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师基本素养检测题库-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2.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D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3.()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AA.观察法B.访谈法C.实验法D.行动研究法4.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A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内容5.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A)。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C)A.基本教育规律B.基本教学规律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7.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A)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C)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C)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0.发现学习是属于(A)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11.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B)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调节策略D.监视策略12.《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3.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B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14.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B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15.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B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16.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教师基本素养检测题库-教育理论()BA.名誉权B.人身自由权C.受教育权D.人格尊严权17.控制着课程功能的广度和深度,节制着课程的时间效应和情绪效应的是(A)A.课程目标B.课程功能C.课程结构D.课程理论1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体是(D)A.学生B.教师C.班主任D.教师和学生19.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内在动力是(A)A.教育自身的需求B.学生的需求C.家长的需求D.教师的需求20.不是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的是(B)A.激发学生动机B.要根据经济水平发展C.要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D.要贴近学生生活,实践性强要促进学生不断探究问题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是(C)A.课程评价内容的多元化B.课程评价过程的动态化C.课程评价标准的统一化D.课程评价主体的互动化2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是(D)A.综合性课程评价体系B.考核性课程评价体系C.肯定性课程评价体系D.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与的综合表现。态度情感2.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的记忆是_____________。瞬时记忆3.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叫做________。它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课堂气氛4.标准化就测验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________。可比性5.多次测验所得的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的程度,叫做测验的________。信度6.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_____________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趋向或接近7.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__________、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认知目标8.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_____________阶段。.高中9.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_______________和真谛。本质10.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_的关系民主平等、相互促进11.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______和______。启发式注入式12.三结合教育一般是指学校、______和______的三结合教育。家庭社会13.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______、______和想象。记忆思维14.直接兴趣与引起______注意有密切关系;间接兴趣与引起______注意有密切关系。无意有意1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与______相结合。体育是以______活动为基础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生产劳动身体16.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______和______。了解学生设计教法17.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______、______和恒常性。整体性理解性18.智力活动与操作活动的结构主要指构成要素______和______。执行顺序执行要求19.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______和______。方位知觉深度知觉20.课外校外教育具有______、______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自觉性灵活性教师基本素养检测题库-教育理论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正确的请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打“×”)1.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学生档案袋,又被称为“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档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4.《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5.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6.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7.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8.探究性学习要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10.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就是对传统教学的彻底改变。(×)11.数学在19世纪已经发展成独立的学科。(√)12.“精讲多练”成为我们普遍的教学模式。…(×)13.情感、态度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渗透”、“融合”的关系。(√)14.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15.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就学习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关于学习的评价。(×)16.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刺激过程。(×)17.档案袋评价法、小组评价法都是定性评价的方法。(×)18.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19.课程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20.学习方式改革的目标包括倡导学生的学习由自主学习转向他主学习。(×)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4分)1.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2.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3.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4.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1.首先,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其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签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第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有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二,定向性与顺序性,三不平衡性,四差异性3.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己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最新的发展水平。4.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酬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如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教师基本素养检测题库-教育理论会,了解自我,通过讲座的形式使人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5.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7.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8.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5.(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6.(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7.(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8.操作技能形成有:(1)操作定向;(2)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等四个阶段。9.简述研究性(探究式)学习的目标。10.简述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9.探究式学习的三个基本的目标是:理智能力的发展,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10.1正确处理知识、儿童和社会的关系,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2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3必须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层次性的关系4正确处理加强领导与分级管理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
本文标题:教育理论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71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