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高中思想政治《政治生活》教学设计姓名欧德力学号2013150127指导老师戴剑飞课程《哲学生活》教学内容《追求真理是个过程》时间安排10分钟教材分析本堂课的内容是······学生分析《政治生活》是高一下学生的必修教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能力目标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了解公民行使民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课时安排10分钟教学流程时间安排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教学反思导入:2分钟【师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看组图片,大家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这是哪个国家的大都市?【师2】对,这是碧水蓝天下的伦敦,那同学们想了解下60年前的伦敦是什么样吗?【师3】(PPT:视频)。那时伦敦被叫做雾都,但不只是雾,还有霾,整个伦敦城被雾霾所包围,这就是著名的“伦敦雾霾事件”。造成一万两千人丧生。想想这是不是和成都2016年的1月如此相似,如果没有那红线的勾画,大家还认识这些成都的标志性建筑吗?并且中国还有许多城市和成都一样,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了,所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称其是指导“十三五”发展的重要发展理念之一,今年地方两会上,各省不约而同地把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重要位置,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各自未来五年的绿色发展路径。而我们要如何绿色发展,如何解决环境呢?那我们以史为鉴,回顾一下英国“雾都”治理之策。【生1】英国伦敦【生2】想以体现中国公民身份的“户口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回忆旧知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为讲解权利与义务奠定基础。2讲解:1钟(知识点1:认识具有反复性)【师1】伦敦近50年(1950—2000)的烟雾治理过程,按照其空气质量的改善趋势划分成了2个阶段。【师2】)(PPT展示:第一阶段(1953—1960)。英国政府于1953年成立了由比佛爵士领导的比佛委员会,专门调查烟雾事件的成因并制定应对方案。在比佛委员会的推动下,英国于1956年出台了专门针对空气污染的《清洁空气法》,该法提出禁止黑烟排放、升高烟囱高度、建立无烟区等措施,推行和实施还是面临了许多困难和企业的阻抗,并且政府担心本国GDP下降,但英国政府强制实施,在控制机动车数量、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第二阶段是显著削减阶段。对准备阶段治理的总结后,1968年,英国政府对《清洁空气法》进行了修订和扩充,赋予控制黑烟的住房和地方政府部部长更多权限,包括出台新的锅炉颗粒物和烟尘排放限值的权力,和可以强制要求地方政府设立新的烟尘控制区的权力。有效减少阻抗。颁布了《污染控制法》,规定了机动车燃料的组成,并限制了油品中硫的含量。伦敦空气中SO2和黑烟的浓度在第一阶段还略有波动,但到了第二阶段,伦敦的空气质量便有了显著变化,空气中SO2和黑烟的浓度在短期内均大幅下降,10年降幅超过80%。1980年,英国治理大气污染终于进入平稳改善阶段,控制重点也从控制燃煤开始逐步转向机动车污染控制。政府陆续出台或修订了一系列法案,如《汽车燃料法》(1981年)、《空气质量标准》(1989年)、《环境保护法》(1990年)、《道路车辆监管法》(1991年)、《清洁空气法》(1993年修订)、《环境法》(1995年)、《国家空气质量战略》(1997年)、《大伦敦政府法案》、《污染预防和控制法案》(1999年)。2000年之后,伦敦的空气质量和20世纪50年代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善,SO2和黑烟浓【生1】言论、集会、选举···1、通过同学们自身的感性生活经验引入到政治权利上。2、通过假设来创设情境,使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拥有政治自由。3度再下降84.2%和47.4%,都不再是伦敦的主要污染物。【师3】现在给同学可以2分钟时间阅读这段材料并从里找出关键词,总结一下英国治理之路呢?【师4】这位同学总结的非常正确,调查后得出认识,决定制定解决方案,然后再进行实施,通过观察实施的效果补充修改《空气法》,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看做是实践→认识→实践→认识……可以看出这个认识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反反复复,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认识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师5】那同学们结合这个材料,思考一下为何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的认识受哪些条件限制,为何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不是一帆风顺的?【师6】这位同学说人的知识水平有限,非常好。可以把这点归纳到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这里就有该同学所说的知识水平,并且还有立场,观点,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那哪位同学从认识的客体来进行总结呢?【师7】这位同学从认识的客体方面总结出环境污染是变幻的,不同时期发生改变,复杂多变。看来这位同学一定是认真总结材料了的。所以,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变化着的,其本质暴露和展现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总结的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再实践,再得出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所以,英国在这反复治理下恢复了碧水蓝天。【学生3】第一阶段先调查英国雾霾原因,然后制定解决方案,颁布《空气法》…【生4】认识具有反复性。【生5】人的认识的有限的,知识水平有限。【生6】环境污染是个大问题,并且它是变化的,不同时期环境发生改变,非常多变,复杂。讲解:2钟(知识点1:认识具有无限性)【师1】那老师又有新的问题了,大家觉得英国政府在2000年发现治理得到了显著成效后就停止环保的步伐了吗?【师2】同学们猜的非常对,2002年,伦敦市长经过广泛咨询后发布了伦敦【生7】不会4的空气质量战略,其中详细说明了伦敦要如何达到国家空气质量目标。此后,伦敦的空气质量战略在2006、2010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并且大家一定不知道吧,中国环保之路应该从上古时代说起,(PPT:中国上古时代的《诗经》指出:山川乃资源的产处,要与百神一同祭祀。西周时期颁布《伐崇令》规定:“毋填井,毋伐树,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极为严厉。春秋战国时代对保护生物资源有了明确的规定,范围相当广泛,并始终同经济发展相联系。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是在齐国为相的管仲。他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实施山林川泽的管理和自然资源保护。秦汉时期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达到了高水平。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中对古代生物资源保护政策做了最完善的论述。他指出:禁止砍伐生长的树木,不能捣毁鸟巢、不捕杀怀孕孵卵的动物,特别要保护好幼小的麋和鹿等。)后面唐代宋代明清也相继颁布各项政策保护生态环境。从这个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并不是短暂的,从古至今一直在,所以,认识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师9】对,认识具有无限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类世代的延续性,每一代人都在发展的,都在用自己的方针政策保护环境资源,那哪位同学试着从认识的对象来归纳下呢?【师10】对,从认识对象来看,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着的,不同时期下的生态环境,空气都在发生着变化。并且从认识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实践,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也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生8】认识具有无限性【师9】认识的对象,也是不断发展,具有无限性5讲解:3分钟(知识点1:认识形式)【师1】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那它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吗?【师2】我们一起来画下这个圆,如果是圆圈式循环运动,那么它是不是终将最后又会回到原点,这还符合我们所说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吗?所以,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是个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在追求真理的历程上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我,并且认识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问题,会停滞,但在实践的检验下,真理并未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生1】不是,是。讲解:2分钟(知识点1:方法论)【师1】今天我们回顾了英国雾霾治理之路,那现在哪位同学可以对成都的雾霾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呢?【师2】这位同学从交通方面提出了建议,非常具体贴切。雾霾治理过程同其他追求真理的历程相同,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所以,我们又有怎样的方法论进行指导呢?【师3】回答很好,但不是很完善,老师为大家总结一下: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所以,对于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创新和实践,认识世界,在面对困难时不气馁,坚持真理之路。【生1】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减少机动车带来的大气污染……【生2】不断实践,与时俱进…小结:1分钟:【师1】最后,我们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追求真理是个过程,为什么呢,因为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具体性,所以,我们要……【师2】好的,下课。【生1】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6板书设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方法论指导老师意见:7
本文标题:教案统一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6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