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育学B名词解释+大题
四川省考教育学B版权所有:周海2015年10月1/3名词解释1.(P4)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2.智育(P87)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3.体育(P87):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4.(P94)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5.(P99)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6.义务教育(P114):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7.课程标准(P163):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8.(P169)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9.校本课程(P171):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10.教学:P191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11.教学设计(P207):教师为了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施教蓝图,教师有关下一步教学的一切设想。12.(P219)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13.教育评价(P308):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14.(P311)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后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和学习全过程的检验。它表示距离最终目标的程度,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区分,一般在学期中和学期末进行,15.形成性评价(P311)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一般以学习内容的一个单元为评价点,采用及时的反馈和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16.个体内差异评价法:P313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大题目1.简述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P37—38)(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2.简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建议对文化、经济的正向功能具体表现一并掌握)(P42—49)(1)教育对人口的正向功能。(2)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3)教育对经济的正向功能。(4)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3.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四川省考教育学B版权所有:周海2015年10月2/3答:(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4.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策略。(P87—90)(1)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2)要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①确立全面发展教育观的必要性。②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③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④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5.试述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P131)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2)合理的专业知识。(3)复合型的专业能力。(4)崇高的专业道德。(5)强健的身体素质。(6)健康的心理素质。6.论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P139~140)(1)顺序性和阶段性。(2)稳定性和可变性。(3)不均衡性。(4)个别差异性。(5)整体性。7.试述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P149—150)(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8.简述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P177~183)(1)政治因素。(2)经济因素。(3)文化因素。(4)科技革新。(5)学生发展。9.试述教学设计的特征。(P208)(1)指导性。(2)统合性。(3)操作性。(4)预演性。(5)突显性。(6)易控性。(7)创造性。10.简述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P219)(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2)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5)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11.试述当前学生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P242~246)(1)校园暴力触目惊心,欺侮现象日渐增多。(2)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3)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4)青少年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①吸食毒品威胁着青少年的成长;8②网络欺凌取代校园暴力;③不良“短信”隐蔽性强、危害性大。12.简述学生失范行为产生的社会原因。(最好对学校失误和家庭方面的原因也一并有所了解)(P246—247)(1)社会规范失控。(2)文化的商品化。(3)城市化的影响。(4)价值观多元化。(5)人口流动问题。13.简述教育应如何回归生活世界。(P268—270)(1)重建教育观。(2)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3)学校重心的转移。14.试述班级组织的功能。(P288—290)(1)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①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③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④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2)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①促进发展功能。②满足需求的功能。③诊断功能。④矫正功能。15.简述班级管理的内容。(P290~298)(1)班级组织建设。(2)班级制度管理。(3)班级教学管理。(4)班级活动管理。16.简述班主任的角色作用。(P298—299)(1)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2)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因素。(3)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17.简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意义。(P337)(1)促进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2)有效发挥学生评价的引领作用。(3)完善人四川省考教育学B版权所有:周海2015年10月3/3才的选拔方式。18.简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基本原则。P338)(1)导向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公平性原则。(4)多样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19.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P339(1)道德品质。(2)公民素质。(3)学习能力。(4)交流与合作能力。(5)运动与健康。(6)审美与表现。20.试述现代教师的职业角色。(1)知识者和学者;(2)知识的传授者;(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加里宁“人类灵魂工程师”);(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学生学习的榜样;(6)学生的朋友21.简述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P347—348)(1)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3)教师的教育研究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4)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和尊严感。(5)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
本文标题:教育学B名词解释+大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6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