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某农田土地整理工程施工方案
1目录1.施工方法...............................................21.1施工测量..........................................21.2土地整理工程.......................................51.3农田水利工程.......................................81.4田间道路工程.....................................201.5防护林工程.......................................252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272.1施工总进度计划....................................272.2工期保证措施......................................30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33.1质量目标.........................................333.2质量创优措施.....................................333.3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344.资源使用计划..........................................434.1编制说明.........................................434.2资金、劳动力等使用计划...........................435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及环保措施...........................475.1文明施工措施......................................475.2安全保证措施......................................475.3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496.施工总平面布置........................................526.1布置原则.........................................526.2总体布置方案......................................527.合理化建议...........................................................................................6221.施工方法该工程位于XX市XX镇XX村,自XX市经XX公路再由村级公路可直达XX镇XX村,并且**公路沿整个项目区边沿通过,交通条件良好。本次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工程主要施工项目有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及田间道路工程、防护林工程,其中土地平整主要是坑塘填埋,农田水利工程包括:新建U型渠道、原硬化渠道修复、涵管安装、机耕桥、人行桥、渡槽、倒虹吸、南干渠新建55kw泵站、节制闸、易****交叉建筑物等,田间道路主要是修复田间路、新建生产路及修复生产路等。防护林工程主要是栽植水杉树苗。以下分这三大项详细说明其主要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1.1施工测量1.1.1施工测量控制(1)测量控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在整个施工期间针对其它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2)平面控制系统: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J2经纬仪及50m钢卷尺。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点进行控制,设置直线控制桩,控制桩位置应在稳定可靠、便于施工期间保护及使用方便。(3)高程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DS3型水准仪,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将标高引至各临时水准点上,临时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距离不得大于200m且前后通视,临时水准点与设计水准点复测闭合,允许闭合差为±12√L㎜(L为水准线长度公里数)。31.1.2测放临时水准点工程施工之前,应根据图纸指定水准系统的已知水准点,引导至施工范围内,设置临时水准点,当施工牵涉到的水准系统不是一个标准时,应同意换算为工程的施工水准系统,据此设立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设置后,要逐一编号,其精度要求闭合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并标在图纸上。根据需要和设置的牢固程度应定期进行复测。临时水准点的设置要求是:(1)应设置在坚硬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上,或者设置在不受影响和外界干扰的稳定土层内;(2)在野外每400m设置一个水准点;(3)两水准点之间能保持通视。1.1.3平面放线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导线桩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计算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把各个放线点用标桩固定在地面上。为了避免差错,每个点在接到监理的交点后都要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向监理工程师汇报。平面放线时,在工程的起点、导线桩、终点和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再进行中心线和转角测量。中心线测量时,应每隔20~30m打一中心桩,中心桩的间距应统一,以便于统计距离和施工取料。然后根据工程规定需要的宽度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1.1.4纵断面水准测量纵断面水准测量之前,应先沿工程的施工线路每隔20m的距离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的精度要求闭合差在平坦地区不得4超过1mm。以此水准点测出中心各桩位地面的高程,以检验设计图示地面高程和实际地面高程是否相同,并以此来确定沟槽开挖的深度或管道架空的高度。本工程的沟渠、道路的计量均采用断面法。为此,本工程对于沟渠、道路的测量要由专人负责进行,并及时予以签证。放线时要控制好导线桩,以及起点桩和终点桩的监测和保护。1.1.5复测、定位我们根据监理的现场交桩和书面资料,对主要原始基准点(包括导线桩、水准标点)进行认真复测,在交桩后7天内,将结果报监理认定后,作为永久保护,复测中如发现有超出容许范围的误差,要及时报告监理复测、纠正,在重新交桩后,施工方应再次按上述程序上报,直至准确无误,监理工程师认定为止。1.1.6竣工测量工程施工结束后,即进行竣工测量,包括平面测量、断面测量、平面控制系统的复核。(1)为防止施工过程中控制桩位移引起测量误差,竣工测量前须重新施测。(2)根据控制桩施测渠道及泵站、节制闸的中心线,并在原施工图断面位置上布桩,定出断面线,测量方法同放样,即:室内计算测放数据,现场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施测,并进行校核。(3)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检查路堤顶宽、轴线偏移、坡度情况、沟渠底宽、边坡、高程、中心线,对不合格的进行整修,合格后进行断面测量。(4)用两架水准仪测量横断面,按原设计断面位置测量,测5点间距用全站仪仪测量,并测渠堤、节制闸等纵断面图,通过内业计算绘图,采用设计图纸比例以便比较工程实现设计意图的程度。(5)地形图的测绘,因工程施工精度在规范标准以内,用原设计图可以作为竣工图,但对有变化及修改设计的部份需另行增测补充。(6)所有测量、计算、绘图资料要项目齐全,数据正确,图表清晰,符合质量要求。1.2土地整理工程1.2.1工程概述XX村整治面积地势平坦,只对项目区内田、水、路、坎、林进行综合整理,合理配套灌溉沟渠、田间道路和防护林带,改良土壤,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树成带、沟渠配套和旱涝保收”的高质量基本农田标准。1.2.2土地整理工程主要施工方法说明按照土地平整工程的要求,该村地势平坦,沟、渠、路大格局已形成,南北方朝向,规格是350m×350m,部分平整,只对部分不规则田埂进行归并,形成标准的格田,便于机械化操作,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的标准化农田。本次施工中,需要土地平整的就是2处废弃坑塘(紧靠主干渠)等,所以首先将坑塘填平,整理成耕地。对坑塘的填埋,其填埋的取土来源主要是干渠清淤的土进行回填,根据实地踏勘和测量,第1处靠主干渠边的用主干渠清淤的土进行回填;第2处坑塘用南干渠清淤的土进行回填,这两处平均运距只有200~300m,且清淤的土方量能完全满足坑塘土地平整的需求。坑塘平整后,将成为连片的规整田块,6并结合农田水利建设,保证农田的有效灌溉。标准格田制作一般顺农渠方向每50m宽筑一田埂,堤顶宽50cm,埂顶高于田面25cm,灌水格田规格在平原地带一般为100m×50m,每个田块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土地平整以标准田块为单元进行,尽量保持平整单元内的挖填方平衡,以减少运土工程量。按照标准田块进行水田的土地平整时,先对耕作层进行剥离15cm就近堆放,平整后再将15cm的耕作层进行回填,这样可确保基本农田的土壤肥力不被破坏。格田整理先做好网点测量,初步确定各个格田的高程,格田整理首先做好一处样板田,然后由推土机按样本田进行平整。1.2.3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土地平整工程施工流程图如下(图1-1):图1-1土地平整工程施工流程图土地平整主要施工工艺:坑塘填埋处需配置1m3反铲挖机、5t自田间施工便道布置平整高程测量放样平整格田局部整治复核平整后的格田高程田埂等施工排水沟开挖场地清理分格田设计机械进场沿渠道流向,机械平整耕作交工验收7卸汽车进行回填工作,土方平整采用推土机结合挖土机进行。另外由于本地区为水田,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故坑塘填埋与干渠清淤均计划安排在2006年10月施工,即秋收后水田干田后进行。(1)排水沟开挖:施工前,首先进行开挖施工区域内外的临时性排水沟,并根据现场实标情况尽可能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进行布置。在土方挖填之前,施工区域内外的积水必须排干,以便机械人员操作施工。排水沟采用人工开挖方式。(2)场地清理:排水沟开挖好后,便可对开挖工程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及监理人指定其它有碍物进行清理,主体工程施工场地地表的植被清理,必须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挖填边线或填筑坡脚线外侧至少5m的距离。场地清理之后的垃圾、废渣必须在监理人员指定的地区进行掩埋,而且掩埋物不得妨碍自然排水或污染水体。(3)格田土方平整施工:考虑平整区域内的土方平衡,在推土机推土前,对开挖区域内有树根、杂填土等有碍物利用机械结合人工彻底清除,然后先把表层原田面耕作土25cm用推土机分两层推土剥离后,再用推土机进行细平工作,局部高差较大处,由2台推土机进行,尽量做到挖填同时进行,格田平整后高程要符合设计要求。平整时应采取就近原则,挖取高于设计田面标高的土方回填至附近低于设计田面标高田块,开挖及回填时应保证表土回填前田块有足够的保水层。在施工时应注意田面高程的控制。并按照设计要求用推土机配合平整进行耕作层回覆,新造田表土翻松则用推土机的松土器进行耙松处理。对于大面积原水田,因基本平整,故仅需要对其进行场内高程复核,若需整平,则仍采用推土机进行,局部地方则采用人工修整。在挖填过程中,我们将经常校核测量挖填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在机械填土时,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应留有余量,再用人工修整、拍实,满足8施工图纸要求的坡度的平整度;为防止修整后的开挖边坡遭受雨水冲刷,边坡的护面和加固工作应在雨季前按施工图纸要求完成。本工程我们计划在2006年11月20日完成。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做好临时性地面排水设施,比如:保持施工现场地面的排水坡度、设置临时集水坑槽、使用机械排除地表积水及开挖排水沟排走雨水和地面积水。(4)田埂施工。土地初平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田埂施工;田埂夯筑要顺直,防止漏水,在田埂内侧用粘性土涂抹夯实,放水试蓄。田埂外侧应选择粘性较强的土壤,逐层压实后修坡,拍打结实。1.2.4结合坑塘填埋工程量,工序工作历时计算。坑塘填埋工程量为41844m3,我们拟计划40天完成,时间利用系数取0.8,则日均工作强度为41844/40/0.8=1307.6m3,根据2002年水利预算定额,1m3挖机工作效率为1台时/100m
本文标题:某农田土地整理工程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5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