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数字测图实训指导书修改
滕州市职教中心数字测图实习指导书目录实习一经纬仪白纸测图······················································1实习二全站仪测站设置······················································3实习三草图法野外数据采集·································································6实习四草图法内业软件成图·································································8实习五编码法全站仪数字测图···························································21实习六白纸图数字化···········································································26实习七RTK数字测图···········································································27实习八地形要素的获取及面积量算···················································30实习九纵横断面图绘制·······································································31实习十工程土方量计算·······································································34实习一经纬仪白纸测图一、实习目的1.掌握选取地物、地貌特征点的方法。2.掌握一个测站用经纬仪视距法测地形的方法。二、实习内容1.采用经纬仪视距法,练习在一个测站施测周围地物和地貌特征点的方法。2.根据地物特征点勾绘地物轮廓,根据地貌特征点用内插法勾绘等高线,等高距为2m。3.绘制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三、实习分组与仪器工具每组4~5人,经纬仪1套,小钢尺1把,绘图板1个,半圆仪1个,塔尺1个,花杆1个,红布1条,自备铅笔、橡皮、小刀、绘图纸、透明胶带、计算器、大头针、指导书。四、实习步骤1.测量前准备工作(1).经纬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i(至厘米)(2).用红布条在塔尺上标定目标高v(3).瞄准控制点B方向进行定向,将水平度盘配置在0°00´00。2.测量及计算步骤(1).盘左位,将经纬仪十字丝纵丝瞄准位于立尺点的塔尺,用十字丝中丝截住红布条。(2).读取上丝读数、下丝读数,计算视距,记录之。(3).调节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4).读取竖盘读数、水平度盘读数至分,并记录。(5).根据观测数据,按视距公式计算测站点到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碎部点高程。3.展绘碎部点(1).在图上根据控制点A、B的坐标,定出A、B两点的点位,在测站点A上插一绣花针,连A、B方向线,作为该测站的“0”方向线。(2).将地形量角器中孔套入测站点绣花针;(3).根据水平角读数,用地形量角器定出测点的方向。(4).根据水平距离且依据地形图比例尺,在定出的方向上用铅笔确定测点的准确位置。(5).字头朝北标注各测点高程,根据现场情况绘连地物。(6).注意检查点位及高程有无错漏、测点密度是否均匀。(7).现场勾绘等高线。五、注意事项1.测竖直角时要用中丝准确切准目标。竖盘读数时注意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2.极坐标法施测碎部点,视距由观测员一次读出,读后不要忘记用中丝切住目标高。3.随时检查“0”方向,若“0”方向变动在10'以内,允许重新配“0”;当“0”方向变动超过10',前区间的测点成果作废。4.随时整平仪器,但一经重新整平需重新检查“0”方向,当“0”方向变动超过10',前区间的测点成果作废。5.记录应保持干净、整洁,计算应准确、完整。6.当目标高,标志被遮住,可任意切目标高,按公式h=D·tanα+i-v计算高差。六、上交资料每组上交一份合格的碎部点测量记录手簿及1:500的白纸地形图。实习二全站仪测站设置一、实习目的1.掌握全站仪文件操作。2.掌握全站仪测站设置方法。二、实习内容1.全站仪文件操作。2.根据测站点及后视点的已知坐标数据,进行测站定向及检核。三、实习分组与仪器工具每组4~5人,全站仪1套,对中杆2个,棱镜2个,自备铅笔、橡皮、小刀、指导书。四、实习步骤1.文件操作☆“当前文件”:测量结果、测站数据、已知点数据、注释及坐标数据都会被记录在当前工作文件中。☆“查找坐标”文件:“查找坐标”文件里的数据,可以在坐标测量、后方交会、放样测量等应用中调阅。☆S.F.:度量改正。改正公式为:改正后平距(S)=实测平距(S)×S.F.当S.F.被设定为1.00000000时,即不改正。(1).选取工作文件操作步骤:①.在内存模式下选取“文件”②.选取“文件选取”进人当前文件选取屏幕按{→}和{←},选JOB。③.也可以按[列表],从表中选取。工作文件名右侧的数字表示文件中已存储的记录数。工作文件名左侧的“*”表示该文件尚未输出到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上。(可以理解为有新数据没有传输到外部设备上)④.将光标移至所需工作文件名上后按{}选取。JOB被选中后返回当前文件选取。⑤.按{↓}将光标移至查找坐标下的文件名上。⑥.以同样的操作方法选取查找坐标文件。(2).更改工作文件名步骤:①.在内存模式下选取“文件”。②.在当前文件选取屏幕按{→}和{←},选取待更改的工作文件名。③.在文件屏幕下选取“文件更名”后输入新文件名并按{}完成文件名更改。工作文件名的最长长度为12字符。(3).删除工作文件步骤:①、在内存模式下选取“文件”。②.选取“文件删除”列出工作文件名列表。③.将光标移至要删除的工作文件名上后按{}。④.按[YES]确认删除返回文件删除屏幕。2.测站设置第一步:输入测站坐标量取仪器高和目标高。在测量模式菜单下按[坐标]进人坐标测量屏幕。选取[测站定向]→[测站坐标]后按[编辑]输人测站坐标、仪器高和目标高。调用预先输入内存中的已知坐标数据,按[调取]。按[OK]完成输入。第二步:设置后视坐标方位角照准后视点后,选取[后视定向]→[角度定向]直接输入角度。(比如:45°57′34″输入为45.5734)或照准后视点后,选取[测站定向]→[后视]后按[编辑],输入后视点坐标。需调用内存中的已知坐标数据时,按[调取]。按[OK]。后视定向完成。注意:后视定向时一定要照准后视点。第三步:测量检核点坐标在设立完测站后视点坐标方位角后应测定检核点的三维坐标。照准检核点上的棱镜,选取[坐标测量]→[测量]开始坐标测量,在屏幕上显示所测检核点的坐标值。将检核点实测坐标与已知坐标比较如果较差在限差范围内,则说明定向成功可照准下一碎部点后按[观测]开始碎部点测量。否则定向失败,应重新设置。五、注意事项1.新建件前应注意删除工作文件中全部数据,文件名应日期形式命名,如2012年12月9日新建文件可命名为“20121209”。2.注意后视定向后必须进行检核,以免因定向错误导致后期观测数据作废。六、上交资料每组上交一份合格的实习报告。实习三草图法野外数据采集一、实习目的1.掌握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及记录。2.掌握全站仪与计算机数据通讯。3.掌握野外草图的绘制方法。二、实习内容1.野外数据采集。2.全站仪数据传输。3.绘制测站草图三、实习分组与仪器工具每组4~5人,全站仪1套,棱镜1个,对中杆1个,自备铅笔、橡皮、小刀、指导书。四、实习步骤1.野外数据采集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可采用三维坐标测量方式。测量时,应有一位同学绘制草图。草图上须标注碎部点点号(与仪器中记录的点号对应)及属性。(1).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检查中心连接螺旋是否旋紧。(2).打开全站仪电源,并检查仪器是否正常。(3).建立控制点坐标文件,并输入坐标数据。(4).建立(打开)碎部点文件。(5).设置测站:选择测站点点号或输入测站点坐标,输入仪器高并记录。(6).定向和定向检查:选择已知后视点或后视方位进行定向,并选择其他已经点进行定向检查。(7).碎部测量:测定各个碎部点的三维坐标并记录在全站仪内存中,记录时注意棱镜高、点号和编码的正确性。(8).归零检查:每站测量一定数量的碎部点后,应进行归零检查,归零差不得大于1′。2.全站仪数据传输(1).利用数据传输电缆将全站仪与电脑进行连接。(2).运行数据传输软件,并设置通讯参数(端口号、波特率、奇偶校验等)。(3).进行数据传输,并保存到文件中。(4).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将传输到计算机中的数据转换成内业处理软件能够识别的格式。五、注意事项1.在作业前应作好准备工作,将全站仪的电池充足电。2.使用全站仪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爱护仪器。3.外业数据采集后,应及时将全站仪数据导出到计算机中并备份。4.用电缆连接全站仪和电脑时,应注意关闭全站仪电源,并注意正确的连接方法。5.拔出电缆时,注意关闭全站仪电源,并注意正确的拔出方法。6.控制点数据、数据传输和成图软件由指导教师提供。7.小组每个成员应轮流操作,掌握在一个测站上进行外业数据采集的方法。六、上交资料每组上交一份合格的测站草图及dat文件格式原始坐标数据。实习四草图法内业软件成图一、实习目的1.掌握在CASS软件中展野外点的方法。2.掌握在CASS软件中绘制地物的方法。3.掌握在CASS软件中绘制等高线的方法。4.掌握在数字地图的编辑方法。二、实习内容1.将实习三中预处理过的数据,利用成图软件绘成地形图。2.对所绘地形图进行编辑修改(包括注记)。3.完成地形图分幅及图廓的绘制和注记。三、实习分组与仪器工具每组1人,CASS软件1套,草图1份,说明书1本,自备铅笔、橡皮、小刀、指导书。四、实习步骤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演示成图过程,用CASS5.0成图的作业模式有许多种,这里主要使用的是“点号定位”方式。我们可以打开这幅例图看一下,路径为C:\cass50\demo\study.dwg(以安装在C盘为例)。初学者可一步一步跟着做。图1study.dwg图2“定显示区”菜单1.定显示区进入CASS5.0后移动鼠标至“绘图处理”项,按左键,即出现如图2下拉菜单。然后移至“定显示区”项,使之以高亮显示,按左键,即出现一个对话窗如图3所示。这时,需要输入坐标数据文件名。可参考WINDOWS选择打开文件的方法操作,也可直接通过键盘输入,在“文件名(N):”(即光标闪烁处)输入C:\CASS50\DEMO\STUDY.DAT,再移动鼠标至“打开(O)”处,按左键。这时,命令区显示:最小坐标(米):X=31056.221,Y=53097.691最大坐标(米):X=31237.455,Y=53286.090图3执行“定显示区”操作的对话框图4选择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的对话框2.选择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移动鼠标至屏幕右侧菜单区之“测点点号”项,按左键,即出现图4所示的对话框。输入点号坐标数据文件名C:\CASS4.0\DEMO\STUDY.DAT后,命令区提示:读点完成!共读入106个点3.展点先移动鼠标至屏幕的顶部菜单“绘图处理”项按左键,这时系统弹出一个下拉菜单。再移动鼠标选择“绘图处理”下的“展野外测点点号”项,如图5所示,按左键后,便出现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图5选择“展野外测点点号”图6STUDY.DAT展点图输入对应的坐标数据文件名C:\CASS50\DEMO\STUDY.DAT后,便可在屏幕上展出野外测点的点号,如图6所示。4.绘平面图下面可以灵活使用工具栏中的缩放工具进行局部放大以方便编图(工具栏的使用方法详见《参考手册》第一章)。我们先把左上角放大,选择右侧屏幕菜单的“交通设施”按钮,弹出如图7的界面。通过“Nex
本文标题:数字测图实训指导书修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81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