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护理学导论(本)复习题1
1护理学导论复习题名词解释1.健康2.主要刺激3.初级卫生保健4.需要5.压力6.压力源7.适应8.人际关系9.评判性思维10.护理程序11.护理诊断12.护理评估13.预期目标14.护理理念15.医疗卫生法16.医疗事故17.健康教育18.健康促进19.亚健康20.心理方位21.非语言性沟通22.合作性问题二、填充题1.1989年WHO提出的健康概念包括__生理____、___心理___、___社会____、__道德_____。2.影响健康的因素有___生物_______、______心理________、______环境_______。3.预防疾病的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初级卫生保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原则。6.人的基本需要可归纳为五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席尔认为身体的压力反应分为三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霍和拉用_______来表示每一生活事件对人影响的严重程度,编制了________。9.根据危机的起源将危机的原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危机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压力引起的心理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南丁格尔两本最著名的护理经典著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13.生存质量亦称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14.三级预防又分别称为病因预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适应是机体维持内稳态、保证自己能应对压力源以及健康生存的基础,包含生理、心理、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层面的适应。16.压力既可以有损健康,又可以有利健康,其关键在于压力源的种类、性质、强度、____频率_____、___持续时间________、个体的先天素质、经历、知识、能力及社会环境。17.高强度的压力是疾病的诱因或原因之一。如果适应不成功,则会产生各种身心反应,甚至疾病,包括__躯体___________、心理障碍及__社会文化__________。18.护士工作的压力源是由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决定的。主要包含不良的工作环境、紧急的工作性质、沉重的工作负荷、__复杂的人际关系_________及_高风险的工作性质______。19.埃德威克与布罗斯基将人们发生疲溃的过程分为热忱期、停滞期、_挫折期______、__疲溃期_____四期。20.人际关系的互动性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为___个人性__、__直接性________及情感色彩。21.人际关系的_多面性__________、_变化性___________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22.社会认知是个体对___他人______,自己及__人际关系_______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的推测与判断过程。23.在人对认知对象进行判断时,如果信息来自两个方面且相互存在矛盾时,人们一般会歪曲或__重新组合______来自外的部信息,以减少或消除不一致性___。24.心理学上将容易选择的个性品质称为__中心特质_________,而将不容易选择的特质称为__边缘特质________。25.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方位包含两种状态,即_心理差位_____关系和__心理等位_____关系。26.按照心理方位关系确定的方式可以将心理方位分为法定权威型_和精神权威性型___。27.按照心理方位确定的时间可以将其分为_始定型__和_渐定型___心理方位。28.人际之间的心理距离接近,称为____正性人际关系__,用_心理相容性__来表达。人际关系的心理距离疏远,称为_负性人际关系____,用__心理相斥性_________来表达。29.临床护理决策的步骤包括明确问题、__陈述目标__、选择方案、实施方案、_评价和反馈。30.评判性思维的组成包括_智力因素__、__认知技能因素_________、_情感态度因素___。31.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是:评估、__护理诊断___、计划、实施和评价__________。32.系统的基本特征:集合性、____整体性______、目的性、__相关性________、层次性和动态性。33.系统按照其与环境联系的密切程度分为_____开放_____系统和____闭合_______系统。34.护理评估的步骤包括__收集___________资料和__整理________资料两部分。35.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资料、__生活状况及自理程度________、健康检查及_心理社会方面_________等。36.护理计划的过程包括:排列护理诊断的顺序、__确定预期目标__________、_制定护理措施________和护理计划成文。37.护理质量评价包括___结构____________评价、__过程__________评价和结果评价。38.护士工作中的法律依据及法律地位包括执业注册_____、_执业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__护理质量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医疗卫生法的法律关系的构成必须具备_主体_______、__客体________、__内容_______的基本要素。40.医疗卫生违法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_行政责任__________、_民事责任____________、___刑事责任________。41.致病模式包括__三角模式___________和___轮状模式__________。42.奥伦自护理论中,自护总需要包括__一般的_________、__发展的___________、__健康不佳时2_________。43.护理措施的分类包括_独立性__________、_协作性____________、_依赖性__________。三、选择题A型题1.护理艺术、技能及行为方面的知识称为BA.个人知识B.美学知识C.行为知识D.伦理学知识E.科学知识2.护理人员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决定护理措施及护理服务,属于AA.独立性护理功能B.合作性护理功能C.技术性护理功能D.依赖性护理功能E.艺术性护理功能3.自1964年以来,中国护理界群众性团体称为CA.中国护士会B.中华护士学会C.中华护理学会D.中国护理学会E.中华护士会4.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命名根据是AA.南丁格尔的生日B.南丁格尔所建立的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日期C.南丁格尔逝世的日期D.南丁格尔受国际护士会奖励的日期E.南丁格尔受英国政府奖励的日期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以健康为中心阶段物护理特点EA.护理模式转变B.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C.服务场所从医院扩展到了社区、家庭及各种机构D.护理的服务对象为所有年龄段的健康人及病人E.护理从属于医疗6.下列哪一项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BA.心理因素B.生物因素C.环境因素D.社会因素E.文化因素7.当病人病情突然加重或恶化时,病人常见的角色适应问题是BA.角色冲突B.角色缺如C.角色强化D.角色消退E.角色异常8.在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中,最难贯彻的是CA.公平B.充能C.自我决策D.文化感受性E.可近性10.一个患过敏性哮喘的病人痊愈后不想出院,病人出现的角色适应问题是BA.角色冲突B.角色强化C.角色消退D.角色缺如E.角色异常11.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工作任务不包括AA.临床治疗工作B.预防性服务C.保护健康的服务D.促进健康的服务E.康复指导12.下列哪一项与健康模式无关DA.健康—疾病连续相模式B.最佳健康模式C.健康影响模式D.健康的测量模式E.以上都不对13.在战争中受伤属于哪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所致DA.生物因素B.心理因素C.物理环境因素D.社会环境因素E.文化因素14.因过度悲哀引起的失眠、血压升高属于哪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所致BA.生物因素B.心理因素C.物理因素D.经济因素E.文化因素15.人们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开始于BA.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B.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C.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D.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阶段E.以上都不对16.舞蹈演员张小姐突遇车祸,双腿须截肢,出现大吵大闹、不配合治疗等反应,此种情绪属于以下何种角色适应不良的表现AA.角色冲突B.角色强化C.角色缺如D.角色消退E.角色异常17.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不包括BA.生理领域B.科学领域C.心理领域D.社会领域E.文化领域18.某癌症病人,不承认自己有病,继续坚持工作,这种情况属于哪种CA.角色冲突B.角色强化C.角色缺如D.角色异常E.角色消退19.某中年病人得知父亲突然患病,毅然出院照顾父亲,这种情况属于AA.角色行为消退B.角色行为冲突C.角色行为强化D.角色行为异常E.角色行为缺如20.疾病对社会的影响不包括DA.降低社会生产力B.降低和消耗社会的医疗资源C.造成传染D.社会经济的负担加重E.浪费社会的医疗资源21.“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的提出者是BA.联合国B.WHOC.国务院D.全国人大E.卫生部22.患病后病人主要的心理反应不包括DA.焦虑及恐惧B.自尊心增强C.害羞和罪恶感D.踌躇徘徊E.猜疑心加重23.世界卫生组织的战略目标是2000年:BA.人人享有健康B.人人享有卫生保健C.人人享有均衡的营养D.消灭烈性传染病E.人人享有医疗保险24.按照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满足后,则应满足AA.安全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刺激的需要D.爱与归属感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25.按照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原则排列护理计划的优先次序,正确的是C3A.活动肢体、避免伤害、降温、亲友探视、娱乐活动B.尊重、活动肢体、营养、感官刺激、亲友探视C.营养、活动肢体、避免伤害、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D.补液、感观刺激、发挥潜能、尊重、亲友探视E.吸氧、保护隐私、降温、营养、亲友探视26.某病人因面部烧伤留有瘢痕,不愿见人,此时护士应考虑到其D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爱与归属感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27.某体操运动员因不慎骨折入院,经治疗病情稳定,但因住院不能参加比赛,情绪低落,此时护士应考虑到其E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爱与归属感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28.“压力理论之父”是指BA.伯纳德B.席尔C.拉扎勒斯D.霍姆斯E.拉赫29.“一般适应综合征”首先由以下学说提出AA.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B.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学说C.霍姆斯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D.拉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E.伯纳德的应激反应学说30.拉扎勒斯将个体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及这种关系的程度的评价方式为CA.无关性评价B.有益性评价C.初级评价D.次级评价E.重新评价31.压力是指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EA.内环境刺激的特异性反应B.内环境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C.外环境刺激的特异性反应D.外环境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E.内外环境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32.在实施护理操作前,因未清晰向病人解释而导致病人紧张的压力源属于CA.疾病严重程度B.住院环境陌生C.缺乏相关信息D.失去部分自由E.与家人分离33.小明大学毕业初次到美国留学,由于语言、风俗习惯、信仰、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而对小明产生的心理刺激属于以下哪种压力源DA.躯体性B.心理性C.社会性D.文化性E.技术性34.以下哪项不是危机的特征EA.普遍性B.时限性C.循环性D.综合性E.发展性35.以下哪项不属于消极的认知反应D
本文标题:护理学导论(本)复习题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22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