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三)政治化文学思潮——批判运动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2、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4、文艺界的整风反右运动二、胡风的文艺思想1、对“五四”新文学的看法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以市民为盟主的中国人民大众底五四文学革命运动,正是市民社会突起以后的、累积了几百年的世界进步文艺传统底一个新拓支流”。胡风的文艺思想和态度一直在坚持着五四的文学传统。2、关于民族形式的问题胡风认为:民间文艺不可能有民主主义的观点;应该“从社会基础相类似的民族移入形式。”3、现实主义观点——与周扬、林默涵、何其芳分歧的中心(1)现实主义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文艺上的体现,是艺术方法上的特殊形式。→此观点一方面体现了世界观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世界观指导一切。[而林默涵的观点则是主张方法论与世界观是合一的。胡风把一个作家分成感受世界和观念世界,前者是对世界的忠实,后者是世界观。(2)主观战斗精神——强调一个作家主体的敏锐的感受力,燃烧的激情、深邃的思想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最早胡风指的是作家主体的“人格力量”和“战斗要求”。胡风认为,作家的创作过程是作为作家的主体与客观对象“相生相克”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的自我扩张、不断的自我斗争的过程。胡风长期对于文学理论问题的独立思考与坚持,最终导致了一幕令人震惊的、剥夺人身自由的悲剧。这里面固然有文学界内部的宗派主义在作怪,但根本原因还是将文学创作变为政治工具的“敌我政治”思维的结果。–激进文艺实验的结果——样板戏1)“样板戏”的基本结构要素: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革命历史故事;二是经过改造的古老戏曲形式(京剧)、西方古典艺术(交响乐和芭蕾舞);三是精细的艺术形式。2)“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的特征:1、为对中心政治任务的宣传服务;2、两结合的创作理论;3、利用大众艺术形式;4、利用“脸谱化”、“程式化”等简单的技巧,直接将政治观念变成美学符号;5、组织方式上的“三结合”。–其他艺术门类的“样板”“样板小说”“样板电影”“样板歌曲”:特别是“毛主席语录歌”,形成具有狂欢色彩的群众歌咏运动,与此相应还形成了“大字报”,以及“红卫兵诗歌”的海洋。二、十七年诗歌创作的发展演变E、60年代阶级斗争扩大化后,政治抒情诗主导了诗坛潮流,诗歌变了“战歌”,标语化、口号化、政治化,政治抒情诗一统天下。(P67-68)政治抒情诗:作为独立形态的诗歌体式,政治抒情诗在50年代初中期已出现,这一概念则大约在五、六十年代之交出现。1963年开始,政治抒情诗成为主导潮流,诗人直接对政治现实进行歌唱。政治抒情诗虽然有一些优秀作品,如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但大多数作品是激昂的情绪、大批判式的腔调、口号式的语词。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郭小川和贺敬之。二、十七年诗歌创作的发展演变政治抒情诗的特点:1诗人以阶级”或“人民”代言者的身份出现,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2在诗体形态上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相结合即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抽象的思想、概念。3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渲染、铺陈所要表达的观念和情绪,节奏分明、声韵铿锵,体现出一种洪亮而阔大的“放歌性”。4经常使用“楼梯体”和铺排体两种样式,融入中国古典诗歌的对偶、排比方法,以加强形式感五、贺敬之的诗歌、创作概括:贺敬之(1924-),山东枣庄人。1939年在四川参加抗日活动,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赴延安,与丁毅等合著歌剧《白毛女》。有诗集《放歌集》《贺敬之诗选》等。贺敬之的诗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抒情短诗。表现对某些事物的感受,感情真挚,意境清新,民歌和古诗韵味浓厚,如《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梳妆台》。二类是长篇政治抒情诗。表现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如《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峰之歌》《中国的十月》。四、杨朔的散文杨朔(1913-1968),山东蓬莱人。1937年参加革命,从事革命文艺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抗美援朝期间,他曾赴朝鲜前线,著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抗美援朝结束后,杨朔主要从事外事工作,同时致力于散文的创作。文革中杨朔遭到林彪、“四人帮”迫害,服安眠药自杀。代表作有《荔枝蜜》《雪浪花》《香山红叶》《茶花赋》《海市》等散文名篇。杨朔:酿造生活与营构诗意(1)感情浓郁,诗意盎然,文本整体上洋溢着一股浓浓的诗意。(2)十分注意文章结构的谋篇布局,一般采用曲径通幽、“卒章显志”的园林式结构。誉之者称“别出心裁的转弯艺术”,斥之者则认为是“先写景物,再借喻比人,最后点明哲理、抒发情感的„物——人——理‟的„三段结构‟”的“散文新八股”五、杨朔的散文杨朔散文的特征:1)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2)注重诗境的创造。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在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3)结构精巧。常常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采取寓大于小、寓远于近的艺术表现方法。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卒章显志”的园林式结构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4)语言精美,音韵和谐,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局限:散文思想内容过于时代化;刻意追求诗境,惯用象征、比附,艺术表现有雷同倾向(见景——入境——抒情——升华——点题);(“先写景物,再借喻比人,最后点明哲理、抒发情感的„物——人——理‟的„三段结构‟)的“散文新八股”。缺少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六、秦牧的散文秦牧: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以散文著称于文坛。《古战场春晓》《土地》《潮汐和船》《花城》《社稷坛抒情》等散文是他的代表作。六、秦牧散文特点:1)散文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2)散文题材广泛、融知识性、思想性、抒情性于一体。谈古论今、旁证博引,显示出深厚的生活和知识根底。如《土地》。十七年间,秦牧提出了散文题材与表现形式多样化,散文知识化、艺术化等主张。3)散文真正具有“形散而神不散”,表达方式没有固定格式,潇洒自然,语言流畅讲究,文笔游走灵活,联想奇妙,思路开阔,感情自然流露。4)语言流丽酣畅、凝练生动,具有“林中漫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风格。不足:一些知识性材料在不同篇目中反复使用,重复、落套。围绕一个说理中心,过多地罗列材料,有冗杂之嫌。七、刘白羽的散文刘白羽(1916-):现代著名作家,北京通州人。在散文、报告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都有所成就。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出版的散文集有《红玛瑙集》《秋窗偶记》《冬日草》《平明小札》《刘白羽散文选》。他的散文基调是歌颂光明、歌颂英雄的人民,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风格激越、刚健,闪耀着时代的光彩。七、刘白羽散文的特点:1.散文的基调是歌颂光明、歌颂英雄的人民,具有深刻的哲理性。2.善于使用对照手法制造波澜,结构错落有致。3.融情于景,借以抒写壮怀激烈的诗情,是刘白羽散文的基本特色。4.雄浑豪放,是刘白羽散文的基本风格。“十七年”小说概述17年小说从题材角度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农村小说、历史小说、都市小说和工业题材小说以及非主流小说等多种题材。其中农村题材小说和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占据了主要的位置。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官方文艺的需要:一方面需要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为中国革命提供历史的合法性叙述,另一方面需要农村题材的小说为官方提供现实执政的合法性叙述。1.建国之初:历史的转折和美学的断裂。(1949-1952)•创作成就:总体水平不高。(1):表现婚姻、家庭、爱情的小说,如马烽《结婚》、赵树理《登记》;(2):对战争岁月的回忆,如孙犁《风云初记》;(3):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描写,如杨朔《三千里江山》。•创作成就不高的原因:(1):作家没有找到表现辉煌的方法,不能深入生活,功力浅、层次低;(2):当时的指导思想是赶任务、写中心,这一指导思想是错误的。(3):政治运动的阴影笼罩,造成了作家思想的不开放。•2.初步收获。(1953-1956)•农村题材:赵树理《三里湾》、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战争题材:《地道战》、《铁道游击队》、《保卫延安》;抗美援朝题材:《上甘岭》、《洼地上的“战役”》•3:文学干预生活之后,政治对文学的干预。(1956-1957)•干预生活的作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改选》、《入党》;突破爱情禁区的作品:《爱情》、《小巷深处》、《在悬崖上》•4.物质的贫困和精神的收获。(1958-1960)•长篇小说大量涌现:如《创业史》、《苦菜花》、《红日》、《红岩》、《红旗谱》等。•原因:(1):长篇小说有相对长的周期,在58年到60年发表的作品大致仍是56年到57年开始创作的,是思想解放的结果。(2):经过十年的积累,作家的思想成熟。•5:在历史的隧洞里摸索。(60年代初)作品有《广陵散》、《杜子美还家》等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十七年是指1949-1966,建国后到文革前。•十七年文学中,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作家最多,作品最多,成绩最突出。•代表作家作品: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三、《红旗谱》的思想与艺术特点(一)完整展现了中国农民由个人自发的反抗到组织起来自觉地进行阶级斗争的历史过程。《红旗谱》的重要特点在于它不是单纯地写阶级斗争,而是立足于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实际,在广阔的生活中表现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力图写出中国农民从个人反抗到有组织的阶级斗争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小说深入地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生活的现实,显示了较大的真实性和深刻性。(二)具有史诗的品格与特点。史诗,通常指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叙事作品,它描写的通常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受到普遍尊敬、爱护的英雄,一般具有庄严和崇高的美学风格。梁斌一开始就有意于把《红旗谱》写成一部中国农民革命的史诗。小说的着眼点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国革命的“起源”。所谓革命的“起源”就是中国革命发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一般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探讨革命者投身革命的心理动机、思想转变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探讨二三十年代在中国的乡村和城市革命运动最初的孕育和展开。(三)小说成功塑造了朱老忠这样一个英雄的形象。朱老忠是跨越新旧两个历史时代的人物。他的性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压迫者有强烈的阶级仇恨;同时他还有中国北方农民那种“为朋友两肋插刀”,重团结、讲义气、舍已为人的性格。他的思想性格集中地体现了农民对地主世世代代的阶级仇恨,体现了为党所启发、所鼓励的农民的革命要求。因此,朱老忠是一个兼具民族性、时代性和革命性的英雄人物的典型。(四)“田园生活”与“革命叙事”的结合《红旗谱》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作者努力把阶级斗争的主题与民族心理、乡村风俗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梁斌说:“想要完成一部有民族气魄的小说,我首先想到的是要做到深入地概括一个地区的人民生活。地方色彩浓厚,就会透露民族气魄。为了加强地方色彩,我曾注意一个地区的民俗。我认为民俗最能透露广大人民的历史生活。•三、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风貌1革命历史的宏大叙述和史诗建构: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和吴强的《红日》全方位、多侧面地再现了中共领导的重大战役,小说中对于宏大的现代战争场面的描写突破了传统战争题材小说中的传奇性描写。2革命历史的奇迹化和英雄化:曲波的《林海雪原》和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代表了另一种革命历史小说的写作,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情节的传奇化和人物的英雄化。《青春之歌》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学生运动,专力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长篇小说。作品描写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期间(931-1935)的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时代面貌,刻画了以林道静为中心的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学生运动。二、《百合花》的主题内涵《百合花》的主题是什么?军民鱼水情还是另有主题?“护送”
本文标题:政治化文学思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37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