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构建基于网络的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管理体系
构建基于网络的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管理体系湖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王强1、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2、推进策略简介3、网络在高中课程改革中的作用4、推进网络应用的主要政策5、网络平台应用介绍一、我省高中课改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1、有利条件——教育大省,文化底蕴深厚。——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经验。——具有较强的课程改革研究和指导能力。——先期进入的省份,提供了经验2、不利因素——学校间发展不平衡:城市一般普通高中、农村高中与示范中学比较,师资配备和办学条件都存在很大差异,如,教师数量示范学校比城市一般中学多20%左右,比农村高中多40%左右,设备投入示范学校比一般中学高1倍,比农村高中高4倍。2、不利因素——经费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学生数生均总投入生均财政投入比例生均非财政投入比例省级示范2333175545214639%339961%市级示范4261453503138339%212161%一般高中6396312729117743%155257%平均12990933489141941%207059%——处在入学高峰期,师资、校舍、实验设备全面紧张。——应试教育的重灾区,对升学的竞争不仅是学校和学校之间,而且是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2、不利因素二、高中课程改革推进策略(一)实施课程改革的任务把国家对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间教室、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学生。二、高中课程改革推进策略(二)推进策略的理解1、课程改革最关键的因素是激发教师和学校投身于课改的工作激情。——提高教师的能力很重要,但调动积极性更重要。2、学校的办学行为是由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的。——政府工作的重点应为学校创设支持课程改革的外部环境。3、学校实施课程改革需要三个前提:办学行为必须规范、学校必须讲诚信、改革者高考不吃亏——学校实施课程改革外部环境的构成要素二、高中课程改革推进策略(二)推进策略的理解4、要强化省级政府对学校的管制。——因为省级政府与地方政府对学校评价的价值取向不一致5、课程改革过程是一个观念更新的过程、制度重建的过程、文化重构的过程和利益调整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旅程三、网络在高中课程改革中的作用1、掌握每一所高中的情况2、构建扁平化的管理体系3、引导社会、家长参与课程改革4、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提供专业支持5、提高样本学校驾驭课程改革的能力6、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四、推进网络应用的主要政策1、省政府文件任务中明确提出:建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题网站和基于网络的课程实施、教学管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评价工作平台,初步构建资源共享、信息公开、多方互动、全员参与的网络支撑体系,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四、推进网络应用的主要政策1、省政府文件措施中明确提出:以湖北教育信息网为依托,建设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题网站,发布课程改革信息,解答热点、难点问题;搭建学生远程学习平台和教师发展网络平台,提供基于网络的学生学习课程资源和教师教学支持环境,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要和教师专业成长需求;构建基于网络的学生选课、学分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学校课程评价等信息系统,实现课程改革网络化管理,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四、推进网络应用的主要政策2、综合实施活动课实施意见中提出:建立学分网络辅助认定。省教育厅以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库为基础,建立全省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网络管理平台,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材料由学生按规定格式上网提交,系统按综合实践活动基本规范对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判定,符合规范者,授权学校认定学分,不符合规范者,不予认定学分。四、推进网络应用的主要政策3、综合素质评价文件中提出:教育厅以普通高中学生学籍库为基础,建立全省统一的学生成长档案袋和综合素质评价网络管理平台,从2009年开始,全省所有普通高中学生的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基于网络实施。各类普通高中要建设满足需要的校园网,做好各类人员网络管理系统的使用培训和数据维护,确保各项数据,特别是学生成长记录、学生自评、互评的原始数据准确完整。五、网络平台应用介绍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学生成长档案管理系统2、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系统3、学校、学生、社会、家长参与系统4、高中教师培训管理系统5、高中学生选修课管理系统6、高中学生学分管理系统7、教师远程培训平台(学生远程学习平台)8、高中课程实施管理和评价系统9、高中课程实施与学校发展评价系统汇报结束,请教师提出意见,并欢迎到湖北指导我们的工作!
本文标题:构建基于网络的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管理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4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