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me
主要内容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回顾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需要解决的几个重大问题三、中行、建行股份制改造中的主要问题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价值评价(一)国有商业银行概况(二)国有商业银行竞争性和脆弱性分析(三)历次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四)历次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败分析规模水平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占优势,但未达成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优势经营水平1.现金资产比率低2.资产使用率低3.利润率低风险性1.资本充足率较低2.风险承担能力与偿债能力仍普遍低收益性利息收入为主,其他方面的收入较少效率性人均利润率低市场结构是高度寡占型竞争机制存在缺陷,过度依赖规模竞争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的经营机制管理层次和机构繁多,决策程序复杂经营管理上主张群体本位,管理效率低1.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改革“增量”式的体制外改革,以商业化为取向的体制内改革2.中国入世背景下的改革明确指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必须按照企业改革的思路来办,必须真正转变内部的机制。此时的改革已触及国有银行更深层次体制的问题,决策层也决心寻求打破僵局的解决方案3.2003年以来的股份制改造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股份制改革试点。至此,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围绕着两大任务:一是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二是建立健全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特殊国情:权力机构对银行的干涉和银行管理的代理问题。这两个问题又植根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国有商业银行大股东管理层行政部门地方政府司法部门债权人小股东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体现了商业银行经营的政策化、金融资金的财政化、组织机构的行政化,严重制约了银行商业化发展的进程。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产权制度的缺陷所衍生出来的。国有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途径是推行股份制,股份制可以实行资产主体的明晰化,股份化后,银行的经营将受到股东、董事会的约束,这样就可以摆脱政府对银行的干预,使银行与政府相分离,从而具有独立性,能够自主经营。不难发现,不论是97年开始的第一次改革还是入世后的第二次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进程,但总体上看,并没有触动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也注定改革效果不明显。2003年开始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之所有较之前两次改革成功,就是注意到产权问题的解决。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是产权改革,而在产权改革的方式选择上,股份制又是首选方式,这是由商业银行的特殊企业性质和它对资本要求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应该而且必须明确,这就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只有建立了明晰的金融产权结构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一改革的众多积极效应才可能进一步涌现: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或市场化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资本金不足问题;提高经营效率;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改善、优化资本市场中的上市公司结构;促进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等等。(一)引入产权机制,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二)上市前进行财务重组1.成立中央汇金公司,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2.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吸收先进经验3.上市提高企业运行要求,增加监督渠道。1.核销不良资产2.政府注资1.先内部改革重组、后改制上市2000年以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上市的呼声不断高涨,有些论者甚至把2000年称为“银行上市年”。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的。实事求是地来看,目前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还不完全具备上市的条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当务之急是加快内部改革,例如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营效益;调整信贷结构,严格信贷管理,提高金融资产的质量;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工作效率集约性经营水平;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等等。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将独资体制改造为股份体制并且准备上市。需要注意的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的标准和程序是与一般企业相同的,都必须遵循统一的公司法和证券法。2.先试点、后全面推广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地位和巨大影响,为了确保其股份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应遵循先试点后全面推广的原则。可先选择一家条件比较合适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制试点,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广。但是这种安排在实践中较为困难,这是因为,在国内外激烈竞争的压力之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想通过股份制改革尽快提高整体实力,谁也不甘落后。以设立资产管理公司为例,起初的思路是确定先由四大银行中的一家试点一、二年,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广,但在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不到半年,其他三家资产管理公司也相继建立。总结以往的经验,在选择一家进行试点的同时,鼓励其余各家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革的研究、制定方案并允许在其内部小范围试点。3.先法人持股、后社会公众持股产权多元化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但在改革的初期应首先选择以。法人持股为主,待到条件成熟之后,再扩大到国内外公众持股。这种安排有利于社会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也有利于保护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4.先境外上市、后境内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有多种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或采取其中的一种,或同时采用数种。之所以提出先境外后境内的安排,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所需要的资本总额,中国资本市场的容量有限,即使仅有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整体)上市,市场也难以承受,而且中国资本市场发育也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先境外后境内的安排有利于分散国内市场的压力;其次,通过在境外上市迫使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国际金融市场的标准来规范经营和严格管理,迫使其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遵循市场交易的规则、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改革,因此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这无疑是一场革命。5.先部分、后整体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并不一定要求其整体上市,如果需要整体上市的话,可采用先部分后整体的安排,例如采取分拆的方式先部分上市(包括部分机构和部分业务),待积累经验后再整体上市。(一)制度问题(二)上市中的有关问题1、如何规定董事和管理层的薪酬?2、董事长和CEO、党委书记是否可以兼任?3、董事会和党委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1、基本理论和思路2、中国企业可选择哪些股票发行及上市方式?3、选择上市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国内证券市场的哪些体制性问题阻碍了国有银行在国内的上市?5、如果在美国发行ADR有何种选择?6、A股和H股为什么存在较大价差?7、中、建行上市地的两个选择:H股+144A私募+A股还是H股+ADR公募+A股?(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本探讨(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效分析(三)现有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方案所存在的问题(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的风险防范(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本探讨1.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直接成本主要发生在上市前的财务重组阶段,包括核销资产损失、处置不良资产、再注资等三个环节。2.间接成本方面,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有近几年通过扩大利差等方式来增加银行收入,为其改革创造条件,以及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中国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体系不断磨合,从而增加的宏观层面风险(此次金融危机侥幸损失较小)。1.从竞争力和收益性来分析2.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来分析1、国有控股将导致产权不清,外部监督不力,软预算约束问题,终久竞争不过非国有银行。商业银行的改革应是建立现代财产关系,其主要特征是财产的多元与独立。如果国家占大股,产权不清(产权的利益与责任没有与个人挂钩),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问题就不能解决,财产的制衡机制与利益的制约机制就无法产生并发挥作用,企业也就很难从行政机制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并成为真正独立的银行,从而导致低效率。股票市场有两个基本功能:筹集资金和筛选企业。如果把这种机制转换仅仅或更多地理解为上市筹资,而不是通过外边监督来提高效率,终究会失败,被淘汰。看一下国有工商企业改革的经验,国有商业银行能否在保持国家“一股独”大的情况下实现真正的商业化经营是非常值得怀疑的。2、将导致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与真正的现代银行治理结构“貌似神异”,从而不能真正地改善现有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如果让国有股成为大股东,董事会会空有名,就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能发挥作用的董事会,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不会发生变化,从而也就不会从根本上改变银行的效率问题。不要天真地认为引进了董事制度、股份制度,就能解决问题,现在中国大多数上市企业只是貌似神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这点可以从众多的上市国企效益仍然十分低下得到佐证。哪个公司没有董事会?都有有董事会,但董事会的许多成员不持有股份,从而不太关心公司的经营好坏,不关心公司的治理。由于中国股市以散户投资者为主,在外部监督、公司治理及决策方面都起不到什么作用,光是让企业上市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中国的A股市场1300多家上市公司,好公司没有多少。在这些上市公司中,85%以上是国有股份一股独大。如果以“税息前利润”与“上市公司总资产”之比作为公司效益指标来衡量其效益,则上市公司效益不断下降。1992年上市公司的效益指标是12%,到去年第三季度已下降到3.6%,而同期的银行贷款利息是5.3%。这说明1300多家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经营收益是负效益。朱天等人(Wang,Xu,Zhu,2003)最近的对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了国有上市公司利润率逐年不断下降。追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外部监督不力,公司的治理结构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上市企业想到只是圈钱,股市没有起到筛选企业、筛选管理人员的作用。中国最大券商之一的南方证券因管理混乱、财政困难而被政府接管,这一事件再次表明,有名无实的股份制并不能帮助企业走向成功。光大银行的问题也是与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关。光大银行的股价超跌,是因为盈利不好,盈利不好是因为股份制的形式和管理都出了问题。像这种盈利和股价不断下跌的情况,其经营者应该被淘汰,银行应该进行重组。3、现有的改革模式也不能解决当前完善外部制度环境的长期性和加速银行改革、提高银行效率所面临的矛盾。有效银行业的建立是需要完善的制度环境作为保障的。但完善制度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相对于迫切需要改造的中国银行业而言以及2006年之后外国银行将进入中国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就造成了快与慢的难题。观念的变革和制度环境的改善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此,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如何改善银行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减低经营道德风险,提高国有银行的效率,推动和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呢?但是,现有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模式既不能提高外边竞争和监督能力,也不能改善内部治理结构,从而现有的改革模式也不能解决当前完善外部制度环境的长期性和加速银行改革、提高银行效率所面临的矛盾。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众多的风险,其中最重要的风险有:一是信用风险,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誉的支持,可以获得大量低成本的资金来维持其低效率运转,国家垄断信用是其正常运转的保证。股份制改革改变了“国有独资”的身份,就意味着失去了国家信誉提供的信用担保,有可能导致存款人信心丧失而造成支付危机,使流动性风险集中显化。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极有可能使银行陷入危险的境地。信用风险将成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面临的首要风险。二是金融制度风险,由于在金融活动中存在着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不可避免将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加大了金融活动的危险性(违约)和不确定性(加大风险),特别是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任何形式的风险都会转嫁给出资人,而出资人却不能从加大的风险中获得额外的收益,这样就破坏了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风险配置机制,必然影响金融体系的功能,导致金融体系风险的产生。①这种状况可能对股份制改革后的银行管理与约束机制的实施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三是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意味着经营货币的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密切融合,这必将使中国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增加,银行业与证券业的连
本文标题: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me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