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心理学考研-心理学导论资料-情绪和情感
点这里,看更多心理学资料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心理学考研辅导资料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心理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考点2011-11、2008-66)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由于情绪的复杂性,其概念至今没有得到一致的意见,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也可以说,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其包括三种成分: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1)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情绪的适应功能可以让我们面对困难调整心态顺利的客服障碍来适应环境的要求。(2)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激励人的活动,提高活动效率。情绪对于生理内驱力具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成为驱使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饿不够驱使人爆发,对饿死的恐惧可以)。点这里,看更多心理学资料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心理学考研辅导资料(3)组织功能:积极情绪具有协调作用;而消极情绪有破坏、瓦解作用。积极的情绪可以为认知活动提供最佳的心理状态,在积极情绪下杏仁核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记忆的完成。(4)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通过表情来实现。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统称为感情。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消失,是人类和动物都具有的。而情感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更多的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情绪与情感间的区别:①从需要角度看,情绪通常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情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通常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②从发生角度看,情绪是反应性和活动性的过程,即个体随着情景的变化以及需要满足状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受情景影响较大;情感是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心理体验,虽然不轻易表露,但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调节作用;③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具有情景性和短暂性的特点,一旦情景不再存在或发生变化,相应的情绪感受也就随之消失或改变;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经产生就相对稳定,不为情景所左右,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④从表现方式看,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绪一旦发生,强度一般较大,有时会导致个体无法控制;情感则以内蕴的形式存在或以内敛的方式流露,始终处于人的意识调节支配下;情绪和情感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着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考点2007-20、2010-68、2007-19、2009-76、2010-10、2010-15)点这里,看更多心理学资料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心理学考研辅导资料1.情绪的种类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人与动物共有的先天的情绪,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包括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复合情绪:即由不同基本情绪派生出来的情绪有人认为,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有以下几种:惊奇、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厌恶。施洛伯格提出情绪的三个维度: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睡眠-紧张;普拉切克认为情绪的三个维度为: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伊扎德通过因素分析法,提出情绪是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信度四个维度组成的;罗素采用情绪词评价和归类方法,把情绪划分为两个维度:愉快度和强度;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及外部表现的情况,可将情绪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状态。心境:人比较平静、微弱而持久、弥散的情绪状态。具有以下特点:①从发生强度和激动性看,心境是微弱而持续的情绪体验状态,它的发生有时自己察觉不到或很难感受到;②从持续时间看,心境是稳定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体验状态,短则几天、几周,长则数年;③从作用的范围看,心境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一种具有非定向的、点这里,看更多心理学资料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心理学考研辅导资料弥漫性的情绪状态。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具有以下特点:①爆发性:激情发生过程一般都是迅猛的,在短暂时间内把大量能量喷发出来,强度极大;②冲动性:激情一旦发生,个体会被情绪所驱使,言行缺乏理智,带有很大盲目性,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个体认知活动范围变得狭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此时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意志控制减弱,出现行为失控现象;③持续时间短暂:激情爆发后的短暂平息阶段,冲动开始弱化或消失,出现疲劳现象,严重时会出现精力衰竭,对身边的事物漠不关心,精神萎靡;④确定的指向:激情一般都由特定对象或现象引起。对个体意义重大的事件、对立意向、愿望冲突等都会导致激情;⑤明显的外部表现:在激情状态可以看到许多明显的外部表现,有时甚至出现痉挛性动作,言语过多或语无伦次,甚至出现所谓“激情休克”现象(啥意思?下载一场MJ演唱会看观众的表现就明白)。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爆破专家拆炸弹时的情绪属于应激)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境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会表现出以下特征:①超压性:在应激状态,个体会由于自己面临强烈刺激而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并聚集在情绪的紧张度上;②超负荷性:在应激状态下,个体必然会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超乎平常的身心负荷,因此,个体需要尽力调动体内各种能量或资源来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积极反应:急中生智;消极反应:惊慌失措、意识狭窄应激一般分为三个阶段:①警觉阶段:在应激初期,交感神经兴奋使机体处于适应性防御阶段;②阻抗阶段:有机体提高了代谢水平,动员保护机制以抵消持续的情绪紧张状态;③衰竭阶段:由于持续的紧张,有机体适应性储存能量耗尽,这时有机体被自身防御作用损害,从而导致适应性疾病。2.情感的种类情感通常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主要包括:点这里,看更多心理学资料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心理学考研辅导资料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按道德感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种:①直觉的道德感体验(突然的内疚感阻止了某人不符合道德的行为)②形象的道德感体验(青少年容易被英雄人物所感染和激励,产生道德感)③伦理的道德感体验(按理想产生符合道德标准行为而产生的自尊心等,以前两种为基础)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知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求知欲、好奇心、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正反面情绪、为真理献身的幸福、为歪曲了真相感到羞耻、坚持己见的激情等)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在评价自然特征和社会行为特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人的审美标准既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又受个人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影响,可由客观事物特征引起(景色),也可由社会道德品质和行为特征引起(善良、纯朴、坚强等),美感同道德感是密切联系的。美感大致有以下几类:自然美感;社会美感;艺术美感。从内心体验角度分析,美感具有两个明显特点:①美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②美感是一种带有好恶倾向的主观体验(受审美标准影响)热情:热情是个体对人、事、物等肯定、强烈、稳固而深厚的情感体验(对人民的热爱、投入大自然怀抱的感受等)。热情含有意志成分,对人的思想和行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并较长时间内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方向。三、表情(★考点2012-68)1.表情的含义情绪与情感发生时,人的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姿态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些行为反映被称为表情。2.表情的种类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人的眼睛是最善于传情的。(咬牙切齿、张口结舌)最容易辨认的表情是快乐、痛苦,最难辨认点这里,看更多心理学资料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心理学考研辅导资料的是怀疑、怜悯。姿态表情可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身体表情诸如捧腹大笑、坐立不安等。手势表情是后天习得的,受社会文化影响,通常与言语一起使用,也可以单独地表达态度(振臂高呼、双手一摊等)感觉反馈:当我们伸展姿势时能振奋精神,收缩姿势会降低活力的现象语调表情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语调的高低、快慢、强弱等可表达不同情绪。(黄健翔…)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考点:2014-68)(1)下丘脑下丘脑是情绪及动机性行为产生的重要脑结构。实验证明下丘脑存在着“快乐中枢”。(2)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唤醒功能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其靠近下丘脑部位接受来自中枢和外围两方面的冲动,向下发放各种情绪的外部表现;向上传送可使某种情绪处于激活状态,并产生主观体验。(3)边缘系统边缘系统包括丘脑、下丘脑、海马和杏仁核,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海马在情绪行为的背景调节中有重要作用。电刺激引起的人为情绪对情绪刺激意义的识别边缘系统下丘脑大脑皮层引发情绪的刺激反馈产生情绪体验情绪体验的直接知觉运动系统(行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血压、心跳等变化)点这里,看更多心理学资料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心理学考研辅导资料(4)大脑皮层大脑两半球对情绪的控制和调节存在一定的差距,积极情绪引起左半球较多的脑电活动,而消极情绪则导致右半球较多的脑电活动。测谎仪测谎是通过测谎仪来测量个体在被检测时是否出现某些生理反应而判断他是否说谎的过程。利用受测者因说谎产生的生理反应设计制成—生理记录仪;根据个体的情绪状态和生理反应指标综合判定,可同步激励各项生理指标,如心率、血管容积、呼吸、皮肤电与脑电波等。五、情绪理论(★考点2007-18、2008-16、2011-12、2012-10、2014-14、2015-15)1.早期的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情绪外周理论该理论由心理学家詹姆斯和生理学家兰格分别各自提出。詹姆斯认为,当一个情绪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立刻会引起身体上的某种变化,激起神经冲动,继而传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情绪体验。人们悲伤是因为哭泣,害怕是因为发抖,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兰格认为情绪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所控制的内脏活动尤其是血管活动的结果。他们的观点基本相同,都认为生理变化在情绪产生中是第一位的,个体的情绪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詹姆斯和兰格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因而受到批评。点这里,看更多心理学资料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心理学考研辅导资料(2)坎农—巴德学说:丘脑学说坎农和巴德在批评詹姆斯理论同时,提出了另一个情绪理论。他们认为,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丘脑,分别向上向下发出,向上传至大脑,产生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生理变化。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二者都受丘脑控制。坎农—巴德理论也是不完善的,他们完全否定外周生理反应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过分强调丘脑在情绪中的作用,而忽视大脑皮层对情绪的作用,是不正确的。2.情绪的认知理论(1)阿诺德:“评定—兴奋”说阿诺德强调认知评价在情绪中的作用,认为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
本文标题:心理学考研-心理学导论资料-情绪和情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00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