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村级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1当前村级党组织建设问题的研究本文所指村级党组织的内涵:包括农村村级党支部委员会、党总支委员会和村党的委员会。近年来,我国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发生了深刻变革。农村出现阶层分化、新兴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农民思想更趋开放、人口流动打破社会固有结构、乡村治理面临突破与转型等,均对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不但使得传统的农村党建出现了诸多“不适应征”,而且也使农村党建工作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任务,从而引起了理论界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普遍关心和讨论。根据近年来理论界讨论有关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若干理论观点,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农村党建工作的亲身实践,现将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初步对策概述如下:一、加强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不够牢固,党和人民的事业就难以建设发展,党的战斗力就难以有效发挥。特别是农村基层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肩负着领导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发挥着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战斗堡垒作用。(一)加强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工作,是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各项政策的客观要求2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并以此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曾经在1982年-1986年连续下发了5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从2004年-2008年,中央再次连续下发了5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足以表明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作为农村基层党支部,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服务发展大局的高度,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光荣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保障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二)加强农村村级党组织工作,是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业产业得到稳步发展,农民收入得到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继续保持了稳定、有序的社会局面。总体来看,农村基层党支部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也是好的,都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3展,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基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有的村发展的活力和后劲都不够强,有的村干部感觉很迷茫,村级经济的发展长期徘徊不前,农民群众怨声载道;有的不能开展正常的组织活动,重大问题随便拍板决定,结果造成很大损失,引起了普通党员和群众的强烈反感;少数村干部廉洁自律的要求还不够高,群众观念比较淡薄,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徇公肥私现象比较严重,群众意见极大,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三)加强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我们说,支部强,村就一定强,或者暂时不富也不要紧,一定会富的;但是支部不强,有些村即使是富的,也是不稳定的。新农村建设很关键的是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能够成为村民真正信任的党支部,这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使农民群众感觉到中央的政策是对的,才能对奔小康、走致富道路充满信心。建设和谐新农村,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务必要着眼于服务群众、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创新农村党建载体,整合各类组织资源,不断强化发展经济、管理社会、提供服务的功能,拓宽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实现党组织从领导型向引导型、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要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农服务体系。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统筹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农民群众的发展意愿和根本利益紧4密结合起来,整合为农服务资源,疏通为农服务渠道,建立一个健全、完善、惠及全民的新农村建设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水平,真正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要把农村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融入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中,把农村党组织的政治领导落实到服务群众的具体活动中,联组入户,挂钩联系,使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党员干部动起来,农民群众生活好起来。(四)加强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如何、执政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落实和党的执政根基。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面广量大,深深扎根在基层,直接面对党员群众,必须肩负起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使命,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让科学发展观植根于每一个农村党员干部的头脑,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行动。要紧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注重发挥党员培训基地、党员致富带头人、党员示范户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能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有效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二、当前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5(一)当前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中已涌现出众多的亿元乡镇、亿元村。农村的发展是与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分不开的。然而,我们在看到这喜人的形势面前,也应该看到在新的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村级党组织自身的缺陷(1)岗位职责“错位”,责任化程度不高。由于《党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权限划分的原则性和模糊性,在村务决策时,一些地方出现了党(总)支部和村委会摆不正位置,理不清职责,分不开责任,两者之间相互较劲,或争夺、或指责、或推诿。(2)组织生活“变味”,民主化程度不高。一些村级党组织对贯彻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遵守党的政治生活原则方面存在随意性和散漫性,总把民主生活会开成工作总结会、成绩表彰会;少数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喜欢搞“一言堂”,独断专行,决策时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反对的意见,不愿接受监督等。(3)党内监督“乏力”,规范化程度不高。近年来,虽然推行党员议事会、开展党务公开等活动。一些党员党性观念趋于淡化,党规党纪知识贫乏,基本上不能发挥监督作6用;从监督机制上看,党风监督还处于被动地位,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缺少必要的监督保障机制。(4)党建工作“走调”,正常化程度不高。不少村级党组织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一般把工作的着力点主要放在经济工作上,对党建工作说的多,做的少,使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有的村级党组织没有把党的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组织设置与活动方式滞后于农村形势发展变化。(5)部分农村村级党组织的力量不高。部分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发挥作用不好,或者不起作用,甚至处于瘫痪状态,有的在农村市场经济面前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领导农民闯市场奔小康;有的地方干部关系紧张,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封建迷信泛滥,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2、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1)政治观念淡薄,进取意识不强。一些村干部长期不学习,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政治信仰、进取意识淡薄,缺乏开拓精神;;一些村干部畏首畏尾,敷衍了事,服务意识不强,不能全面履行工作职责,缺乏带领群众治穷致富发展经济的真本领;一些村干部心术不正,私字当头,甚至暗中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群众威信较低;一些村干部家族、宗族观念浓厚,走不出“封建宗法”的怪圈,甚至被少数黑社会势力牵着鼻子走,挫伤了群众对村级党组织的信任之情。7(2)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作风不实。一些村干部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适应示范、引导、服务的工作方法,布置任务、下达指标强制执行,否则罚款、罚物,甚至打骂群众,不尊重群众人格;有的村干部以权谋私,办事不公,处事不当,甚至索、拿、卡、要,引起群众不满,特别是在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指标安排,不能一碗水端平,搞优亲厚友,激起了群众的对立情绪;少数村干部工作作风浮飘,虽然身在基层,却不愿深入群众当中,虚心听取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注重形式主义,搞花架子浪费民财。(3)报酬待遇偏低。村党支部书记是政府不发薪水,没有编制的“干部”,可谓是“干着国家事,端着泥饭碗”,不少村支书全年的工资只有3000-6000元,有的村还难以兑现,与一些迅速富起来的农民相比,经济上差距较大,这种“付出”与“受益”的不均衡性,削弱了村支书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在其位,不谋其政”。3、村级党组织中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1)党员年龄“老化”,难以发挥带头作用。相当一部分村60岁以上党员占全村党员总数的60%以上,个别村高达80%,这些党员一般活力较弱,除了少数能参与民主管理村务、进行民调外,相当一部分已经卧床不起,客观上已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由于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形不成梯次,村级党组织逐步呈现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不良态势。(2)能力偏弱,无力发挥带头作用。在家务农的农村党员队伍文化水平偏低,文化程度大多在初中以下,相当一8部分农村党员缺乏致富技能,含“经”量不高,很少能够率先致富,更谈不上带领群众致富。(3)信仰动摇,不愿发挥带头作用。有的党员党性意识和纪律观念较差,宗旨意识淡化,只管自己致富忙,不管他人“瓦上霜”。(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农村“两委”权力运行机制弱化村级党组织的影响力在实际工作中,村级组织的领导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公共事务、个体事务的领导和管理等方面,这就使得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职能很难明确分工。有的村委会的同志认为,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行使职权,村党支部无权过问,并以此为借口,排斥村党支部的领导。这种认识把基层民主极端化,是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表现,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村民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的自治活动,村委会必须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是我们在处理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有的同志对村党支部核心领导作用的发挥存在片面认识。认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是体现在抓党建、管党务上,除此之外的权限都属于村委会。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虽然在原则上承认了党支部是领导核心,但在具体工作中不仅不接受党支部的领导,而且与党支部争权。这种对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在表面上肯定、实质上否定的观点和做法也是错误的,也必须纠正和克服。党支部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其作9用决不仅仅局限在抓党建、管党务上,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必须从各个方面体现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这条原则,在我们处理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中,要毫不动摇。2、部分村级党组织对于利益问题日益呈现出的“疏离化”和“边缘化”倾向削弱了自己的影响力一方面,村级党组织所控制的集体财产比以前少多了,而他们为村民们提供的公共服务更是日益减少,农民们因而敢于大胆、频繁地批评村干部;一些农民不再愿意为村干部的补贴掏腰包。另一方面,地位下降、权力缩小后,许多村干部开始将为公众服务看成负担。村级党组织对于利益问题日益呈现出的“疏离化”和“边缘化”倾向,极大地削弱了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渗透能力和为农民提供必要及常规性公共服务的能力,从而影响到部分村级党组织的作用发挥。3、农村宗族势力、宗教势力、邪恶势力、金钱势力等社会性力量影响到村级党组织的影响力宗族势力,是一种以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权力,其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国家正式权力的允许和对农村社会的控制程度。虽然在目前国家权力对农村社会控制程度还相当高的情况下,宗族势力还难以构成完整的组织力量,只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而存在。但是
本文标题:村级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31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