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报业事业单位和企业并行经营的法律分析
报业事业单位和企业并行经营的法律分析文/蒋超一报业改制势在必行根据“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按照“大部制”改革的思路,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文化领域的新闻单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我国新闻单位在管理体制上为事业单位,实行独立法人、自收自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体制。目前报社面临日趋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第一是资金的瓶颈亟须突破;第二是统一品牌的需要;第三是吸引与留住人才的需要。上述这些现实问题,很有必要通过整合途径从体制上进行改革来解决,通过改革,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新闻质量,并达到新闻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报业改制有两种方式:部分改制与整体改制。其中整体改制需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报社有足够的实力与能力去面向市场;二是报社在舆论导向上能够正确把握;三是报社已具备整体改制的组织基础;四是报社的改制,在社会保障方面也不会增加过多的额外负担。在报社不具备以上条件时,我们无法通过整体改制的方式实现事业单位向企业的完美过渡,我们在此着重讨论部分改制的方式:设立并行的企业经营报社业务。二、设立并行企业经营报业是一种新的改制方式设立并行的企业经营报社业务是一种区别于整体改制的折中方案,而且是实现向整体改制逐渐转变的一种过渡形式,现从法律上对该模式就如下几点进行阐述:1、公司股权上(的)结构设置报社属于事业单位企业,在不改变报社事业单位性质的基础上,另行设立由报社全部或部分出资的法人企业。新设立的公司股权配置目前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国有全资型;第二种则是部分参股型。2、部门设置在2005年12月23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文件)就明确指出:“新闻媒体中的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网络部分,可以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进行市场运作。”基于新闻采编部门的政治属性,中发[2005]14号文件将它保留在事业体制。我们看到,报纸、广播、电视都有新闻部,信息资源分散,应当整合起来,成为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专门提供新闻产品的事业单位。报社新闻采编部门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按照“大部制”的要求,应归属于事业单位。而报社的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网络部门,都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销售(营业)活动的,本身就具有明显的企业特征,这些部门应当从报社分离出来,放在公司中成为独立的部门,对外从事经营业务。3、经营业务应主要放在企业里,对外承接业务由企业来完成,然后以发包的方式交给在事业单位中设置的采编部门来完成编辑制作工作。承接的业务应不限于报社经营业务,应包括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展览、培训、演讲等文化业务,只要是在企业经营范围之内的业务都可承接,然后部分以发包方式交给事业单位完成。具体操作模式是企业:承接业务事业单位:完成编辑、拍摄、制作、组织等工作4、财务制度上的设置事业单位和企业财务各项制度必须各自独立,独立核算和记账,避免法律上的风险。正确处理好企业、事业单位与政府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按照公平对等原则,对于政府指定发布的政策规定等政治信息,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政府的要求安排版面,但政府应当从财政向事业单位拨付信息发布费(相当于现在的财政拨款)。5、劳动关系所有部门的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其中采编部门的员工可以由企业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在事业单位里工作。所有员工应建立起企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无论怎样改制,人的问题是迈不过去的坎,在这方面必须做好充分而细致的基础工作,找到解决方案,这是保证顺利改制的根本。改制方案严格按照程序报经职代会通过,通过社内宣讲等方式,深刻传达改制精神使广大职工理解、接受并支持改制,最终达到平稳过渡。6、利润分配事业单位以股东身份参与年终利润分配,从中获取经济收入用以支付办报成本和费用。在经费管理方面,事业单位的经费当年若有积余,可以按规定比例拿出一部分用于奖金分配,其余部分应当上缴财政;对于不足部分,要分析原因,经过年度经济责任审计确认,合理的部分可以用以后3个会计年度内的积余经费来弥补。三、报业实施改制的程序第一、报社抽调人员组成专项小组,负责改制事宜。要在不影响报社正常业务的基础上酝酿方案和逐步调整,为报社改制寻找合作方和投资方;第二、发起建立多元股本结构的公司,从而确立改制后报社的运营主体;第三、改制前报社的资产评估;第四、进行资产置换。资产评估结束后,通过资产置换将报社投入的现金注册资本抽回,从而基本完成整个改制工作。第五、将报社的发行、广告对外经营等业务转移到公司。“传播媒介具有二重性,即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同时它又具有两种功能,即产业功能和宣传功能。传播媒介的二重性决定了其经营活动必须注意两个效益,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理论上对传播媒介的这一界定,决定了报业如所有的传播媒介一样,必然要在“二重性”这一特殊属性的条件下活动。也就是说,对媒介特殊的产业运作方式的选择,有赖于对其双重性质的深刻把握。依据传媒业的二重性,报业需要冷静地去把握和研究其整体走向和发展空间。把握整体走向,重点要研究报纸定位、发行质量、经营方式及经营目标。
本文标题:报业事业单位和企业并行经营的法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2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