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构建基于数字化图书馆支持的资源提供服务模式
1构建基于数字化图书馆支持的资源提供服务模式——以建设汉语言专业《语言学概论》数字图书书架为例张宇1姚晖2付秋会3王蔚4(西安广播电视大学,陕西西安710002)【摘要】模拟现实传统图书馆中的书架展示方式,按照专业课程,一门一门地在网络上建立虚拟的专业课程数字图书书架。学员进入网络空间后,在这个书架上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专业课程资源。专业课程数字图书书架建设要遵循:“三结合”的原则、质量原则、多样化和丰富性原则、前沿性和时效性原则。《语言学概论》课程书架的资源主要有:教材及专著、代表性论文或文章、网络课件、整理后的网络互动资源、专业课程考试试卷、各相关专业网站等等。【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专业课程书架语言学概论资源提供引言2007年6月,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申报了《构建基于数字化图书馆支持的资源提供服务模式的研究——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为例》课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2007年8月28日,将此课题正式立项为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关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之一。此课题的基本点是,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将传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习者个人的学习和探索过程。课题选取汉语言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为探索的试点专业,其目标是,学生在获取专业课程的数字图书资源时变得更为便捷。本论文主要从支持服务的角度,探讨专业课程数字图书书架的建设问题。一、数字图书支持服务中的困惑及解决思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大批分类科学、数字资源海量、存储格式多样的各种数字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国家数字图书馆、各省市依托于原有图书馆建成的数字图书馆、各高等院校的数字图书馆、相关的商业数字图书公司等等。图书历来是一个高校重要的立校资本。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学生入学之初,必办的两件事是:注册和领图书卡。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如果没进入过图书馆查询资料,恐怕是不可思议的事。但是,相对于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生来说,频繁地进入图书馆查询资料恐怕也是不可思议的事。远程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远程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的师生呈现的是准永久性分离状态,学员分布于各地,既便是学校图书馆的纸质资源再多,质量再好,服务再到位,对于在线学习环境下的学员来说,基本上起不到更多的支持服务作用。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则有效地支撑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在线学习模式。随之而来的是,这种资源的海量性、重合性以及搜索的曲折性和复杂性,也给在线学1张宇(1956—)男,北京市人,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处长、校聘研究员2姚晖(1981—)男,西安市人,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信息管理员3付秋会(1976—)女,西安市人,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文法部教师、讲师4王蔚(1960—)女,山东威海人,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2习的学员设置了许多障碍。在电大开放教育的实践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以西安电大为例,学校已经建设了数字图书馆,拥有10余万册的数字图书资源和百万余篇的论文。但是在调研中却发现,学员的实际应用却不多。原因虽然有多种多样,但其中一个共同的原因是:学生无法迅速找到或根本无法找到所需的数字图书资源。笔者在2008年1月的电大考试期间,曾经与西安电大城中分校汉语专业的23名学员进行了座谈。学员表示,尽管知道数字图书,但是要找到自己所需的相关数字图书资源,太繁琐。比如《语言学概论》,找到一本图书不难,可是要找到与之相关的更多资源则比较困难,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就放弃了。的确,《语言学概论》的数字图书资源仅在西安电大各网络平台上就有不同的存储地址,既便是电大的课程责任教师要全部顺利地找到也不容易。大量数字资源的简单堆砌模糊了学员寻找特定资源的视线。因此,要做好服务就不仅是技术上的开发,更要确定一种真正为在线学习服务的思路,而这种服务式的工作是构建数字图书馆必不可少的,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数字图书馆各种技术的高效发挥和资源的使用率。国内外一些专家进行过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比如,Mylibrary就与此很相像。浙江电大张枝实和龚祥国两位专家阐述了在DEDL(DistanceEducationDigitallibrary)中,网络信息拉取(PULL)和推送(PUSH)的问题(中国远程教育2008-6P45-49)。这些构想对笔者有较大的启示。笔者的思路是,探索基于数字化图书馆支持的资源提供服务模式,为资源的搜索提供一个非常便捷的途径。具体说,就是模拟现实传统图书馆中的书架展示的方式,按照专业课程,一门一门地在网络上建立虚拟的专业课程数字图书书架。学员进入网络空间后,在这个书架上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专业课程图书资源。二、专业课程数字图书书架建设的原则通过研讨,专业课程数字图书书架资源建设的原则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一)“三结合”的原则专业课程数字图书书架的建设需要三方面专业人士构成:1、专业课程方面的教师。主要任务是组成专业课程数字图书资源评价小组,利用其专业知识对该专业相关的网络资源进行评价,并进行筛选,以确定最终的数量。2、数字图书馆工作人员。主要任务是在网络上尽可能多地搜寻和整合专业课程的资源,然后按照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并提供给评价小组。3、网络技术人员。主要任务是建设网上虚拟的专业课程书架,完成数字资源的传输工作,维护网站安全、稳定网络运转,保证数字图书资源上传下载顺利通畅。只有这三方面的人员通力协作,才能够顺利完成专业课程数字图书书架建设的任务。(二)质量原则由于网络资源海量性的特点,因而在选取专业课程的资源时,一定要注重资源本身的质量。所有的资源由评价小组做出细致和认真的评价,尽可能地选取高质量的网络资源。一般而言,资源的权威性与质量是划等号的。所以,选取时尽可能遵循以下几方面标准:某专业领域内有威望和知名度较高人士的专著或文章;某专业领域内有学术造诣的人士发布的学术观点;某专业网络上有价值的互动资料等等。除此之外,对于其他资源,根据经验,可从标注资源来源、资源是否有版权标识和作者的联系方式等来判断资源的真3实性、权威性。例如,《语言学概论》数字图书书架建设中,课题组就选取了被誉为语言学之父的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等一大批具有权威性的资源,以帮助学员们开阔视野。(三)多样化和丰富性原则就数字图书资源的内容和形式来说,应该是多样的,这样才能体现出丰富性的特点。同一主题的资源,应该有多样的形式予以表现;不同形式的资源也能够表达同一主题。以《语言学概论》书架建设为例,语言学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个学科,生活中语言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当下语言学研究也出现了用多样的方式研究多样语言的状况。所以,《语言学概论》数字图书书架在内容上,就选取了不同版本的语言学专著,也有相关的研究语言学现象的论文,还有中央电大在线平台上《语言学概论》课程责任教师胡吉成老师的网络互动资源等等。在表现形式上,有文本、网络课件、视频等多种形式。只有在提供丰富的语言学资源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成全学员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多样化和丰富性会吸引具有不同欣赏习惯的学员积极参与。(四)前沿性和时效性原则如今的社会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信息更新速度极快,所以,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前沿性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时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教育领域,信息的时效性虽然不如商业、新闻领域那样重要,然而,接触最新的资源与信息有助于让师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拓展视野和开阔思路。因而,在选取资源时,一定要注意资源的前沿性。从《语言学概论》数字图书书架建设上来看,语言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像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但是,目前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与语言学有关的交叉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应用语言学、模糊语言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等等。这就要有意识地选择这些资源提供给学员,使学员的知识不断更新。认真按照这四个原则来选取各种资源,这样数字图书书架将会使专业课程更加理论化、形象化、生动化,进而为学员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拓展性学习提供极大的方便。三、数字资源选择及整合的具体技术要求(一)提供多种信息检索手段。选取能反映数据特征、最有可能被用到的检索途径,提高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如,题名、关键词、第一作者、中图分类号等。(二)统一上传文件的格式。统一上传文本格式为.pdf,课件格式为.htm或PPT,视频为.avi,或者全部压缩后以压缩包的形式供学员下载浏览。(三)规定文件容量大小。考虑到上传和下载时的网速原因,目前规定单个上传文件最大容量为10M,过大文件应压缩分割后再上传。(四)确保上传资源网络安全性。上传的资源应进行登记,并进行杀毒操作,对于不明来源或可能侵犯版权的资源,不得下载。四、专业课程数字图书书架的建构和分类从2007年9月份开始,课题组对专业课程数字图书书架进行了整体构思,同时对《语言学概论》数字图书书架进行了全面建设。其基本架构和具体的分类为:(一)网络支持服务体系及数字图书馆支持服务系统架构4数字图书作为学习的第二课堂,与电大在线的第一课堂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支持服务体系。以西安电大为例,西安电大提供给学员的网络支持服务系统目前有:西安电大在线、西安电大数字图书馆library.xartvu.sn.cn、中央电大在线及其他网络资源。其服务功能如下图:西安电大网络支持服务功能示意图西安电大数字图书馆目前的资源主要有四种分类:1、“中国数字图书”(全扫描版),2.5万册。2、“文胜数字图书”(PDF格式),10余万册。3、清华同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电子版),130余万篇。4、专业课程书架。学员教师西安电大数字图书馆其他网络资源西安电大在线中央电大在线支持服务支持服务支持服务支持服务资源选择资源选择资源评价组中数图文胜数图课程书架电子期刊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西安电大网络平台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专业课程5西安电大数字图书馆支持服务系统示意图西安电大数字图书前两种分类属人为割裂,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采购时间不一样,又采用了政府招标采购方式,因而选择了不同的数字图书供应商。这一问题将在以后的采购中统筹解决。(二)专业课程书架的分类考虑到学员学习的便捷性,课程专业书架的架构是从形式上予以分类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以《语言学概论》为例):1、教材及专著,文本或扫描形式。如,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罗常培的《普通语音学纲要》、王力的《中国语言学史》等等。2、代表性论文或文章,文本形式。如,《基于语料库的自然语言建模方法研究》张仰森计算机科学2004.05,《从“同志”看社会的变化——北京地区国家机关公务员称呼使用考察》晏小平语言科学2004.02,《语用学空间的语境分析》汪宏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等等。3、网络课件,IP课件形式。如,中央电大在线的《语言学概论精品课件》。4、整理后的网络互动资源,文本或视频形式。如,中央电大在线《语言学概论》课程论坛中的互动资料。5、专业课程考试试卷,文本形式。如,中央电大历年《语言学概论》课程考试试卷。6、各相关专业网站,链接形式。如,中央电大在线、中国语言文字网、语言文字报官方网站等等。这6类数字图书资源上传在“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专业课程书架栏目下,管理人员可从后台进行资源的更新。五、专业课程数字图书书架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数字图书书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数字图书的网络技术问题一站式登陆,跨平台检索目前无法实现。众所周知,在数字图书的采购中,供应商除提供所需的数字资源外,同时提供了基于自身资源特点的检索、管理维护平台,可以进行一般的管理维护、统计等。这些平台各有不同,从以往采购和实际应用效果看,过多的平台不利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源整体规划和未来的整合。1、数据库不同。各供应商所提供的检索、管理维护平台的设计肯定有不同的数据库作为
本文标题:构建基于数字化图书馆支持的资源提供服务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44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