬教条主义的行列式建筑物规划,已经变得生动活泼和松散化,另一方面在同等高度屋顶,坡度和朝向的建筑地区引入了迥然不同高度和基本形式各异的生动的建筑物混合。作为新鲜事物首先出现的独立的塔式高层住房的添加,主要为了无子女家庭及单身客户设计,而有孩子的家庭主要住在平房和中等高度的住房内。”部分建筑的排列有意将绿色内院环绕其中沙原城的居住行列与绿地及周围自然风貌直接联系沙原城(Sennestadt),1956-1965商店分布:在沙原城内并没有建一些带有大型停车场的巨型购物中心,而是将一部分不同的购物商店建在各个市区内,市中心再建一部分商店。小型商店供应日常需求,大多建在市区的广场附近,并且为了满足人们对周末市场的频繁需要,在各购物中心的边缘还辟有一块中心绿地。1965年左右沙原城单面的商店行列:沿街道的一列带有突出的“纸质屋顶”的陈列橱窗在20世纪50年代的住宅区里是极为普遍的,高层居住公寓成为指向点沙原城(Sennestadt),1956-1965入住情况:人们为2000各住房单位的设计进行了竞赛招标,原计划1956年有3500居民,但最后实际迁入了6000户。由于住房建设取得飞速进展,住房面积增加到400公顷,居民数目也随之增加,由最初的约5000人(1954年,沙原城二期)增加到1968年2万户,1972年起沙原城拥有约25000户居民了,而仅次于比勒菲尔德。沙原城(Sennestadt),1956-1965卡尔斯鲁厄的沃尔特城1957—1966二次世界大战后67000人1950年20万人卡尔斯鲁厄人口背景:老城区施魏策尔(O.E.Schweizer)在他的鉴定中建议,为约35000户居民将城市扩建300公顷,其中220公顷森林,即哈尔特(Hardt)森林宫殿东北部的一块地区。策略选择此地区的理由:1、早在1925年的总体建设规划中就已经规划好在城市的东北部进行大面积的扩建。2、规划面积中的大部分都位于市区。3、近距离的公共交通看起来没有问题。4
本文标题:德国二战后第一次城市扩建及新住宅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96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