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师个人如何进行校本教研
教师个人如何进行校本教研蓬莱市教研室(2009)一、校本教研的概念:教师专业化的提出以及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培养教师的校本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所谓“校本”,即“以校为本”的意思。“校本”(school-base)早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就为欧美等国教育界所关注与探索。“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是“校本”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所谓“校本教研”,是指各级学校(主要指中小学)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研究活动。二、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校本教研”是顺应时代变革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学校教育科研形式。目前,“研究性的学校变革实践”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发展的主旋律。在“新基础教育”的创始人叶澜看来,这一实践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质:第一,它是内含变革理论的实践;第二,它是超越经验的实践和具有更新指向的实践;第三,它是创生性的实践,它将实践后的反思指向变革成败的原因,并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建;第四,它是将研究的态度、意向和内容贯穿到实践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的实践。如果一所学校在上述四个方面有了整体性的改进和突破,那么它就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型和超越,使自身的管理实践成为“研究性的学校变革实践”。三、为什么要倡导校本教研?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理由:首先是为了与以下两种教研区别开来。一是与“非校本教研”区别开来。二是与大学教师的教研区别开来。不能以大学教师的标准来衡量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教研,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大学研究的目的、要求和手段。“校本教研”是“草根研究”,是“扎根研究”,需要深深地植根于教师的现实需求、现有的生存状态和面临的各种问题之中。其次是为了与已有的各种“校本培训”相配合,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建构,从而使校长和教师都具备这样的本领:既能够将自身的实践经验理念化,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实践化。第三,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其中教师的发展最为关键。通过“校本教研”,使教师学会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和研究自我,使研究的意识和态度成为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的一部分,使教师学会自我更新:一是养成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己对时代变化、学生状态和教育变革的敏感性和研究兴趣。二是理清头脑中的传统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并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使新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转变实现统一。三是培养自己勇于探索、不断实践、乐于创造的精神和体悟与反思自身改革实践的能力。四是提高形成新的教育经验的自觉性,练就新课程实施前提下教学改革和班级建设所需要的新的基本功。在进行“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始终将生命的价值和研究生命成长放在所有活动的中心。这意味着,在所有的“校本教研”中,研究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成长是核心所在(所谓“教师”,就是迷恋生命成长的人,是把研究生命成长视为己任的人)。四、教师如何进行校本教研?“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作为教师教育生活一部分的校本研究,究竟应该怎么搞?理念:要有强烈的校本意识我们一提研究就觉得高不可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就在于他常年坚持立足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与探索。他有这样一些做法:第一,作记录,包括跟踪观察笔记、听课笔记、教育日记等。他认为,这些记录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通过对这些素材的分析,可以得出概括性的结论;第二,为推动教师的教研工作,做出组织上和时间上的安排,并设立若干教研小组,规定隔周星期一的校务会议为研究性的报告会或讨论会(形成制度);第三,确定教研主题,如研究儿童的个性及全面发展,研究教学规律,研究具体学科的学术问题等。其实,苏霍姆林斯基本人就是一个勇于探索、善于研究和不断创新的校长。他一生撰写了40多部教育专著、600多篇论文,而且把帕夫雷什中学办得有声有色,成为“活的教育学”。这充分说明,基层学校的教研天地非常广阔,教师的以校为本的研究大有作为!起步:带着问题学习、实践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不好解决。如: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如何处理?问题学生如何“矫正”?课堂上要使学生有积极的情感态度,教师应该怎样?等等。我们可以翻阅杂志等资料,看看专家或他人写的东西,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甚至“依葫芦画瓢”。虽然有“人云亦云”之嫌,但长期坚持,不仅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学会专家们(或他人)研究的方法,为自己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看得多、学得多,日子久了,我们就会慢慢形成一种批判意识:专家写的东西就是那么回事!有些“成果”似乎还有点问题。这时,我们就可以尝试写作、研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特别是要对着人家的成果,反思自己。比得多了,总能找出差距。要想改变自己,提高自己,证明自己,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要善于学习,善于借鉴,坚持搞教研、坚持写随笔。尝试: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紧紧抓住实践中的困惑困惑即问题。一切研究都源于问题,而校本教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具备从司空见惯的教育环境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从中培养选题的能力。校本教研的选题,一般有以下几个来源:(1)从学生发展的现实问题中选题。(2)从教育工作的反常现象中选题。如教师职业责任感滑坡问题,教育方法的定型化现象与改造问题等。(3)从教育争鸣的热点中选题。如结合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讨论,探讨如何平等地对待学生的问题;结合创新教育的讨论,探索如何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问题等。(4)从教育生活的“边缘地区”选题。如宿舍生活的内容和教育方法问题,学生绰号的来源与传播效应问题,厕所文化现象的两面性问题等。由此看来,校本教研的题目蕴藏于实践中,而题目的确定是要经过一番深入的思考与分析的。题目一旦确定后,就要努力解决“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样”的问题。思考:学会全面看问题,突破定势思维古人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也。”研究的关键在于“出新”,而“出新”的要领在于思维上的突破。只有在思维的方式方法上发生变化,才能有新思想、新内容、新形式的问世。这就是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思维上有了突破,才会逐渐进入独立开展校本教研的阶段,才能最终体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澜栅处”的豁然开朗的心境。要在思维上有所突破,关键就是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不同的问题,才能拓宽思路;善于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同一问题,才能看得全面;善于用自己的眼光去看问题,才能富有见地;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系统思维等多样化的方式看待各种问题,才能生发出新的观点。提升:有“实践”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实践”,使思考与研究成为一种生活形式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自主活动,要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是有“实践”的“思想”。反过来,我们不能等米下锅、守株待兔,要学会找米下锅、主动出击,找到适合学校、教师、学生自身特点的发展的道路,即有“思想”的“实践”。还要有对“思想”和“实践”的反思,并付诸新的实践。要使思考与研究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形式,就要求我们:(1)养成敢想——爱写——善改的习惯。校本教研行为具有双重转化的特性,首先是现实教育生活向研究者主体认识的转化。其次是研究主体的观念、感受向文本的转化。我们要养成敢想、爱写、善改的好习惯。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敢想,就是要具有一种“不怕失败,不怕露丑”的精神,不受框框束缚,对自己确定的问题大胆想象。爱写,就是要经常练笔,把自己想到的东西,及时用文字记录下来。善改,就是要不断提炼,把成果改得更完美。如此常写、常练,常练、常新,自然会形成优秀的研究成果。有时,研究成果初步形成后,不妨作个冷处理,放上一两个星期再改,效果可能会更好。当然,在研究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可急于求成。初学研究,可以先思考些小问题,写些短文,有新意即可;然后再慢慢思考大一点的问题,写长一点的文章,形成系统的思考。(2)树立持之以恒的精神。持之以恒,是校本教研出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搞教研,就得冷板凳、热板凳都坐得。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坚持不懈,细水长流。当然,教研的契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许为了评职称就是一个起点,抓住它,坚持下去,也无可厚非。问题是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哈佛大学的校训是:“时刻准备着,当机遇来临时,你就成功了。”这对我们的校本教研不无启迪。(3)理解学生和热爱教育是关键。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对于学生的理解和对他们身心发展的深切关爱,是校本教研不竭的动力所在。正如卢梭所说,“热爱能够弥补才能之不足,而才能不能弥补热爱。”总之,要使自己不断得到发展,专业得到不断提升,必须不断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实践,以丰富自己的各种经验;不断研究,以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准。五、积极把握网络教研的契机,用最省时省力的方式,跨越时空的限制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共享,用集体的智慧滋润教师的心灵,丰富他们的专业素养。尽管教师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但网络教研的魅力恰恰能够满足教师这种个性化的需要,使众口不再难调。这种崭新的交流平台打破了常规的校本教研方式,使有些面对面不好意思沟通的问题在虚拟的环境中得到解决。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或“在线研讨”,随时选择教研时间,使校本教研有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六、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一是观念上的问题。二是要避免把研究外在化:特意摆出个研究的架势,研究一番后便将问题扔到一边,研究没有实现日常化和内在化。三是避免把研究庸俗化:目的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和评比等。四是要避免把研究抽象化和简单化:把研究等同于写文章、做课题,把研究的成功等同于论文发表和获奖。五是要学会合作,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实现学术民主、求同存异、思维创新、信息交换。六是要坚持用心写课后反思,许多教师把写反思看作是应付检查的一种形式,其实不然。用心反思,可以即时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为校本教研输送真实的、有实用价值的案例资源。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澜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七参加达标活动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去年暑假通识培训期间,在“烟台教育”上建立的博客,各学校要组织微机老师对教师进行电脑知识培训,使教师普遍都能熟练掌握网络资源的搜索、下载、上传等技巧,引导教师到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络文集和资源库,积极组织发展骨干教师建设个人博客,指导教师开展网上集体备课、议课研讨活动;教研员要给教师博客写一些评论。
本文标题:教师个人如何进行校本教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52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