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以江山市为例
-1-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以江山市为例我市土地总面积2019.48平方公里,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其中山地丘陵占88.8%,属于典型的山区丘陵地带,相比省内东北部平原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近年来,各级对发展山区经济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山区经济作为推动欠发达地区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衢州市提出要建设山区经济的示范高地,我市提出在今后5年要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幸福江山”。当前,中央、省各级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对农业部门来说,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山区农业经济面对着良好的机遇。本文以江山市为例,就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一、我市现代农业取得的初步成效我市是浙江省传统农业大市,被评为“中国白菇之乡”、“中国蜜蜂之乡”、“中国白鹅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全国重点产茶县”等荣誉称号。近年来,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一是空间布局得到优化。确立了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为重点,食用菌、畜禽、蜜蜂、果菜、茶叶和农业新兴产业等六群产业为主导,构建了“两区六群”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编制了农业“两区”建设规划,加大建设扶持力度。计划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16.6万亩,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点26个。目前,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4.3万亩、省级千亩粮食生产功能区2个,建成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4个,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日渐成型。二是主导产业特色鲜明。我市食用菌工厂化水平已步入全省前-2-列,畜禽排泄物得到有效治理,蜂业规模和效益连续20年位居全国各县(市)之首,果菜生产基本形成平原和山地两大生产区,江山绿牡丹茶品牌逐步提升,花卉等农业新兴产业发展迅速。2011年,农业主导产业总产值55亿元。依托主导产业发展,大胆探索创意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田园风光——彩色稻田艺术”获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文化创意金奖,创建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2个。三是新型主体培育提升。充分发挥龙头型农业主体的联农带动作用,积极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全市拥有江山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衢州级35家、江山市级79家;拥有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市级示范性合作社50家。农业龙头企业拥有常年从业人员达1.3万人,建立规模农业生产基地6.87万亩、联结带动农户5.69万户。四是产业基础逐步夯实。全市农机总动力达36.4万千瓦,农业机械化作业率达47%,已建成现代设施农业面积3万多亩。拥有农业类商标540件,其中省著名商标7件、衢州市著名商标19件;拥有浙江名牌9个、衢州名牌21个。拥有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26个、绿色食品8个、有机食品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2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5个。五是农民实现持续增收。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2011年落实惠农资金5166.8万元,惠及农户14万户;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育农业产业工人,使农民逐步走上发工资的道路。201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887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57亿元。二、我市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虽然我市现代农业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与平原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发展山区现代农业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3-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条件差异大。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山区土地的多样性,给基础设施建设带来较大困难;大部分山区乡镇耕地质量较低,以中低产田为主,且地块支离破碎,抗灾能力弱;大部分水利灌溉设施老化,农业机械化发展难度较大,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业生产受外借影响的基本现状没有得到改变。二是专业人才缺口大。山区乡镇中,缺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觉悟高的农业人才,有能力的农户已落户城镇,绝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年、妇女和小孩,缺乏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带头人。且目前在各乡镇从事农技推广技术人员还存在年龄偏大、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面临断层。我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总数为294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0.06%,低于全国0.08%的平均水平,45岁以上农技人员占71.3%,35岁以下的仅占4.3%,全市有35%(7个)乡镇存在农技推广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三是产业链条不连贯。我市虽发展了畜禽、食用菌、蜜蜂、果菜、茶叶等特色农业产业,但大部分农产品存在品牌不响亮、加工不精深、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尤其是各个产业的加工环节发展跟进不快,造成大部分产业还处在单一生产的状况,不能发挥产品最大效益。尤其是在农产品品牌打造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大。除蜜蜂产业外,农产品精细加工的企业不多,基本还停留在粗加工阶段。四是经营体系不健全。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山区农业生产相对分散,大部分生产经营活动仍以农户为单位进行,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对大多数农户来讲仍处在起步阶段,生产经营体-4-系还不够健全。总的来看,农业生产还是各干各的比较多,抱团合作的很少。三、发展我市山区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今年,市农业局提出了发展精品农业的思路,努力把各主导产业做细做精,真正体现出江山特色。围绕发展精品农业,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发展规模生产的同时,注重打造品牌。近几年,我市农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比如蜜蜂产业规模已经连续20年位居全国第一,工厂化白菇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在发展规模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品牌,尤其是质量品牌,引导帮助主体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指导主体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认证,提高我市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二是在培育主导产业的同时,拓展产业功能。正确把握山区各区域的经济和自然生态条件,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培育出具有山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在此同时,要强化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理念,重点突破加工不够精深这个环节,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同时,要发挥我市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功能。三是在打造发展平台的同时,培育新型主体。牢牢抓住省政府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契机,打造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平台。通过“两区”建设,促进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推进农业设施化、机械化、科技化发展步伐。“两区”主要还是依靠主体建设,因此,要加大对农业主体的培育力度。从全市面上来讲,要加大对两种龙头的培育:一种龙头是农村致富的带头人,比如重点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技术素质,加大对基层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育力度;另一种龙头是是产业发展的领头雁,比如-5-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生产主体,加大对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主体的扶持力度。四是在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坚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不单单是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做到低碳生态,坚持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农业生产中各种附加物,有的放错地方了就是污染,放对地方了就是资源。因此,要做好生态循环农业的文章。要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稻菌轮作等生产模式,扩大新型农作制度;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统防统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断创新无害化、清洁化生产模式;推进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向西北部山区搬迁,大力开展生猪排泄物专项整治;加大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力的开发利用,积极推广沼气供气、沼肥利用、太阳能热电等技术,建设沼气集中供气村。
本文标题: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以江山市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8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