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未来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哺育我成长的家乡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目的要求:1.知道自己家乡的名字、名字的(演变)来历,2.学会使用图例、方向标、比例尺等工具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及相邻省份。3.通过访问、调查家乡的来历等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重点难点:1.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2.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教学准备:中国地图、甘肃省地图。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二、谈话引导。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1、看地图,找家乡。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三、找家乡,画家乡。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4、学生上台展示。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五、小结第二课:我的家乡风光好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教学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三.画一画,评一评。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四.说一说,唱一唱。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3.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4.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五.活动:我是小导游。第三课:家乡的四季变化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交流等多种途径,了解家乡气候的主要特征。2.知道在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同。3.体会气候特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学准备1.中国气候分布图一幅。2.气象卫星云图。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4收集家乡四季变化的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1.出示中国气候分布图,教师简单介绍我国的气候特征。2.小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季风气候显著。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4.小结: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方和北方普遍高温。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这样的气候,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5.请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一些气候和生产、生活的关系。活动二:我是小小气象员1.课前一周请学生记录本地区的天气。2.播放天气预报,请学生观看。3.学生做小小气象员.介绍自己记录的某一天的天气。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具体的例子。)5.小结: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活动三:介绍家乡的四季l、课前学生收集自己家乡一年四季的平均气温。2.结合前两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家乡气候的特征。3.小组交流:家乡的四季。4.在教材第12页上记录自己家乡一年四季有哪些主要特征。5、展示记录结果,同学之间互相评议。活动四:小调查:不同季节的生产生活1.了解不同季节的生产活动。先出示教材第13页的四幅图,请学生谈谈图上的内容,自己了解的农业生产活动;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进行补充讲解。2.有条件的学校给学生播放春耕夏管秋收冬储活动的录像片。3.分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产活动不同?4.出示教材第13页上的四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内容。5.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图上的活动。6、指导学生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查找资料、询问大人等多种途径了解:在自己的家乡,人们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有哪些不同。7、将调查结果填入教材第14页的表中,谈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明白四季的气候特征不同,人们的生产、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第四课:家乡物产知多少教学目标1.知道家乡的主要物产有哪些。2.体会家乡物产与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的关系。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的情感。教学准备1、收集我国有名的物产的资料。2.准备家乡名优特产实物。3.布置名优特产展台。4.金点子奖牌l~2枚。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说说家乡的物产1.出示教材第15、第16页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这几个地方的物产,使学生明白,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物产。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先将自己知道的家乡的物产列出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在组长的带领r,将各个同学列出的物产进行归类,最后总结出家乡的物产有哪些。3.小组归纳统计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要求说出物产的名称、特色、用途等。活动二:小调查:家乡的物产1、教师导入:本节课我们将开展以调查为主要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调查的内容是自己家乡有哪些物产。2.提问: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调查?小结:可以去图书馆看书,可以上网,可以询问家长,可以去产地参观、访问等。3.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指导学生制定调查计划,分类去调查。4.调查后,将结果填入教材第17页的表格中。5.各组派代表汇报调查结果。活动三:讨论会:为什么自然环境不同,物产会不一样1.教师说:通过前儿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地方,物产不一样。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为什么自然环境不同,物产会不一样?2.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地貌地形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气候特征不同,适合生物生长的条件就不同。如平原地区,有广大的肥田沃土给我们以衣食之源;山地,给我们生长了大量的森林,贮藏r丰富的矿产等等。3.辩论:能不能把南方的香蕉拿到北方来栽种?首先根据教材第17页中女孩提出的问题出示辩论题,正方:能把南方的香蕉拿到北方来栽种。反方:不能把南方的香蕉拿到北方来栽种。第二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五课:民居与饮食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民居的特点,探究房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画出家乡独具特色的民居。2.了解家乡饮食的特点,实地品尝独具特色的家乡小吃,知道它的特点。3通过学习,探究家乡的民居、饮食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家乡。教学准备I.师生共同收集全国各地具有地域特点的传统民居的图片资料、声像资料等。2.进行实地的参观和调查活动,了解家乡的传统民居和饮食方面的特点,并记录下来。3.收集我国饮食文化方面的资料,调查各地饮食的不同特点。4.品尝并归纳家乡风味小吃的特点,尝试学习制作某一种小吃。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传统民居大聚会1.首先要求同学们将事先收集的有关祖国各地民居的图片资料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2.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交流学习收获。活动二:探究房子的秘密1.将学生收集的各种家乡传统房子的资料汇集在一起,并将学生分为三个学习小组,分别进行探究学习活动。2.举办夸夸家乡的房子汇报交流活动。教师要注意相机引导和指点。3.请学生自由以图画的形式,将本节课所收集的家乡住房展现出来。活动三:天南地北话吃饭1.教师导人: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饭?2.学生交流,教师提醒同学们注意倾听。3.教师引导:你们刚才听到同学们说到爱吃的饭时,是否发现了什么规律?4、引导学生了解饮食的地域差异。5.提出学习的重点内容:今天我们来共同交流祖国各地不同的饮食习惯,请大家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说说各地饮食有什么不同?6.学生阅读课本,联系收集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完成表格的填写。7、师生交流,明确: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造就了人们饮食习惯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主要食品及其形成原因。活动四:风味小吃品尝会1、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活动,从下列三种方式中任选一种,进行课前准备:(1)每人准备一个卡片,收集整理一个地方名小吃的介绍资料。(2)学会制作一种地方风味小吃,亲手制作一种家乡风味小吃带到学校来。(3)在了解记录一种地方风味小吃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购买一种家乡的风味小吃带到班级来。2.风味小吃品尝会。第六课:家乡的方言教学目标l.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明确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2.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与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进行各地方言的了解调查活动,收集相关的方言资料。2.学生收集家乡方言土语词汇,记录下来。3.家乡地方戏曲或方言节目录音录像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明确利弊1.教师播放用家乡方言表现的各种节目录像导人,引导学生观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交流谈话:同学们,我们是哪里人?是否喜欢家乡的方言?谁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大家说方言时有什么感受?3.学生交流,体会家乡方言的特点。4.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方言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5.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家乡人与方言的关系。6.引导学生交流说方言在生活中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7、师生共同归纳:方言不利于广泛的交流,特别是在与外地人的交往中,很多时候可能会因为交流不便,耽误事情,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活动;辩论会: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1.对比方言与普通话2.小小辩论会(1)辩论会将学生按照见解的不同分成小组,小组合作进行辩论。分别阐明己方见解。(2)归纳明确:普通话与方言都应该会说,针对不同场合、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语言,既不妨碍交流,又保留家乡留在我们身上的烙印。活动三: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课外)L、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在班上交流。2将其与普通话对比,让自己学好普通话,说一口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第七课: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目标1.引
本文标题:未来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7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