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探讨电气化以及自动化专业建设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质量监控体系中国论文职称论文探讨电气化以及自动化专业建设的策略研究[摘要]文章围绕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质量监控体系五个方面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质量监控体系1前言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已融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何培养和造就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具有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电气工程人才,是高校教育者应该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围绕以突出主干,优化结构,以形成学生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为目的的教学计划制定;集科学性、先进性、整体性、特色于一身的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的既能“动口”也能“动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立足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高质量、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加强实验实训资源的整合,充实实验实训基地的功能,提高实验实训资源的使用效率为目的的实验室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五个方面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进行了探讨。2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定位就是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其特点是:以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1]。培养的学生要系统观念强、基础知识宽厚,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理论知识较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依据培养目标,在设置培养方案时,就要注意融教学与实训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以使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好的教学计划,是培养高质量工程建设人才的重要保证。3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突出主干,优化结构,以形成学生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为目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遵循以下原则: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全面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心理素质、文化修养、身体素质等[2]。业务素质方面设置了四个方面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任选课程。除了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要努力为学生打好人文社科、管理科学、外语综合能力的基础,以致力于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加强实践环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3]。目前我国企业一般不能为大学生提供工程训练的机会,所以大学就应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锻炼机会,使学生在某一方面具有比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实践类型有课程实验、技能实训、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毕业设计、课外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格健全,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要求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能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系统了解电气自动化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发展状况;掌握典型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工具。在能力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软件编程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能够进行小型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较强的专业学习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能力和必要的基本工程技能。在能力专长方面:具有一般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常用电子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一般小型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制作能力。4制定集科学性、先进性、整体性、特色性于一身的课程建设体系为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制定一套集科学性、先进性、整体性、特色性于一身的课程建设体系。课程建设分为五类:精品课程、优秀课程、重点建设课程、特色课程、和合格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副教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鼓励博、硕研究生参加精品课程建设。优秀课程。有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教师授课水平高、效果好。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主讲教师必须是教授或副教授,有计划地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教学大纲具有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并具有一定的特色。重点建设课程。建立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教师梯队,有学术带头人。有明确的课程建设规划。以课程特点为依据,制定具有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特色课程。鼓励具有丰富教学及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或讲义,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5建设一支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教育,以人为本;人才培养,教师为本。作为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师,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的既能“动口”也能“动手”的“双师型”教师。高校的教师大多都是从上大学、上研究生,然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的,自身缺乏实践经验。让他们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教师平时教学任务较重,可以分批利用暑假或专门一学期安排教师进厂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作为企业的技术资源。除此之外,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参与产学研工程技术项目,尽快地让他们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经过几年的培训,逐步形成一支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4]。6提高实验实训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实验室建设及实践教学6.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地位让专业教师和学生达成“实践才是工程专业的根本”的共识,牢固树立“实践教学同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实践是工科人才成功之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的改革,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平分秋色”。6.2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巩固和扩大校外实训基地通过资源整合、学校投入,建设开放性、针对岗位实际、设备精良、功能先进的实训中心,提高实验实训资源的使用效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到实训中心进行操作和技能训练,允许学生在此从事科技实验、技术革新等创造性活动。校内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方面有随时性、方便性、显效性的优势。鉴于目前建立校内实习工厂的条件不成熟,校内实训主要在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进行。校外实践教学更具真实性、实用性。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在社会上选择一些企业、公司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在加强岗位技能训练的同时,增加一些技术革新、产品设计、方案论证、管理训练、高技术操作等内容。6.3建立稳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探索“内技能,外技术”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初步专业技能由校内实训基地培训解决,在此基础上,再到公司、企业参加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实践。在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生产、岗位设置、人才需求以及企业的发展规划等状况。在最后一学期,据学生个人特长,采取委托实习、顶岗实习、用工实习等多种形式安排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6.4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实践教学应遵循技能与能力训练培养的教学规律,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构建由基本技能、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多阶段培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又相互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1]。根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压缩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验教学学时,并调整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对课程实验进行充实和改造,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一些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授课方式上,避免照本宣科、统一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比如,电工实验中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有: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伏安法;半电压法;零示法等。以前,往往都是规定某一种方法,学生按照给定的方法步骤完成,学生完全依赖教师,个性得不到发展,也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让学生可以根据有关原理和仪器条件自己选择用哪种方法,然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哪种方法简便,更合理,误差小等等。虽然还是验证性实验,但教学的效果显然会不一样。在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教师提供一些小型的设计课题,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在遇到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另外,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在完成必做项目,受到基本训练后,结合自己情况选择参加难易不等的实验项目课题。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才能得以体现,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习惯。此外,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一是组织学生积极申报学院设立的“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通过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也模拟了项目申请、制作、结题的全过程,得到的能力培养是全方位的。二是依托大学生电子协会开辟大学生电子设计应用能力。三是开展各类竞赛活动,组队参加省级和全国性竞赛,以点带面开展全方位实践训练。7完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运行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为使教学既遵循专业本身课程设置的规律与特点,又符合社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技能要求,结合本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如《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实践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教师备课制度》、《学生考试管理制度》、《考试阅卷和成绩评定规范》、《教材编写、选用、评估制度》等。(2)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断加强教学运行情况的监控工作,努力把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落到实处。(3)严格执行日常教学双向考勤制度,坚持领导听课制度、教学信息员反馈制度和教师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4)建立全程教学检查制度。学期初对教学准备进行检查,期中举行迎接学校期中检查的自查,期末进行考风检查,狠抓考风促进学风。进一步加强考试管理,阅卷采取集中阅卷、流水作业的形式。(5)积极实施导师制。导师制的实施对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一定的作用。(6)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室活动。如互相听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改革课、教学问题专题讨论、疑难问题会诊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7)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成绩登记册等材料要求规范、齐全,教学安排合理,执行情况良好。(8)各种教学资料的管理符合规范。每个学期教师上交的教学档案(包括学生试卷、试卷分析表、成绩册、实验报告、教师听课记录等)要求规范齐全。8结束语加强能力培养、提高专业素质,既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人才个人发展的期望。我们将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学科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培养出更多的顺应时代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参考文献:[1]李晓,刘天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2007,23(1):83-85.[2]张爱玲,韩富春,卜庆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19(1):71-73.[3]韩力,詹忠贤,严欣平等.构建面向21世纪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S):21-23.[4]郑荣进,黄家善,陈兴武.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7):54-56.
本文标题:探讨电气化以及自动化专业建设的策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75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