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人教版必修一阶段检测(四)
阶段测评(四)(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史学与新闻记录客观事物,这是记者与史家的基本工作。中国古代最早的史家是史官,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这左史、右史,便是史官,凡是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都由他们记载下来。汉代以后,人们把这样的记录叫做“起居注”。这在当时是颇类似于“新闻”的,但我们毕竟不能把“起居注”一类的东西称作“新闻”,而是把它们称作历史。记者的出现,是在近代报纸、杂志、广播产生以后,才有所谓“本报记者”“本刊记者”等。顾名思义,“记者”就是记录之人也。《礼记·王制》说:“大史典礼,执简记。”《左传·僖公七年》云:“夫诸侯之会,其德、刑、礼、义,无国不记。”可见,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是有专人记录的。这些人都是史官,也有点像“新闻记者”。古代官府的邸抄也是用来传知朝政的文书抄本和政治情报的,后来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又称“京报”。不过,它们所做的记录,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故而这终究是历史,不是新闻。今天,凡重大事情,都有记者采访,然后写成新闻报道。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尊重事实,秉笔直书,是记者与史家共同遵循的准则。中国古代正直的史官和史家,都有一个优良传统:秉笔直书。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汉书·司马迁传》)。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能不能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地反映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先进与落后,犹如史家能不能秉笔直书一样。年仅24岁的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的主笔后,发挥了报纸宣传的巨大作用,发表了一批根据事实写成的文章和评论,把检察官先生们弄得“一筹莫展”。反之,如若对新闻报道进行“合理想象”“逻辑推理”“艺术加工”“故意拔高”等,就脱离了客观事实。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史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这是正直的记者所不取的。一个严肃的史家和一个正直的记者一样,他们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国大夫崔杼杀其国君齐庄公后,“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古代如此,近代亦然。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的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由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被奉系军阀杀害。在“文革”中,不少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敢于说真话,说实话。他们虽然遭到“四人帮”的种种迫害,却表现了一个正直的新闻工作者的尊严。即便在今天,说真话的记者,也会受到某些人的责难和打击,但这样的记者,人民是会永远铭记他们的。前人认为是“新闻”的,今天已被视为历史资料;今天认为是“新闻”的,后人也将视其为历史。这就是新闻与历史的辩证法。今天的史家著述往古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考证、辨别、分析、综合当时的“新闻”;今天的记者撰写现实的新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后人书写当代的历史。(节选自马宝珠《史学与新闻:“报纸为现代史记”》,有改动)1.下列选项中关于“史学与新闻”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有专人记录,他们所做的记录,我们称作历史,而不是新闻。B.人们把中国古代史官所记载的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叫做“起居注”。C.今天我们称“起居注”为历史;今天的记者撰写的现实的新闻,后人也将视其为历史。D.今天,记者采访重大事情后写成新闻报道,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解析:B项理解不正确,扩大了范围。原文为:“汉代以后,人们把这样的记录叫做‘起居注’。”答案:B2.下列不属于“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表现的一项是()A.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B.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C.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D.在“文革”中,有些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解析:D项,不属于“尊重事实,秉笔直书”的表现。“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不代表“尊重事实,秉笔直书”。答案:D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最早记录古时重大典礼、会盟及最早出现“史官”一职的历史典籍。B.新闻记者脱离了客观事实对新闻进行报道,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史没有什么不同。C.“京报”是古时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是由古代官府的邸抄发展而成的。D.一个严肃的史家和一个正直的记者一样,他们可贵的品质就是“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解析:A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说法于文无据。答案:A二、课内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里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裁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仅仅一年零一个多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2001年1月10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四战四捷,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4.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航天人在“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后克服的困难的一项是()A.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和卫星发射中心。B.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C.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D.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解析:A项,“卫星发射中心”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孰先孰后,文中没有表述。答案:A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舟”一号的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实施的开始。B.“神舟”二号飞船是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C.“神舟”二号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D.“神舟”三号、四号是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的。解析:A项,“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实施的开始”不是以“神舟”一号的发射为标志的。此前的一些研究性、建造性工作都是在实施这一计划。答案:A6.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国家经济力量的雄厚与否,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科技的发展速度。B.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C.“神舟”一号的发射成功为其后的飞船发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是“神舟”二号仅一年零一个多月后就发射的一个原因。D.“神舟”系列飞船均在冬季发射,这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气候环境有一定的关系。解析:D项,发射的时间与发射中心所在地的气候有一定关系的推断是正确的,但“神舟”系列飞船并非都是在冬季发射的。如“神舟”三号的发射时间为3月25日,应是春季。答案:D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原子弹坠落长崎目击记[美]威廉·伦纳德·劳伦斯我们正向日本国土飞去,即将对它进行轰炸。指挥这次任务的是25岁的空军少校查尔斯·斯韦尼。他驾驶的携带原子弹的长机名“艺术大师”号,这种飞机的推进器不同寻常地长,有四个桨片,其机身上标有“77”的字样。有人说,“77”是红头发兰奇(著名足球明星)踢球时运动服上的数字。凌晨3点50分,机群起飞了,径直朝西北方向——日本国的所在处直扑而去。天气预报说我们在飞行途中将遇到暴风雨,但到飞行目的地,也就是这次任务的高潮阶段,天将放晴。起飞大约一小时后,暴风雨降临了。飞机在漆黑的夜空中时而下沉,时而抬起。但飞机的跃动幅度比起大型客机来要小多了。你感觉它是在“滑翔”,而不是“颠簸”。我注意到一道奇特的、令人恐怖的亮光从驾驶舱上方的小窗射了进来。透过黑暗,我看见一个奇怪的情景:旋转着的巨大推进器不知怎的变成了大的跳跃着的蓝色光焰。这种蓝色光焰既映照在飞机鼻顶的有机玻璃窗上,又在机翼顶端闪闪发光。我们宛若驾驭着燃烧的列车在无垠的太空中奔驰。我们终于度过了黑暗,飞机直奔日本帝国。凌晨5点刚过,晨曦来临。吉里中士两眼紧盯窗外,举起双脚对此表示欢迎。在此之前,中士一直专心致志、一声不吭地听着耳机里的收音机报道。·“还是白天好,”他对我说着,“夜里关在机舱里我觉得怪害怕的。”·“这儿离霍普斯顿可远了。”我不觉说道。·“是啊。”他一边回答我,一边忙着译一条消息密码。·“你觉得这颗原子弹能结束战争吗?”他怀着希冀地问道。·“这颗很可能会有用的,”我尽量使他放心,“如果这颗不行,下一颗或两颗肯定会奏效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长时间地抵挡住原子弹的威力。”到5点50分,外面天已大亮。我们的长机不见了,领航员戈德弗雷告诉我这是事先计划好的。机群将于9点10分在本州东南方的宇久岛上空会合。可是直到此刻,还无人知道哪座城市将作为投弹目标。命运之神将作出最后的选择,日本上空的气流将作出决定。在我们前方飞行的气象飞机正在测试风向。到投弹时间的前半个小时,我们才能最后知道哪个城市将成为目标。波克机长告诉我飞机马上要拉升到投弹高度了。这时我们已经飞临日本领海上空。9点12分,我们飞抵宇久岛上空,前方大约4000英尺处是带着那颗宝贝炸弹的“艺术大师”号。我们开始盘旋,等待机群中第三架飞机的到达。9点56分,我们开始向海岸线飞去。吉里中士译出气象机发来的密码,告诉我们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都清晰可见。命运之风看来要恩赐有些日本城镇了,它们注定将默默无闻。命运最后选择了长崎作为投弹目标。在机群盘旋的当儿,我们突然发现股股黑烟穿过白云直冲我们而来。原来是对准我们高度发射的15枚高射炮弹。不过它们飞来时,飞机已向着左边飞远了。我们向南飞去。11点33分,飞越海岸线,向距此以西大约1百英里处的长崎直奔而去。在长崎上空我们再次盘旋,终于发现了云层中的一处缝隙。这时是12点01分,我们终于到达了这次任务的目的地。“瞧,它下来了!”有人喊道。从“艺术大师”的肚子里落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掉了下去。先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倾刻发出大量白烟,接着,一道巨大的紫色火柱以极快的速度上升到大约1万英尺的高度。待我们再次向原子弹爆炸方向飞去时,那道紫色火柱已升到了与飞机同样的高度。这时距爆炸发生才过了45秒钟。这是一座有生命的图腾柱,身上刻满了许许多多怪诞的面孔,对着大地狞笑。正当这东西似乎已凝固起来时,从它顶端突然冒出一朵庞大的蘑菇云,第一团蘑菇云升向蓝天的时候,变成一朵花的形状。它巨大的花瓣边缘向下弯曲,外面是奶油色,里面是玫瑰色。后来,当我们从200英里以外最后一次眺望时,它仍保持着这个形状。在这个距离,还能看见处于痛苦之中的柱体,五颜六色,翻滚蒸腾,如同无数杂色彩虹组成的大山。在这些彩虹中融入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柱体颤颤悠悠的顶部穿过白云,活像一头史前怪兽的脖子上镶上了羽毛。纵目望去,只见羽毛朝四面八方飞展开去。(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注】1945年8月9日,作者搭乘携带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的飞机,写下了著名的空中目击记。本文获1946年普
本文标题:新人教版必修一阶段检测(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88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