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机电三级安全培训试题(答案)
••肇庆市奇昌化工有限公司•机电工程部入职三级培训内容•一、设备的日常保养内容包括:•1、清扫;2、加油;3、调整;4、更换个别零件;5、检查润滑、异音、漏油、安全以及损伤等情况。•二、设备一级保养的(以操作工为主,专业维修人员配合并指导)主要工作内容是:•1、检查、清扫、调整电器控制部位2、彻底清洗、擦拭设备外表,检查设备内部;3、检查、调整各操作、传动机构的零部件;4、检查油泵、疏通油路,检查油箱油质、油量;5、清洗或更换渍毡、油线,清除各活动面毛刺;6、检查、调节各指示仪表与安全防护装置。(备注:发现故障隐患和异常,要予以排除,并排除泄漏现象。)–三、一级保养后需达到的要求是:–1、外观清洁、明亮;2、油路畅通、油窗明亮;3、操作灵活、运转正常;4、安全防护、指示仪表齐全、可靠;–四、设备二级保养的(以专业维修人员为主,操作工参加)–主要工作内容是:–1、完成一级保养的全部工作;2、润滑部位全部清洗及换油;3、检查设备的动态技术状况与主要精度,调整安装水平,更换修复零件,修复安全装置,清洗或更换电机轴承,测量绝缘电阻等。–五、二级保养后需达到的要求是:–1、精度和性能达工艺要求;2、无漏油/水/气/电现象;3、声响、震动、压力、温升等符合标准。–六、设备检修前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1、检修安全方案的确定;2、检修队伍人员的安全培训;3、检修前对设备的安全检查等;–七、检修前的准备内容是:–1、根据设备类别办理相应的检修安全作业证;2、根据检修项目要求,制订设备检修方案,落实检修人员、检修组织、安全措施;3、设备所在单位应在检修前负责进行清洗、置换,并提交设备清洗、置换分析报告。八、检修前安全教育的内容是:–1、检修作业必须遵守的有关检修安全规章制度;2、检修作业现场和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3、检修作业过程中个体防护用具和用品的正确佩带和使用;4、检修作业项目、任务、检修方案和检修安全措施等–九、检修前安全检查和措施:–1、对检修作业工具进行检查;2、对检修作业环境进行检查;3、对检修作业防护用具进行检查;4、采取可靠的断电措施并启动复核确认无电后,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启动”的安全标志并加锁十、进入设备内检修作业安全要求:–1、安全隔绝;2、通风(如氧含量不得低于18%等);–3、定时监测(设备内气体定时采样分析);4、个体防护5、监护(专人监护并统一联系信号);6、采取安全措施十一、检修结束后安全要求:1、检查检修项目是否有遗漏;2、因检修需要而拆迁的安全设施应恢复正常;3、检修工具应搬走,相应的检查用的临时辅助设施应及时拆除;4、相应的环境清理;5、检修单位会同设备所在单位和有关单位对设备等进行检查,进行单体和联动试车;6、验收交接,并做好记录;十二、设备产生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归纳为如下四种类型:1、机械性伤害危险因素;2、火灾爆炸性危险因素;3、电气危害性危险因素;4、职业毒害性有害因素;十三、电气事故的主要危害是:①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包括触电事故、电弧引起的电伤、静电伤害;②对物体的损害,主要是设备、以及房屋烧毁,引起电气装置失灵等,严重时可引起电气火灾爆炸事故;③对环境的干扰和污染,主要是指电磁污染、雷电等;④引起二次事故,指由于电气事故而带来的其它破坏作用的事故,如:高处作业触电导至坠落,引起火灾爆炸等;十四、电气事故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类型:1、造成电伤(外伤);2、电击,即触电(内伤)两种类型的伤害。十五、防止触电危险或避免电气灾害事故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可分为直接措施和间接措施。十六、直接接触预防措施遵循的原则是:1、操作人员未通过辅助手段或工具就不能触及到带电部分十七、直接接触预防措施是:1、绝缘法2、屏护法3、安全距离法4、安全电压法十八、常规绝缘材料外观检查包括:1、是否受潮2、表面有无粉尘3、纤维或其它污物4、有无放电痕迹5、表面光泽是否减退6、有无裂纹7、是否变脆8、有无破损9、有无变形10、弹性是否消失11、运行时有无异味等检查项目。十九、安全用电间接防护措施是:–1、自动切断供电的防护(如采用TN系统)2、电气隔离、加强绝缘(双重绝缘)3、不导电环境等二十、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1、隔爆型d;2、增安型e;3、本质安全型ia,ib;–4、充油型o;5、充砂型q;6、特殊型s;7、无火花型n二十一、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事故预防措施:1、应采用钢管配线,用接线盒,严禁有裸露点或沿表面敷设;2、根据工作场所特点选用适当的防火防爆型电气设备;3、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使电气设备尽量避开易燃或易爆建筑物件;4、应保持电气连接良好和有足够的绝缘能力;5、接地、接零完好,短路、过载和报警装置灵敏可靠,有良好的通风装置二十二、锅炉选购、安装、使用安全管理内容:1、具有设计资质单位设计的设备;2、由具有资质的单位制造,并具有技术监督局检验合格的出厂证明;3、由具有安装资质的单位安装;4、安装验收合格后,报当地技术监督局使用登记,并进行定期检验二十三、安全阀的安全要求:1、安全阀应有金属铭牌,垂直安装,并尽可能装在锅筒或集箱的最高位置;在安全阀和锅筒之间严禁装有阀门或取用蒸汽的管路2、安全阀的总排放能力,必须大于压力容器最大连续排放量,并保证在所有安全阀开启后,压力容器内的压力上升幅度不超过设计压力的1.1倍二十四、压力表在以下情况下停用:1、指针不能回到零位;2、表内泄漏或指针跳动;3、表面玻璃破碎或表盘刻度模糊不精;4、没有封印或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限;5、因其它缺陷使压力表失去准确性二十五、锅炉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岗位责任制2、锅炉及其辅机的操作规程3、巡回检查制度4、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二十六、火灾、爆炸危险事故预防技术措施:1、消除着火源消除着火源的措施(①明火控制②摩擦与撞击火花控制:③电气火花控制④控制人为火源⑤严格动火管理)2、控制可燃物控制可燃物的措施主要有:(①采用密闭措施防止易燃易爆危险物的泄漏与渗透②以不燃物或难燃物代替易燃易爆危险物,是防火防爆的根本性措施,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产品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应优先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③降低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如在车间或库房采取全面通风或局部排风,使可燃物不易积聚,从而不会超过最高允许浓度④对于那些相互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的物品应加以隔离,分开存放⑤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参数,控制投料速度、投料顺序、严格物料配比等)3、隔绝空气,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二十七、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动火管理内容:1、动火运作过程的监督管理2、动火安全措施的落实3、动火管理职责的落实二十八、实际中应严格执行下列动火程序:1.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2.落实动火管理职责3.制定与落实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4.动火检测分析二十九、动火管理职责内容是:1、动火项目负责人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2、独立承担动火作业的动火人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并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3、监火人应由动火点所在单位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消防知识的人员担任。三十、一级和二级动火作业安全要求①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②高空进行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染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③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④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20%;⑤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⑥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⑦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⑧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应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应不小于10米,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⑨动火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本文标题:机电三级安全培训试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13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