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号1002054016沈阳工学院期末考核2012~2013学年第2学期题目:金融监管教学系:经济管理系年级专业:10级金融二班学生姓名:田五杰成绩:时间:2013年6月26日2试题一、问答题1.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转轨国家来说,如何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答:(1)金融创新是近几年西方金融业中迅速发展的一种趋势,其内容是突破金融业多年传统的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金融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了明显的创新、变更。而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某种限制或规定。(2)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突破口,金融监管作为一种管制手段对金融创新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博弈”互动过程中,共同促进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发展一方面需要金融创新作为动力,另一方面又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以利于金融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始终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两者的统一性表现为:金融监管能支持和引导创新,消除创新的负面效应;金融创新则包含和促进了金融监管的创新。另外两者又是对立的,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削弱了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监管则可能抑制金融创新的效率。对于我国转轨国家来说,应当在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之间选择平衡点,可以从以下方面处理:1.形成“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的良性动态循环博弈发展过程,需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努力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使两者相互协调,健康发展,从而推动中国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2.不断提升金融创新层次。我们要正确引导金融业从单纯的开发产品向体制创新、市场结构创新等方面发展,不断提升金融创新的层次。3.加强金融创新过程的监管。监管机构的主要功能是给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我们应加强金融创新过程的监管,促进监管手段的丰富与创新。4.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金融业务不断增多,监管混乱或重复监管等现象,监管效率低下将成为金融监管面临的重要难题。因此,现阶段迫切需要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5.约束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要推进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就必须约束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高管们进行管制,一定程度上约束高管们的冒险投机行为;另一方面要对投资复杂金融衍生品进行严格的预算和约束,在预防道德风险的同时,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6.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金融创新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系统性风险评估。应采取不同指标进行金融风险预警,要建立一个风险评估体系,确定一个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管理金融创新所产生的风险。此外,也可以从诸如投资战略、投资信誉、投资领域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7.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当前,以逃避金融监管为目的的金融创新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迫在眉睫。我们需要金融创新来为经济服务,但更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保证金融安全。因此,加强与相关国家金融监管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是完善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32.试论述金融监管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答:一、通过对商业银行监管带动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网点数量最多,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一种金融企业,它是国民经济活动的关键,对社会经济的各个行业起着有力的支撑作用,在整个金融体系运行中也有其特殊地位,因此,它历来是金融监管的重点。商业银行监管分为多种,按时间逻辑分,主要有市场准入监管、市场运作监管、市场退出监管。这三种监管针对的是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从开始至结束不同经营时期采取监管政策,有力规范金融机构的一切经营行为,使其规范化,合法化,市场化,国际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新兴银行运作模式,顺应当代金融发展趋势,与国际接轨,深化与国外经济金融的互相渗透,完善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机制,充分利用金融全球化的形势,扬长避短,既有效防止金融风险,又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全力发挥对社会经济进行有效调节的杠杆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向纵深发展,夯实经济基础,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奠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二、通过对保险业监管起到平稳经济,灵活金融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作用现代经济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才能使全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处于最有效理想状态。但现实的经济市场却并不这样,它不能完全符合形成完全竞争的全部假设条件,势必会出现市场机制失去高效配置经济资源功能的情况,进而导致市场调节失灵,形成经济缺陷,衍生出种种不合理经济状态,保险市场也是这样,保险本身是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它通过对不确定事件的数理预测和收取保费的方法,将风险从被保险人转移到保险人,实现大多数人分担少数人的损失,对社会金融资源进行经济配置。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保险经营有公共性和社会性的特点,而保险交易存在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全性,保险市场的经济配置功能也会失灵,为解决与规避这种情况,就需要介入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被保险人合法权益,维护保险体系的安全和稳定,通过公示方式、准则方式和实体方式,对保险机构及保险中介机构进行现场和非现场的监督检查,规范现代保险市场的保险行为,使其合理化,公平化,安全化,审慎化,在庞大的金融市场中对经济资源灵活配置,合理平衡各经济主体关系,使社会经济安全稳健发展。三、通过对证券业监管起到政府干预经济,货币调节经济循环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证券市场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其高风险、高回报的特质决定了必须要建立有政府参与的有效监管机制来保证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稳定有序运行。我国在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及经济深化改革的情况下,1998年国务院明确中国证监会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法律形式保证证监会的主导监管地位,强化它的监管职能,规范各种证券行为,使证券市场合法化,合规化,统一化,标准化。而证券监管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宗旨,以矫正改善证券市场内在问题为目的,倡导政府及监管部门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对参与证券市场的各主体行为进行引导干预管制,带有一定的政府性与强制性,既可以实现国家的宏观经济目的,也可以顺应证券市场运作规律进行自我调节,保护经济良性循环上升发展。在监管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渗透到证券市场的信息,可以有力的传递出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及国家监督部门管理干预经济的目的,达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4四、通过对其他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进行金融监管影响经济发展产生的意义。21世纪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高速的经济发展带动了资本市场的兴旺蓬勃,如何对除银行、保险、证券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金融监管同样非常重要。通过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对金融市场中所有金融机构进行有利有节的规范与引导干预,按经济发展规律影响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同样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诸如信托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合作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外资金融机构等等其他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金融行为均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国内经济市场的稳定安全、金融市场的高效率信用支付及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营活力,而在当前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金融监管一方面要切实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运行情况,另一方面要重视国际间金融监管协作,不断适应学习与改进,改变单调内向的监管目标,采取综合性的国际型的监管策略、监督手段,引进先进的监管工具,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国际化先进监管制度,使国内金融市场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迈向全球经济一体化,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经济资源,加强国际竞争能力,带动国民经济有力发展。3.为什么金融监管目标会发生演变?答:金融监管目标是实现金融有效监管的前提和监管当局采取监管行为的依据。金融监管的一般目标确保金融稳定安全,防范金融风险。保护知情较少者的利益。增进金融体系的效率。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促进公平竞争。金融监管理论的演变金融监管理论的演变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由于金融监管理论得到政府干预理论强有力的支持,故而会随着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争论双方的此消彼长而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金融监管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历史性。一、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金融自由化阶段20世纪30年代之前,金融监管比较尊重市场选择的结果,很少使用行政命令。其监管的目标主要是提供一个稳定和弹性的货币供给,通过行使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以及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来防止银行挤提造成的不良影响。这种状况与当时自由资本主义正处于鼎盛时期是密切相关的。与此同时,此阶段的金融监管理论是不系统的。由于经济自由主义盛行并占据统治地位,人们坚信“看不见的手”的力量与市场机制的完美性。在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代表,他们不承认市场是有缺陷的,信奉金融业的自由经营原则,尤其信奉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即今天所说的市场机制,它消除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屑,使得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从伦理的角度来看不再是一种令人难堪的行为。可见,20世纪30年代以前是处于金融自由化阶段的。二、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传统的金融管制阶段30年代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大危机,使得各国政府相继采用了管制措施,并将以单纯的法律约束为特征的金融管制逐渐发展成为具备丰富手段和内容的金融监管。这一时期的金融监管目标是以金融业的安全性为主的,以求防止金融体系的崩溃对宏观经济的严重冲击,而金融监管则集中表现为对货币及银行机构的监管。三、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金融监管阶段70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的崩溃和浮动汇率制的产生,国际资本出现了相对过剩,为了寻求资金出路,银行经营日益国际化。为了避免风险、增加利润以求在激烈5的竞争中生存,银行被迫通过金融创新来逃避法律的监管。对此,在美国与国际清算银行的倡导下,西方十国集团采取了国际联合监管行动,于1975年在瑞士巴塞尔达成了《巴塞尔协议》。该协议既为国际银行监管提供了法规依据,也为各国制定和完善银行业的监管法律制度提供了指导原则。此后,巴塞尔委员会又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国际金融监管的重要文件。委员会强调银行监管是对银行经营风险的控制,而不是对银行经营行为本身的控制。此种方法也因此被称为积极的监管,其基点在于承认银行始终处于风险之中,监管者的任务是保证银行谨慎经营并防止个别风险演变成系统风险。四、20世纪90年代至今安全与效率并重的金融监管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一系列金融危机推动了金融监管理论逐步转向协调安全稳定与效率。赫尔曼、穆尔多克、斯蒂格里茨等经济学家在对东亚经济的分析中指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信息严重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据此,在此阶段主要有如下几个典型金融监管理论: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金融监管理论是伴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利用了信息理论与激励理论的原理向功能观金融监管的理念发展,使其更加符合当今金融业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在此阶段各国都较为注重研究如何实现金融监管的安全与效率兼顾4.中介机构协助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作用如何体现?答:可借助的社会中介机构包括外部审计师、外部会计师、律师和外部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接受监管当局的委托,协助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活动,须取得金融监管当局的认证资格,其条件一般为:1.有相当数量的具有金融业务知识或经验的注册会计师2.具有较好的金融审计记录和声誉3.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范4.能够与金融监管当局积极配合5.洗钱的主要渠道有哪些?所谓“洗钱”,通常是指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真实来源和性质,并使其表面看起来合法的行为和过程。通俗地讲,就是把犯罪收益得来的“黑钱”或“脏钱”进行处理,使之披上合法外衣的活动。狭义的洗钱,是将非法收入合法化的过程,是洗钱者利用金融系统将非法资金通过保管、投资、帐户间的转移支付等手段转化为合法资金,使之进入正常的货币流通领域,为其所用的过程。通常犯罪收益称为“黑钱”,所以,对犯罪收益进行清洗使之合法化的活动被形象地称为“洗钱”。广义的洗钱是,除了包括最初的非法收入
本文标题:期末试题-金融监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7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