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德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德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课程任务:德育主要涵盖了四门课程,分别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德育课程的任务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针对性、时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生涯规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职业道德与法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经济政治与社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哲学与人生》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以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加重了职业生涯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2)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2.能力目标(1)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变化,更多地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仪式庆典、文化艺术等活动;(2)把德育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3.素质目标(1)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方面;(2)根据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社会生活的环境。(三)参考学时:128学时(四)课程学分:8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1.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2.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3.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4.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5.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教学要求: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按照课程安排,学生从“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制定目标”“制定计划”分步骤、分阶段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322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内容:1.塑造良好形象、展示职业风采;2.感受道德之美、恪守职业道德;3.提升道德境界、弘扬法制精神;4.建设法制国家、维护宪法权威;5.当好国家公民、崇尚程序正义;6.依法维护权益、预防一般违法行为、避免误入犯罪歧途;7.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依法进行生产经营。教学要求: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323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内容:1.商品的交换与消费及企业的生产与经营;2.个人的收入与理财;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4.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5.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及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6.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7.关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教学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与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32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4哲学与人生教学内容:1.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的走好人生路;2.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3.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发展的能力;4.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5.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教学要求: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32(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上,遵循中职生心理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整合德育教学内容,形成德育模块教学模式。如哲学课程,针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能正确认识社会,提高思维分析能力的实际需要,可将它分为“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实践与认识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五个模块。在教学中,从职业学生的特点出发,淡化哲学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论证,采取启发式、直观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哲学课程中出现“老师难讲,学生难学”的状况。在《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围绕“职业与创业”主题,将职业教育课程分为职业和创业两个模块,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创业意识,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我是小老板”等教学活动,开展即兴演讲、辩论、最佳创业方案等比赛。2.评价方法(1)评价指标体系一般认为德育工作本身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纪律、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五个方面的内容;2008年颁布的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将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要求划分成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三个层面。我们将上述原理和规范结合起来设计出中职德育课成绩的评价指标体系:政治思想、道德纪律、心理健康、知识认知、知识贯彻与运用五位一体。采用百分制对五大指标的权重进行划分,依次为政治思想20分、道德纪律30分、知识认知30分、知识贯彻与运用20分。心理健康指标不单设权重,这是因为2008年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设计了专门的心理健康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在开设这门课时归入知识贯彻与运用的评分当中,在开设其他德育课时归入道德纪律的评分当中。(2)单项成绩的评价1)政治思想20分政治思想指标的打分依据可以包含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团组织生活、积极向党组织或班主任写出思想汇报、积极参加政治庆典等大型集体活动、积极为集体做贡献、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该项得分由班主任采用倒扣法得出,每个指标有欠缺的,可酌情扣除1至3分,某方面有特别突出表现的可以加1至3分,但总分不得突破20分。2)道德纪律30分道德纪律指标的打分依据可以包含爱护公物和环境卫生、认真遵守学校各项作息制度、服从学校临时性工作安排、以及上德育课时的出勤、课堂纪律和按时完成作业情况等。在非心理健康课时,还应包括遇事是否沉着冷静。该项得分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采用倒扣法得出,每个指标每次有欠缺的,可酌情扣除1至2分,某方面有特别突出表现的可以加1至2分。该项得分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加减分汇总后得出。3)知识认知、贯彻与运用50分知识认知指标的打分依据是期末考试或期末考查得分按30%比例折算。知识贯彻与运用的打分依据可以包含日常作业和中期考试的完成质量、社会实践的参加情况等,在开设心理健康课时,还应包括遇事是否沉着冷静。该项得分由任课教师合理分配每次作业、中期测验、实践锻炼的分数累计得出。超过常规任务有特别贡献的可享受1至5分的加分,但总分不超过20分。(3)最终成绩的合成1)最终成绩由以上四项得分累加得出,达到60分的视为课程合格;2)累加分数达到60分,但四个单项中有任何一个单项的成绩低于该项目分值30%的,视为课程不合格,以50分记录。3.教学条件(1)根据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课程的性质与培养目标,要求课程主讲教师最好具有“双师”素质,理论功底扎实,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2)具有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和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场所。4.教材编选(1)教材的选用目前我校使用的德育教材是《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和好评。(2)教材的使用德育教材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本文标题:德育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87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