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必修一历史第八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A卷(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演说,这篇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下面关于“冷战”中“冷”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直接诉诸武力并不符合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B.刚刚饱尝二战之苦的各国人民反对战争C.双方均拥有核武器,一旦核战争爆发,双方两败俱伤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矛盾冲突加剧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冷战”中采取不直接诉诸武力的做法是因为二战后人心思定,一旦发生战争,双方谁也讨不到便宜。故A、B、C三项都是其原因,而D项是“冷战”中“战”的原因,故只有D项符合题意。2.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A.美苏准备再次合作B.双方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C.世界出现了和平的契机D.双方接受了中国“求同存异”主张解析:选B。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全面“冷战”,实质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实质是想与美国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而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是要颠覆苏联社会主义政权,独霸世界。A、C、D项都与史实不符,是错误的。3.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解析:选C。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的形成情况。北约的成立是在1949年,1955年华约的成立才是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C错误。A、B、D三项表述均符合史实。故答案为C。4.1955年丘吉尔指出,“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它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也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其观点的核心是()A.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B.应该尽力缓和美苏关系C.核武器使美苏对抗升级D.英国应该大力发展核武器解析:选A。题干材料核心信息“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说明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5.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间修筑了一道“柏林墙”,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如果以柏林墙为题,写一篇有关二战后国际关系的论文,论文反映的主题肯定不能包括()A.欧洲政治地理格局的变迁B.国际局势的紧张与缓和C.欧洲联盟又将增加新成员D.大国关系对时局的影响解析:选C。柏林墙的产生是“冷战”的产物,反映了东、西德之间的对峙,论文的主题肯定可以包括欧洲政治地理格局的变迁和大国关系对时局的影响。柏林墙出现是国际局势紧张的产物,而它的推倒是国际关系缓和的表现。6.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中国有“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对法国而言,与中国建交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A.消除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联合国的军事、经济制裁C.实现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冲破美苏两极对峙的坚冰解析:选D。消除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是中法建交的前提,而不是法国面临的与中国建交的主要问题,A项错误;中法建交没有威胁到世界安全,联合国不会进行军事、经济制裁,B项错误;法国和中国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C项错误;当时世界处于两极格局之中,中法分属不同阵营,冲破美苏两极对峙的坚冰是法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D项正确。7.有人对不结盟运动作过如此的推论和评价:大前提: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是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小前提:在国际事务中采取消极中立态度;结论:不会对国际事务产生任何影响。以上推论()A.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是正确的B.大前提、小前提是正确的,结论是错误的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是错误的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是正确的解析:选C。不结盟运动虽然在面对国际事务时采取不结盟的政策,但不能说采取消极中立的态度,正是由于它们的活动,才推动世界局势不断向前发展。8.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提出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提出要“增加其政治大国的份量”,这体现出()A.两极格局被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取代B.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出现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解析:选C。注意时间“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共体的出现及日本的崛起,体现出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瓦解以苏联解体为标志,故A项排除;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集团组织的出现,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B项排除;当今世界的格局并未明朗,多极化趋势加强,故D项表述错误。9.下图反映了欧洲某一城市的变化,摄于1989年11月,其反映的是()A.“冷战”开始B.国家统一C.军事冲突加剧D.民族矛盾激化解析:选B。柏林墙被推倒标志着两德的统一,故选B。A、C、D与图片主旨相反,皆排除。10.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当今世界格局。从材料可知,美国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若没有其他国家的合作也是一事无成,这说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现象;同样,没有美国的支持,在处理重大问题时也是行不通的,这说明美国的单极世界。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11.《两霸争雄》一书中说:“两极格局解体不是大战的产物,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世界主要力量之间将长期较量、斗争、妥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这表明()A.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B.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长期性C.欧洲与日本联合对抗美国D.俄罗斯在较量中优势尽失解析:选B。“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说明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长期性,故选B。12.美苏的军备竞赛曾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在建造国际空间站时,美国又与俄国进行了合作。这些现象说明()A.社会制度是影响国际关系的根本因素B.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美俄矛盾逐渐消失C.苏联解体后,俄国无力独立发展航天技术D.两极格局结束利于人类的共同利益解析:选D。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根本因素,A错;科技并不能消除国家间的矛盾,B错;C项不符合事实。故选D。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1947年3月)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北大西洋公约》(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冷战”政策的哪些内容?指出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目的。(8分)(2)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8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4分)解析:第(1)问考查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出处归纳。第二小问根据二战后美国的企图来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苏联一方采取的针锋相对的政策回答。第二小问根据美苏双方对抗的结果回答。第(3)问,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发展中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答案:(1)内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目的: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称霸世界。(2)1955年苏联和东欧结成华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或意味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3)趋势: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14.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变化莫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材料二漫画《时代的标志》:WelcometoMoscow(莫斯科)。据说莫斯科的麦当劳是全世界经营最好的分店。材料三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9月13日(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6分)(2)材料二漫画体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政治背景。(6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对“多极合作时代”能否实现的认识。(8分)(要求:以对“多极合作时代”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第(1)问背景从二战结束后国际力量的变化分析;美国的行动主要回答美国“冷战”政策的措施。第(2)问现象据材料判断,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分析背景。第(3)问具有开放性,选择观点,依据史实分析阐述。答案:(1)背景: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结束;美国要称霸世界,而苏联成为其障碍。行动: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2)现象:经济全球化。背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结束。(3)观点一:“多极合作时代”能够实现。理由: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主要国家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中以合作、谈判、协商为主。观点二:“多极合作时代”不可能实现。理由: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极力构建单极世界;有些国家以战争方式解决一些地区矛盾。B卷(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的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要求全世界采取美国的制度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解析:选D。二战后,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异常强大,美国领导集团试图凭借其强大的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杜鲁门的话反映了这一点。2.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C.实质上是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实施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解析:选A。此题考查的是美国“冷战”政策。B错在武装进攻,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它不诉诸武力;C错在实质上,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新应用;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事件应是华约组织的建立,D错误。3.2014年11月,中国设立“新丝绸之路开发基金”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助力。有人说“马歇尔计划远不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是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A.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产物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的根源C.以隐蔽的手段稳定和控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D.美国蓄意分裂德国和扶持西德解析:选C。马歇
本文标题:必修一历史第八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1648 .html