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国际金融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国际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1年、1季或1个月)内,各种对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国际收支平衡表: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可以用国际收支平衡表来表示。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1年、1季或1个月)全部经济交易的统计表。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项目,它包括以下几个子项目:商品、劳务、收益和经常转移。资本项目:资本项目主要记录以下一些内容:(1)资本转移,主要包括债务减免和移民的转移支付;(2)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出售,包括不是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有形资产(如土地和地下资产)和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等)的购买或出售。金融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和其他投资。自主性交易:或称事前交易,是经济实体或个人出于某种经济动机和目的、独立自主进行的经济交易。补偿性交易:或称调节性交易。由于自主性交易不可避免要出现借方差额或贷方差额,就要运用另一种交易来弥补自主性交易所造成的外汇供求缺口,这个交易就是调节性交易。线上项目:包括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净误差与遗漏。弹性:弹性是一种比例关系,描述的是价格变动对需求和供给数量的影响。马歇尔—勒纳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研究的是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指的是货币贬值只有在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的情况下,才能使贸易收支得到改善。即,贬值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条件是:Ex+Em>1。J曲线效应:即使马歇尔—勒纳条件能够满足,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也不能立竿见影。本币贬值所带来的贸易收支改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贸易收支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从而形成一条类似于英文字母“J”的曲线,故又称为J曲线效应。米德冲突:如果政府只运用开支变更政策而不同时运用开支转换政策和直接管制,不仅不能实现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而且还会导致这两种平衡之间发生冲突,这种冲突称为“米德冲突”。丁伯根原则:经济学家丁伯根认为,为了达到一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一种有效的政策;为达到几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几种独立有效的政策,这就是“丁伯根原则”。蒙代尔分配法则: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通常对国内经济的作用大于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而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较大,它倾向于扩大本国与外国之间的利差,促使大量资本在国际间移动,进而影响国际收支。因此,他认为应该分配给财政政策以稳定国内经济的任务,而分配给货币政策以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这就是“蒙代尔分配法则”。二、填空1.流量,居民与非居民2.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平衡项目3.商品,劳务,收益,经常转移4.J曲线效应5.经常账户的收益26.调节性(弥补性)7.国内经济政策8.19859.经常项目10.ME=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率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三、判断题1.对2.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的是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3.错,储备账户借方和贷方所表示的含义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是相反的。4.错,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可能正好收支相抵,但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终差额是恒为零。5.对6.错,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7.对8.错,补贴和关税政策属于直接管制中的财政性管制。9.错,弹性论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10.对四、选择题(单项或多项)1.D2.A3.BD4.BDE5.ABCD6.A7.B8.C9.D10.A11.BC12.A13.B14.C15.ABCE16.B17.A18.ABD19.B20.ABC21.BC322.D23.ABC24.DE25.ABC26.A27.B28.D29.D30.A五、简答及论述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平衡项目。经常项目(CurrentAccount)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项目,它包括商品,劳务,收益和经常转移四个子项。资本和金融项目(CapitalAccountandFinancialAccount)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资本项目(CapitalAccount)和金融项目(FinancialAccount)两个部分。资本项目主要记录以下一些内容:(1)资本转移,主要包括债务减免和移民的转移支付;(2)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出售(Acquisition/DisposalofNon-product,NonfinancialAssets),包括不是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有形资产(如土地和地下资产)和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等)的购买或出售。金融项目又分为直接投资(DirectInvestment)、证券投资(PortfolioInvestment)和其他投资(OtherInvestment)。平衡项目(BalancingAccount)是为了平衡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借贷双方的差额而设立的项目。平衡项目包括以下的两个项目:官方储备资产(ReserveAssets)的变动和净错误与遗漏(NetErrorsandOmissions)。2.主要的国际收支差额有哪些?如何运用它们进行经济分析?答:在实务当中,人们往往根据分析问题的需要,采用不同口径的国际收支差额来分析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1)经常项目差额经常项目差额是贸易差额、劳务差额、收益差额和单方面转移差额的合计。经常项目差额是判断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地位的重要指标。由于经常项目的主要构成项目的收支状况都是在短期内难以很快改变的,因此,经常项目差额就成为了我们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期内国际金融地位及其货币汇率稳定的重要指南针。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其中,贸易差额由于其重要性及其数据获得的及时性与方便性,更是在分析中被人们所看重。(2)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是资本项目差额和金融项目差额的合计。由于资本项目的发生额相对较小,因此构成这个差额的最重要因素是金融项目差额。在金融项目当中,最具稳定性的是直接投资。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在全部流入资金中所占的比重是判断该国金融市场能否维持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资金流动的因素十分复杂,在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金融市场创新不断涌现的格局4下,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资本的大规模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当大规模的资本流进或流出的时候,会对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造成重大影响,并进而对该国的金融市场和货币汇率的稳定形成直接威胁,如在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就伴随着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出。(3)总差额总差额是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和错误与遗漏三项的合计,有时又称为线上项目总差额,代表着编表国家在这段时期内的国际收支总体状况。如果总差额为正数,则表示该国在这段时期内国际收支是顺差,相应地,官方储备就会增加。反之,如果总差额是负数,则表示该国国际收支逆差,官方储备要减少。3.简述IMF《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与第四版中关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账户设置的差别。答:为了便于在各会员国之间进行国际比较,IMF规定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构成,并要求会员国按照这个标准编制表格。IMF在其1995年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中对第四版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了一次修改。修改后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标准组成部分和金融账户补充信息。图1-1(a)《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规定图1-1(b)《国际收支手册》第四版的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项目金融项目(含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官方储备)错误和遗漏项目经常项目货物无形贸易单方向转移资本项目长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储备项目(即官方储备)错误和遗漏国际收支平衡表54。掌握主要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答: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研究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其调节对策的理论。最早的国际收支理论可以追溯到18世纪休谟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但是较为系统和有影响的国际收支理论则产生于20世纪。主要有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度崩溃后出现的弹性分析理论;50年代和6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吸收分析理论;70年代货币主义的货币分析理论;以及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内外部综合平衡理论。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是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理论。提出者是18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卫·休谟。休谟认为: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由于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因此必然造成该国黄金的外流,黄金的外流意味着该国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导致物价下跌,物价的下跌将使该国的出口产品价格下跌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与此同时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提高,从而导致进口减少。这样,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如果该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则引起黄金的流入,导致该国物价上涨,物价的上涨将引起该国出口的减少和进口的增加,从而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弹性分析理论是由英国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后经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勒纳等发展而形成的。弹性分析理论主要研究货币贬值能否带来贸易收支的改善。货币贬值要带来贸易收支的改善首先要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指的是货币贬值只有在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的情况下,才能使贸易收支得到改善。即,贬值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条件是:Ex+Em>1。即使是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币贬值所带来的贸易收支改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贸易收支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从而形成一条类似于英文字母“J”的曲线,故又称为J曲线效应。吸收分析理论探讨的是国际收支与国内经济的关系。吸收分析理论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展开分析。吸收分析理论的政策建议是通过改变总收入和总支出来解决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问题。当国际收支逆差时,表明国内的总需求过大,必须采取紧缩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减少国内总支出,特别是减少对贸易品的过度需求,以纠正国际收支的逆差。当然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减少进口的同时,也会减少对非贸易品的需求、降低总收入,因此还必须同时运用其他政策来消除紧缩性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吸收分析理论把国际收支同国内经济联系在一起。为实施通过国内经济的调整来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理论强调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的失衡是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不平衡造成的。如果国际收支逆差,即R0,则MDD,这实际上就是一国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名义货币需求量,多余的货币供应就要寻找出路,从宏观上来看,实际货币余额的调整表现为货币外流,即国际收支逆差。如果国际收支顺差,即R0,则MDD,这实际上就是一国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小于名义货币需求量,货币供应的缺口就要从国外来寻找。既然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那么国际收支失衡就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加以解决。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就要紧缩国内信贷即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就应该扩大国内信贷,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实践当中,一个国家政府的政策目标可能是很多个,既有关于外部平衡的目标即国际收支的平衡,也有关于内部平衡的目标即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纠正外部失衡的对策归主要有:(1)开支变更政策或开支调整政策,即政府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求得国际收支的平衡。(2)开支转换政策,即指政府采用汇率变动措施,使国内相对价格和国外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进而引起人们在本国商品与外国商品之间需求转换的一种政策。(3)直接管制。关于这三类政策同政府调节经济目标之间的联系,经济学家丁伯根认为,为了达到一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一种有效的政策;为达到几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几种独立有效的政策。这就是“丁伯根原则”。如果政府只运用开支变更政策6而不同时运用开支转换政策和直接管制,不仅不能实现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而且还会导致这两种平衡
本文标题:国际金融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